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筆記
:::
標題: 藝術、性別與教育-當代女性藝術家的畫與話
年度別: 105
專家學者: 陳瓊花
專家學者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上版日期: 105-12-01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專欄本文:

壹、 性別與藝術議題的重要性

  藝術界有關藝術與性別的議題,可以追遡到 1970年的英國倫敦,當時首次有女性自由藝術團體(Women’s Liberation Art Group)的成立。在美國紐約,則有女性團體走上街頭,抗議女性被排除在以男性為主流的展覽與機構之外。同年,女性藝術家Judy Chicago(1939-)有鑒於大學藝術史課程內容只談男性藝術家的偏頗,在Fresno State College開設全美首次的女性主義藝術課程。美國藝術史學者Linda Nochlin (1931-)則於1971年在《ArtNews》雜誌發表文章提問「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掀起社會大眾省思長期以男性為主軸,所建構藝術史的侷限與缺失。這些藝術的動能,都積極引導女性主義藝術的研究與發表,許多女性創作的經驗與實踐,逐漸受到重視。
  不可諱言,無論臺灣或是西方藝術發展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男性藝術家主政的歷史。很長的一段時間,藝術界所討論、所發現、所推崇、所瞭解、所研究的絕大多數是男性藝術家光榮貢獻的豐厚作品。然而,藝術創作與生活經驗息息相關。更具體的說法,藝術創作可以說是藝術家生活經驗與其思維的凝聚。許多的研究已經指出,性別差異影響藝術創作時主題內容的選取,女性較男性傾向於表現「家庭生活」以及「裝扮」等的議題(Tuman, 2009)。筆者曾以「客廳」空間,探討男女成人對於「客廳」的概念與功能。結果發現,男主人傾向於將客廳視為是「社交」用的場所,而女主人,則傾向於將客廳空間作為全家人團聚,創造家庭意義的場所(Chen,2004)。價值信念的差別,往往導引至不同的行動方案。倘若,藝術發展的歷史,只看到某一性別角度的表現,將失去多元的面貌。因此,當臺灣藝術教育界開始關心性別議題時,如何讓大家認識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及其作品特質,實為首要之務。
 
貳、 女性藝術家的畫與話
  臺灣早期女性藝術家,目前執教於臺北市立大學的李美蓉教授(1951-)在美留學期間,正值美國女性主義的昌盛期,處於藝術界最前衛的學習大環境中,學思後現代的多元與複數性。當學成歸國,於1992年的藝術博覽會,展出前衛手法與觀念的作品《讓未來懷念》時,被報紙大幅攝錄刊登,社會冠以前衛藝術家的頭銜。歷年來,李美蓉轉向專注於藝術教學,藝術創作發表成為其藝術與教育理念的實踐。在2009年發表了「我從未承諾給你一個玫瑰園」,其創作動機源自一場地震,破碎的杯盤在她的翻轉下,另啟生命的篇章,以特殊的形式鮮活再現。她表示:女性在生活上,常會碰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替代品的運用使女性藝術家選擇材料的可能性擴大了。譬如做雕塑,使用什麼媒材都有可能(20110106訪)。接著,在2010年發表運用烹飪用具表現的「食物的靈性」。
  同樣在臺北市立大學任教,活躍於藝術教育界的陳秋瑾教授(1956-),從生活中常見的點心食品著意,表現具性別隱喻與文化政治的獨特作品,譬如,2004年的「一盒點心」、2005年的「全民最大檔」、2011年的「慾望甜點」、「雙喜」等等。
  今年甫獲國家文藝獎的臺灣前衛女性藝術家,目前執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研究所的吳瑪悧教授(1957-)是臺灣女性藝術展及團體組織的導航。她強調,創作以觀念取向為重,先有想法,再思媒材與形式。在1990年,發表一件以「現成物」完成的作品,名稱為「女性(Female)」,是由一張老歲月且斑駁的椅子,上掛一件女性胸罩而成。「斑駁的舊椅」、「胸罩」都是藝術家所運用的符號,來陳述他所想表達的。解讀作品如同創作作品,都需要豐富的想像力。符號的建構來自生活經驗,共享的文化習俗所經驗的,成為創作與鑑賞的橋樑。「椅子」是用來坐的,所延伸的隱涵意義是「座位」、「位置」。「舊的傳統椅」,象徵著「傳統的座位」。女性在傳統的位置如何?很值得一起去關懷。藝術家以獨特「鑑往知來」的手法,來喚醒觀者的問題意識。
 
參、 起身行動創造理想
  藝術是一門不斷推陳出新的學科領域,新的思維突破既有的表現方式,創造新的藝術樣式,引導新觀念的討論,於是重新界定藝術的認知,擴展對於所知的界限。藝術的起身行動,有賴於每個人,在其工作與生活的場域,運用創意,突破各種框架,使用藝術的策略與方法,表達建設性的思維。
  筆者為讓未來的教師或未來的高級知識份子,得有機會接觸性別與藝術的關係,探索其自身與他者的性別意識,乃於2007年開設「藝術與性別研究」的課程。透過議題討論、生命經驗的省思與分享、性別與藝術創作的成果發表會,筆者與學生得以再思課程與教學的互動關係,相互成長。課程結束之後,筆者與學生一起創作發表,以藝術的手法記錄課程的情境與真實而成為《性別發展(Gender Development)》作品。誠如當代藝術創作,許多的藝術家往往運用不同的手段,讓「過程」呈現意義,經由各式的「脈絡」的有意鋪陳,自主或被動的參與營造作品的豐富性。「過程」是由許多的資源所組成,文獻、圖片、語音或是影像等等,都是脈絡的元素。於是,當思考以「過程」來說話時,外在表達的藝術形式,便是藝術創作者所關心且必須全心投入經營的主要課題。
  「性別發展(Gender Development)」作品試圖操作約定成俗的文化符碼「男左女右」的概念,以及藍色代表男性及紅色代表女性的傳統刻板印象色彩,作為作品的背景,以象徵社會的體制。另以載滿文獻脈絡由左到右具方向性與力量的箭頭,表達「發展」的概念,隱喻著當前在學術研究及教育實務方面性別發展的趨勢,一方面是破除性別的二元思維,其次,則是轉向以女性為主體的主觀性批判。箭頭內的相片文獻是記錄筆者已完成的課程實驗計畫,其中引領學生自省其自身的性別經驗,然後藉由藝術的媒介傳達其對於性別議題的思考。這些過程、學生及其作品凝聚成如核彈般無比的美感能量,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箭頭,更是鬆動傳統體制的彈頭,促成社會改變不可忽視的行動力。
  雖然,基於長期對女性藝術的忽視,我們必須特別地予以關注,但從藝術教育的宏觀視野,任一性別的創作意識與作為,都值得我們去關心,去欣賞。我們可以從「作品」所存有的形式與內容等去掌握它的屬性與特質,再從相關的創作脈絡,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去深化梳理它的意涵。處於任何人都有權有能「自由存取」的數位時代,體驗、解讀、詮釋或享有不同性別藝術家創作與思維的精彩,是免費豐富生活的好贈品。讓我們大家起身行動,以實作或賞析,創造理想的藝術世界。

 

參考資料來源:

1、陳瓊花(2012): 藝術、性別與教育:六位女性播種者的生命圖像。臺北:三民。

2、Chen, J. C. H. (2004, 7). Aesthetic Thinking in living room space—Power, Belief, and Expression. InSEA 7th European Regional Congress: Instanbul and Cappadocia. 2004/7/2-4.

3、Tuman, D. (200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content selection in art making. Retrieved from http://slidegur.com/doc/7222988/the-relationship-between-gender-and-content-selection-in-Art-Making

 

相關檔案: 藝術、性別與教育-當代女性藝術家的畫與話.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