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直男愛出櫃:簡直地獄!我的一年反恐同任務
作者 Timothy Kurek
出版社 基本書坊
出版日期 103-10-28
主題分類 多元性別,教育、文化與媒體
國圖連結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直男愛出櫃》:櫃內外的性別地景
導讀者 卓耕宇
導讀者單位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
內容簡介

「撒旦不只是謊言之父,他還是標籤之父。」二十歲、直男、單身、宗教偏執狂的作者提摩西‧柯瑞可(Timothy Kurek),為了體驗同志族群所遭遇的恐懼與被歧視,當時選擇「出櫃」了。這樣的充滿挑戰與勇氣的行動:不僅跟親友決裂、獨自到Gay Bar探險、去同志咖啡館打工,甚至還嘗試交了一個男友…。不過,一切都算順利吧!只是失去了幾個朋友和經常上的教會。可是一年之後還得告訴他們:「我說了謊,我不是同志!」因此,出櫃的同志/入櫃的直男,此刻又得再次「進/出衣櫃」。 這些帶著不同性身分標籤的真實體驗,他用最平實與真誠的文字寫下來。各種日常的互動、觀察、挑戰與反思都是最真實、具體的學習,學習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偏見是如何透過恐懼,被無所不在地的被我們內化、型塑成污名與歧視。我們常常因為不了解差異而「少見多怪」,透過學習與看見才慢慢朝向「見怪不怪」的豁然。閱讀這本書,有笑有淚,有肯認也不乏恐懼,但最令人動容還是誠實的態度,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也不刻意粉飾,人終究因為會「反思」而願意帶來改變的行動,讓這個社會朝向一個更好與進步的可能! 本書作者說:「我必須以同志的身分出櫃。這項實驗就是我需要背負的十字架,就是我學習推己及人的契機。每個人生來就有一個使命要擔、一把十字架要背,只是我從沒料到會在衣櫃裡發現我這一把。」作者在書中提及:「偽裝成同志的那一年,簡直就是地獄之旅!」不過,這本書並非紀錄作者「當同志」的經過,反而聚焦在「同志」這只標籤如何型塑了他?又如何左右、改變了他的人生?

性別觀點

       這一本書很有趣,作者在一個虔誠的基督信仰家庭長大、就讀基督教福音派的自由大學(Liberty University),一路的成長經驗與學習歷程,都在徹底對抗多元性別的人權團體,並時時刻刻被灌輸同性戀是如何侵略基督教世界等意識形態。這樣的基本教義派成員,如何跳脫這塊長期被灌輸的單一宗教價值與道德鐵板,開始檢視自己過往在既定的框架中,如何被型塑成為一個宗教偏執狂,進而有鬆動偏見與歧視的可能?ㄧ年的田野蹲點,是蓄意也是計畫好的,作者讓自己從局外人(outsider)變圈內人(insider)。一開始也許從略帶獵奇式的窺探,轉化為日常的彼此理解。透過文字記錄下這轉變的過程,不僅讓讀者一邊感受其中哀樂喜怒的生活日常外,也正向地提醒著我們:鐵板一塊的往往不是強調對人終極關懷的宗教,而是用自身有限的生命經驗與道德評價詮釋宗教的法利賽人!

       本書的首部曲以「創世紀」命名,揭示創世紀是「萬物的起源或誕生」的意思,更呈現人人生而平等的價值。但真實世界並非如此平權且順遂,何以一句「我是同志(I’m gay)」,就足以讓原來看似穩定且堅定的親友關係,瞬間變質且瓦解?這個弔詭的關係門檻,何以觸動到的家庭與人際互動的敏感神經?這其中不僅是個人的議題,更具體反映整個社會根深蒂固的單一性別價值。其次以舊約、新約聖經之名的二、三部,細緻描繪著作者假圈內人之身分,如何感受在衣櫃裡進出的種種體驗,不論是性身分認同帶來的異樣眼光與親友疏離,還是面對情慾騷動與身體碰觸的自在與不自在,都是精彩。最後,以啟示錄作為本書第四部,聖經的啟示錄是對未來的預警與耶穌再次降臨的末日審判。那真實的世界中,不論多少的偏見與誤解,甚至傷害,最終的解決之道似乎只有「愛與寬恕」。能夠愛自己、擁抱自己的人才有愛他人、擁抱世界的能力。「同性戀恐懼/恐同(homophobia)」往往反映的不只是個人層面對於性身分認同的不安與焦慮,更具體投射身處社會與結構,賦予同性戀這只標籤並帶來的種種負面評價與污名。

       性別光譜展現的多元性,如同同志六色彩虹旗的繽紛。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都理所當然地被假設是個異性戀者,其他性別多樣的可能性往往隱而未見。個人的差異不應該是在體制中受到差別待遇的理由,更應該珍視個人的獨特性。每個人生下來都因為染色體(XX或XY或其他可能)的不同而被分類為不同的「生物性別(biological sex)」,例如:生理男性/女性或陰陽人;基於這個生物性別,我們從小到大被文化、家庭與教育教養而認同自己是男/女人,這就是「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基於生物性別性別認同的基礎,喜歡與慾望的愛戀的對象依性別不同,而有同性戀、異性戀或雙性戀等分別,即「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每個性別主體從小到大學習到自在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氣質展現等有陽剛、有陰柔或剛柔並濟等的「性別特質或展現(gender expression)」。每個人都在這四個面向的光譜上,綜合整體就是性別光譜、也是多元性別的具體展現。

       同志,如同異性戀是性傾向的ㄧ種。「直人(straight) 」是指異性戀者;「直同志」是對同志友善的異性戀者,也有人稱為「友善的直」。本書名《直男愛出櫃》的直男,即異性戀男性(俗稱異男);出櫃就是告訴他人自身的性身分認同,尤其指同志向他人表明自己的性傾向。走出衣櫃是一個象徵,過去同志族群常處於性別不友善的社會空間中,鮮少有機會、條件自在公開自己的同志身分,就像是只能躲在衣櫃裡的不可言說。隨著民主社會的發展、多元價值的體現,性傾向不再是污名的同義詞,出櫃不出櫃也是個人的隱私與選擇。若換個立場思考:何以同志需要出櫃?異性戀是否也會出櫃?如果此刻您的回答是:「異性戀何必需要出櫃?」這背後反映的價值就是一種「異性戀中心」的思考,更需要反思:異性戀何以無時無刻都可以大方出櫃?向他人自在表態自己作為一個異性戀者的種種日常,例如:抱怨孩子、另一半、婆媳關係、家務勞動與照顧工作等,這不就是自在宣稱自己的性傾向性別關係「理所當然」的現身行動。

       性別是反映每個人生命經驗的ㄧ種觀照,性別平等是反思並拆解日常生活中總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僵化思維如許多性別化(gendered)的刻板價值、性別角色分工,並在反思後開始有所改變。同志與異性戀,都是性別光譜裡的ㄧ種生命態樣。性別,不該是框架他人的緊箍咒;而是欣賞彼此差異的萬花筒。宗教,未曾是論斷他人的道德指南,而是展現對於人的終極關懷。閱讀《直男愛出櫃》的同時,也是檢視自我性別成長經驗的契機:我是如何被教育長大的?對於各種性別刻板與偏見到底是從哪裡學習而來的?我如何看見這些框架對我的影響?我可以怎麼突破這樣僵化的限制與改變?反思,讓性別平等在日常生活中更有具體落實的可能。

看完動動腦

1. 什麼是「異性戀中心(heterosexualism)」?這樣的性別意識形態如何具體展現在日常生活中?與同志族群互動,一般人常出現哪些雙重標準的反應?

 2. 關於「出櫃/不出櫃」的思考:對於一個異性戀而言自在說出自己的性別認同性傾向是在自然不過的,何以對於同志就不是那麼自然或理所當然?是因為身為同志本身是一種問題化、病理化的污名連結?還是反映整個社會環境的不夠友善?

3. 走「出」衣「櫃」的櫃,象徵同志可以跳脫性身分的污名與框架;但當整個社會就是個大衣櫃,同志或性少數族群在出櫃議題上,可能面對的阻礙有哪些?這個超大衣櫃如何可以被拆除?

參考資料

Daniel A. Helminiak Ph.D著,黃禕一譯(2015):《聖經究竟怎麼說同性戀?》台北:友善築橋工作室。

Leroy Aarons著,許瑩譯(2010):《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台中:基本書坊。

相關檔案 直男愛出櫃:簡直地獄!我的一年反恐同任務導讀資料.docx  
上版日期 10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