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金孫 金孫
導演 周旭薇
發行公司(單位) 崗華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
發行年分 2012 片長:86 分鐘
發行地  級別:保護級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得獎紀錄 2012台北電影獎 最佳劇情長片入圍
導讀標題 從「外人」到「內人」看《金孫》
導讀者 周旭薇
導讀者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常務理事
內容簡介

純樸的鄉下因為跨國旅館投資案帶來的土地增值與觀光商機而全民動員。來自越南的金枝,為了給家鄉的孩子穩定生活,前來台灣嫁入甘家,在婆婆麗花眼中,金枝是滿足看護人手與傳宗接代的妙計,卻讓阿甘的生活陷入空前危機。

性別觀點

        距離《金孫》的完成已經有數年,隨著時間和影展映後座談經驗的累積,作為《金孫》的創作者,我漸漸從製作時的焦躁和混亂當中,整理出《金孫》創作背後的幾個重要的觀點和精神。現在每當我介紹影片時,一定會跟觀眾先說明《金孫》故事發生的背景,很多人會問:《金孫》和現今臺灣農村的關係,尤其是針對不熟悉臺灣的觀眾,我會跟觀眾說明《金孫》裡至少反映三項當前的臺灣社會現象:(一)臺灣面臨少子化的衝擊,人口出生率是全世界倒數第二或第三低的國家(二)臺灣的農村人口老化、年輕人外移都市,適婚男性有將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娶外籍配偶 (三)詐騙之風橫行,這也是全球普遍的現象,不論城市或鄉下,金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這三種現象橫貫了《金孫》整部影片的時空背景。

        回到《金孫》的故事裡,《金孫》裡面有五個主要的女性:她們分別是漂洋過海從越南嫁到甘家的金枝,金枝的妹妹玉葉,婆婆麗花,大姑和阿甘瞞著家人交往的地下情人黃老師。五位男性:分別是甘家單傳的兒子阿甘,中風的阿甘爸阿勇,欠債累累的姊夫,自稱非洲王子的玉葉男友,和熱心鄉里馬不停蹄的里長,故事沿著金枝透過婚姻介紹來到以務農為主的甘家。
        根據聯合國人口署的統計,隨著全球化的趨勢,全球有近兩億的移民, 其中女性約佔一半,女性透過勞工、難民或婚姻等等身份遷徙,為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而選擇或被迫離開出生地。根據臺灣的人口報告,臺灣目前有將近四十萬的女性外籍配偶,她們所生的孩子也被稱為所謂的「新臺灣之子」。影片中的金枝是全球女性跨國遷徙中的一名,她離開越南的家鄉,因著婚姻緣故,遠渡重洋來到陌生的臺灣,開始適應和學習他鄉的生活,包括:語言、文化、生活習慣、人際等等。跨國婚姻將金枝帶進甘家,她除了扮演一位媳婦,還多了另外一個身份:外籍配偶。
        金枝透過跨國婚姻成為甘家的媳婦,這讓我想到過去甚至現在大多數的女性生命經驗裡,「婚姻」不也正是一個遷徙的因子。傳統婚姻裡,女人從娘家「遷徙」到夫家,從所謂的「外人」轉變到「內人」。婚姻對男性和女性而言是非常不同的經驗,女性因婚姻離開熟悉成長的環境,進入一個陌生的夫家,並且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接受諸多考驗,以贏取信任和「內人」的頭銜。在婆婆麗花的生命經驗裡,她和金枝一樣是從他地嫁至甘家,影片中的婆婆是從都市嫁到農村,金枝是從越南嫁到臺灣,婆婆以她上一輩的經驗傳授金枝,說要努力做給大家看,不要讓人看不起自己,這多少透露新嫁媳婦的辛酸;相對的,男性在傳統的婚姻裡,他是可以選擇不要去面對遷徙、適應、贏得接納等等的課題。
        引用一篇關於《金孫》的評論介紹(新新聞no.1318, 90頁):金孫在理論上, 要說一個關於越南新移民的故事, 一段「外人」如何變成「內人」的旅程…..(導演)告訴我們:經過婚姻以後,所有的內人都是外人變成的。從性別史的角度看大的移民史,《金孫》是臺灣第一部。
        《金孫》裡面還要談的另一個課題,就是女性在婚姻裡的角色扮演。即使婆婆麗花如此精明能幹、單手擎家,她還是代表了上一代傳統中女性婚姻角色的期待:傳宗接代、家務勞動、 照顧者的三重角色, 麗花努力扮演著, 同時也冀望將來的準媳婦扮演同樣的角色。麗花這位為夫家肝腦塗地、鞠躬盡瘁的老婦人,多少說明了臺灣傳統社會下的性別寫真。和金枝對照下的女性就是在婚姻中來去、離婚二度的黃老師,質疑阿甘家為何非要一個新媳婦來照顧癱瘓的老父,並且揚言「自己的肚子絕不再做男人的生產工具」。另一個對照的女性,就是阿甘的姊姊,為茍延殘喘的婚姻不停地補洞,她雖不致像自己的母親一路做到掛,但一個對婚姻完整的嚮往和招牌,還是緊緊抱著不放。那麼比黃老師和阿甘姊年輕一輩份以上的金枝呢?她是怎樣期待自己在婚姻裡的角色呢?事實是,金枝在甘家是一個沒有聲音、被要求完成如麗花一般的任務,她只能做得比麗花好、不能比她差,這是絕大多數外籍配偶在臺灣的處境;於是, 金枝再度複製了傳統社會下對性別的期待。
         《金孫》的第二個要討論的就是「家庭」,小金孫的到來,滿足了婆婆的心願,卻也跌破很多人的眼鏡。阿甘的家庭一方面反映了現今家庭的多元性和多變性,另一方面也印證臺灣社會從過去到現在的家族特殊面貌。所以,觀眾不要被再三不斷出現的正堂祖宗肖像給混淆了,仔細閱讀,你會發現甘家牆上掛的祖宗們正是一幅簡短的臺灣歷史縮圖,從留著長辮、著著唐裝的清代祖先們,到和服的日本殖民時代、再至西服旗袍的國民時代,甘家說不上是聯合國,但也絕對是個移民的小熔爐,小小的甘家說明了臺灣歷史裡豐富的移民色彩。這也說明正堂裡的祖先們為何一致首肯將金鎖給這個奇妙身世的小金孫,小小金孫長大後,他可能會說流利的台語、國語和越語呢。小小金孫顛覆了我們傳統對家的定義,在這裡正統性和主體性接受挑戰,小小金孫這次不是以性別來挑戰家庭的傳統觀念,而是以膚色和種族來挑戰我們對家庭的認識。
        話說回來,《金孫》從頭至尾一直以一種黑色喜劇的方式呈現,我希望觀眾是以一種開放、不預設立場的方式來享受看電影的樂趣,有的時候,自我解嘲和幽默是一種釋放偏見的方式之一,《金孫》裡除了我想表達從性別史和移民史看外配婚姻和家庭外,還有關於土地、詐騙、母親等等有待觀眾去發掘的子題,我很同意新新聞評論中對《金孫》的觀察:周旭薇的「娘家」裡提供了角色的生命縱深,讓我們看到歸類的困難,也因此,檢視我們看世界的偏見。我建議欣賞《金孫》的方式,不是以黑白、上下、好壞的歸類方式,而是從多方來理解個人獨特生命的經驗和處境,這個世界雖然複雜但同時也變得清晰可愛,明白人的有限, 同時我們也會體驗天的廣闊。
        臺灣新浪潮電影的一波中, 萬仁導演,廖輝英小說改編的《油麻菜籽》一片是影響我很深的電影,裡面說到上一代的女人就像油麻菜籽,飄到哪活到哪。

        話說世代更迭,臺灣年輕女性明顯有更好的經濟能力和教育程度,然而,當我們把視線放得更遠和更仔細時,不難發現還是有許多女人仍然在油麻菜籽的處境下,我們今日的社會仍然有馬拉拉少女的鏗鏘抗訴、金枝的沉默,女人處境仍然在文化和歧視下受到排擠和忽視,期待我們一點一滴地來改變它。

看完動動腦

1.「娶」、「嫁」、「內人」、「外人」,傳達哪些傳統婚姻的想法?和 今日的婚姻有哪些異同?

2.何謂「家庭」?和過去有無異同?

 

參考資料

1.全球化效果的侷限:臺灣民眾對接納跨國移民的態度(臺灣社會學刊2013.6,作者:張翰璧、張晉芬)

2.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女書文化, 作者:劉毓秀)

3.大年初一回娘家 (臺北:女書店,蘇芊玲、蕭昭君主編)
 
◎圖片由崗華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影片欣賞:104年4月15日(三)下午1:30於國家婦女館(臺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5號9樓)放映本片,歡迎前往觀賞!

 

相關檔案 金孫導讀資料.docx  
上版日期 10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