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筆記
:::
標題: 創造女性婚育後再就業的友善環境
年度別: 105
專家學者: 陳芬苓
專家學者單位: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上版日期: 105-04-01
主題分類: 就業、經濟與福利
專欄本文:

  提升婦女的經濟能力無疑是推動婦女自主獨立的重要關鍵,婦女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不僅能提升婦女生活品質,也可預防女性老年時落入貧窮。在思考「創造女性婚育後再就業的友善環境」這項議題時,必須先思考三項重要的前提:首先,如何維持女性工作不會因為婚姻或養育子女而中斷的重要性,遠超過如何創造婚育後再就業的重要性。根據早期一些家庭經濟學家的論點,婚育後中斷工作對女性薪資的折損率,以及整個生涯升遷的影響極為巨大,西方女性常因為結婚生子中斷事業之後再就業,使女性只能終身低就於低薪而容易進出的職場(England, 1984)。由於現今社會保險系統的設計都有利於持續工作者,職業生涯中斷對女性職場發展是最大的傷害。
  其次,可以思考的是:提出這項問題是從婦女本身的福利著手?或者是從國家人力運用的父權主義角度著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曾經運用馬克思主義中的「產業後備軍」概念,來形容資本主義對於女性勞動力市場運用的本質,認為當企業需要多餘的勞動力時便會鼓勵女性就業;而當勞動力市場不需要女性時,便會鼓勵女性扮演傳統家庭主婦角色,退出勞動力市場,以便將職位空出給正規的勞動工作者(Beechey, 1977)。因此在思考這樣議題時,必須釐清究竟希望女性出來就業是為了婦女本身的福利?還是因為國家經濟的發展需要便宜的勞動力支持?如果推動這項議題是來自後者,很有可能在推動過程中踢到鐵板,因為我們只是希望這些不再負有育兒責任的女性,能夠去補充低薪邊陲的勞動力市場。這樣的思考方向僅會吸引有經濟壓力的女性願意出來工作,對於沒有經濟壓力的女性而言,其實很難因為次級勞動力市場而願意再出來就業。換言之,不應再將現代的女性勞動力視為產業後備軍使用,也唯有從女性本身的福祉為思考的出發點,才能真正創造出女性婚育後再就業的公共政策。
  最後,第三個在思考這項議題的前提便在於:如何協助女性同時滿足「家庭照顧(父權主義)」及「工作表現(資本主義)」兩者共同的需求。一般人可能認為因為結婚生子中斷工作的女性,應在小孩進入幼稚園之後就能再回到勞動力市場,但事實上從過去臺灣的資料分析可以發現:生育一至兩個子女時,臺灣女性就業率與其他OECD國家相比還在水準之中,但生育三個子女以上還能待在勞動力市場的女性比率就明顯下降;因此子女數越多,永久離開職場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個重要現象是:什麼時間點會讓女性離開職場?在臺灣會發現有小學以上子女的女性就業率是下降的;若與OECD其他國家比較,臺灣有0-3歲小孩女性的就業率差不多;其他國家有小學以上小孩(6-14歲)的女性就業率是提高了,但臺灣則是大幅下降(陳芬苓,2014)。這個警訊提醒了我們在臺灣的教育環境下,小學之後反而需要父母大量投入兒童的教育,所以女性在這個階段反而要面臨持續工作,或協助子女獲得更高學業成就兩者之間的衝突。若是了解臺灣女性在傳統家庭照顧角色上的糾葛,便能了解臺灣女性的勞動力參與模式為何不像歐美國家呈現M型狀態,而是離開勞動力市場後便很少再二度就業的原因。
 

 

【全文請詳見相關檔案】

相關檔案: 創造女性婚育後再就業的友善環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