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筆記
:::
標題: 育兒,真有這麼「男」? - 流動的父職形象與轉變的親職分工
年度別: 104
專家學者: 王舒芸、李庭欣
專家學者單位: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彭婉如基金會研究發展部專員
上版日期: 104-08-13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專欄本文:

一、前言
近日,一位爸爸為了讓自己的老婆順利完成學業,因此一面工作一面揹著自己四個月大的小孩,此舉意外引發不小的討論,而在社會輿論的聲浪中,爸爸這樣的照顧行為使他獲得了「新好男人」的稱號。
進一步檢視「新好」一詞所代表的涵義,既然稱之為「新」,代表此父親之行為有別於「舊」的,另一面,既然稱之為「好」,代表社會普遍認同並推崇此行為,也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社會對於「父親」的角色期待似乎漸漸納入「照顧」一職,不再依循過去傳統性別分工,將父親、母親的職責明確的切割分為家庭養家者與照顧者,而是對於兩方的角色納入更多元的想像,傳統性別分工的界線逐漸被鬆動並重新定義。
 

二、時代下的產物-父親角色的轉變與參與照顧
過去我們對於父親的想像,多半都會直接與「養家者」、「威權」等傳統父權觀念連結,但其實,「父親」一詞所隱含的概念並非固定不變,而是與時俱進的。隨著社會脈絡與家庭、產業結構的改變,不只牽動個人行為與角色定位的轉變,同時也帶動了家戶內性別分工的「重分配」。
(一)爸爸們,回不去了 : 累積的、流動的、豐富的「父親」想像
對於父親角色的演進,國外經驗累積了不少研究,Lamb (2000)將父親角色的演進大致分為四個階段,最初,父親的首要任務在於確保自己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並合乎宗教規範,此階段的父親角色被視為道德引導者(The moral teacher or guide)。接著,進入工化業時代,父親開始肩負起養家活口的責任,父親角色於此納入養家者(The breadwinner)身分。而工業化所帶來的新型態勞動市場將勞動力分成家戶內及家戶外,也奠定了男性主責家戶外職場的分工模式,鞏固男性養家者的形象。第三階段,父親更同時成為一種「性別角色」的學習楷模(The sex-role model),而至1970年代中期,進入父親角色演進的第四階段,養育型父親角色開始出現(The new nuturant father),社會開始重視父親的「養育」責任,將「積極參與兒童生活」納入父親角色內涵中。直至20世紀晚期,社會開始越來越期待父親投入參與家庭,扮演共親職(coparent)的角色(Doherty, Kouneski, & Erickson, 1998)。
可見,每階段的角色不僅融合前段的角色任務,同時也呼應著當時的時空背景與社會脈絡,而呈現越來越多元且豐富的內涵及型態。如同二十世紀後半期的台灣,在社會快速變遷、產業結構的轉變及全球化的衝擊下,使社會逐漸朝向多元且開放的模式發展,家庭結構開始鬆動、女性大量投入勞動市場、雙薪家庭成為主流、離婚率增加,這些都不斷衝擊過去對家庭的定義並鬆動傳統性別分工的模式。
 

【全文請詳見相關檔案】

相關檔案: 育兒,真有這麼「男」 - 流動的父職形象與轉變的親職分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