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首席指揮家(The Conductor) 首席指揮家(The Conductor)
導演 瑪麗亞彼得絲
發行公司(單位) 海鵬影業
發行年分 2018 片長:139 分鐘
發行地 荷蘭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就業、經濟與福利
得獎紀錄 荷蘭國際影展最佳演技大獎
導讀標題 一位女性,如何指揮100多位男性? ───看見100年前艱難跨越、如今依舊橫亙女人面前的職業性別隔離
導讀者 林育苡
導讀者單位 律師 / 新北市性別平等委員
看前想一想

一、您認為,有什麼職業是特別適合男性或特別適合女性的嗎?

二、在您的經驗中,女性在追求職涯時可能會面對哪些問題?如何因應與化解?

內容簡介

電影〈首席指揮家〉(The Conductor) 講述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女性指揮家」、首位與柏林愛樂及紐約愛樂共同演出的女指揮───安東尼婭‧布麗可(Antonia Brico,1902-1989) 從窮困窘迫到名滿天下,一路堅持不懈追逐自己音樂夢想的傳奇歷程。

在距今約100年前的歐美樂壇,只有男性樂手能加入作為上層社會的象徵、於「大雅之堂」上演奏的交響樂團,何況是領導整個交響樂團的靈魂人物───指揮,當然更加沒有女性立足的餘地。

夢想成為指揮家的安東尼婭一開始只能在紐約的一座演奏廳中擔任服務員,期盼工作之餘能離交響樂團及指揮更近。可惜這份執著為她帶來了譏笑和嘲諷,但她越挫越勇,四處尋求願意給女人機會、願意指導自己的音樂導師。

當她憑藉強大的毅力與企圖心終於找到導師後,她開始半工半讀刻苦的賺取學費。可惜命運似乎見不得安東尼婭朝夢想靠近,敬重的導師竟對她性騷擾,更惱羞成怒的將她逐出音樂學院。

不過,堅韌的安東尼婭從未被命運與歧視打敗。她毅然決然離開熱戀中的富豪男友,獨身一人來到歐洲,並成功說服一位對美國人及女人懷有成見的指揮家教她指揮 (這對一位來自紐約的女人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取得指揮家的門票不代表就能一路順風順水獲得認同與演出機會。縱使安東尼婭每天最早到校、最晚離開,以加倍的努力成為了專業指揮,不過,她也深知聽眾只是抱持著「來看女指揮笑話」的心態走進音樂廳的。本片最精彩之處,莫過於看著安東尼婭如何以自身能力獲得聽眾的掌聲,並逐步在男性主導的古典樂壇嶄露頭角。

築夢踏實後的她,也未忘記自己身為女性先驅的社會責任與影響力。1933年,這位揚名歐洲的女指揮家回到紐約後,致力打破社會大眾對女性樂手的性別歧視。在一片質疑聲浪中,安東尼婭憑藉著她一貫「永不言敗」的拼勁,克服萬難,終於完成了跨時代的創舉───創建史上第一個女性交響樂團!

性別觀點

一、觀後有感:

觀賞完〈首席指揮家〉這部電影,一定能夠強烈感受到,「性別」是它最想傳達給觀眾的主旋律。在不甚複雜的劇情中,這部片特意融入了非常多元的性別議題 (如:職業性別隔離、女性培力、事業與家庭照顧責任、性騷擾、LGBTI.....等),可能因為本片是由女性導演(荷蘭導演瑪利亞‧彼得斯)所執導,所以特別希望能將女性的社會困境完完整整的剖開,呈現在觀眾面前。

不過,這部電影也讓我時不時會感到有些違和。怎麼說呢?這明明是一部很「性別」的電影,但男女主角感情的劇情線也同時貫穿了整部片 (甚至最後女主角成立的女性交響樂團之所以能夠在紐約市音樂廳演出,也是因為男主角的出資和遊說,個人認為這段看似「羅曼蒂克」的劇情安排反而削弱了導演想營造女主角「獨立女性」的人物設定),再加上幾個沒什麼必要性的「親密鏡頭」穿插其中,讓我一度覺得,莫非導演想拍的是部浪漫愛情片?

雖然這兩者本質上並不衝突,但片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浪漫愛情,與本片的基調搭配起來,卻顯得有點格格不入。這也正顯現了,一位具性別意識的女導演,想刻劃一部女性電影時,仍不免需要向市場的偏好讓步(比如「親密鏡頭」縱然突兀,但那不正是許多觀眾愛看的嗎?)。這讓我想起了,「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不也正是許多女性的社會處境嗎?

明明自己具備能力與意願,但為了職場和諧,不希望給大家「太強勢」的印象,只好眼睜睜將發展機會拱手讓人;明明心懷理想抱負,但為了家庭和諧,不想被貼上「失職的媽媽」的沉重標籤,縱然不甘心,也只好中斷職涯,全心全力全時段照顧孩子;明明心裡感到被冒犯了,但為了人際關係的和諧,只能勉強自己擠出苦笑,附和男性開的具有性別歧視、甚至已是性騷擾的無聊玩笑.........等。

以上這些,我相信對於每一位女性來說,都已是再熟悉也不過的生活場景。究竟要到何年何月,我們才能不需要再因為「性別」而做出妥協,可以理直氣壯地做我們真正想做的事、說我們真正想說的話呢?

說到「理直氣壯」,不由得也讓我聯想到本片女主角的形象。這位女演員的表演,總讓我腦海中不由自主浮現出一個字──「硬」。

在這位女性臉上,放鬆與喜悅的神情如此罕見,大部分的場景都是激憤、剛強、傲氣、嚴肅的形象,即使被趕出家門,仍舊能夠不掉一滴淚,彷彿「不容許自己脆弱」般繼續自立自強。我不曉得,這樣的人物設定,是否是為了符合歷史上安東尼婭‧布麗可的真實性格,抑或是,在大眾眼中,對於一位致力於打造自己職涯的成功女性的想像,仍舊必須是如此狹窄的「不可愛的女強人」形象呢?

如果原因為後者,我會覺得相當可惜。作為一部女性導演執導的電影,若能拓展觀眾長久以來對於「成功女性」的刻板印象,能對女性自我認同及社會對於女性發展職涯的支持帶來加分效果。不過,反面想想,這樣的人物設定也許也十分合理,身處100年前的安東尼婭,憑一己之力要在男性主導的樂壇中站穩腳跟,若性格不夠「硬」,恐怕也難以達成。

誰不希望自己是一個「可愛」的人呢?但在性別刻板印象的規訓下,無論男女,當我們必須順應別人眼中「應該」的模樣,而將自己真實的情緒與情感隱藏起來時,不管是為了迎合大眾,或是為了對抗環境,都是件既累人又悲哀的事。

看完電影,也讓人不禁想問,活在100年前的安東尼婭若看到現代的我們,是否會覺得已經足夠自由了呢?

 

二、淺談職業性別隔離

如前所述,片中劇情觸及許多面向的性別議題,以下聚焦於本片最核心的議題───「職業性別隔離」,做更深入的探討。

職業性別隔離是指因性別而使職業分配產生區隔的現象,包括:

    水平隔離:

指該職業通常由女性或男性為主導,例如:護理人員以女性居多(109年執業護理人員中,女性人數高達96.8%,男性只佔了3.2%),而「公車司機」則以男性居多(109年公路汽車客運駕駛員中,男性人數高達98.3%、女性僅有1.7%)。

當然,可想而知,在這樣以某一性別為主的工作場域中,相對少數的性別會面對更多的挑戰與孤立,其處境將更加弱勢。

    垂直隔離:

指在同一行業的職位升遷流動上出現性別差異,造成不同職階性別分布失衡。例如:根據教育部統計,108年國小「老師」有高達71.7%為女性,但升遷至「一級主管」的女性比例即降至50.4%,而「校長」為女性的比例則僅剩31.1%。

 

職業性別隔離的現象至今仍相當普遍,這當然是源自於根深柢固的「性別刻板印象」所致。傳統父權文化期待男性表現出勇敢、主動、獨立、理性、果斷等較為「陽剛」的特質,而女性則被期待表現出溫柔、被動、依賴、撒嬌、委婉等較為「陰柔」的特質。當這些對於男性及女性想像的「框架」,與社會大眾對於特定職業的刻板印象結合在一起時,就產生了職業性別隔離

 

本片中,安東尼婭面對的最大挑戰,便是當時古典樂壇牢不可破的職業性別隔離,無論是水平的或是垂直的,都十分壁壘分明:

(一)水平隔離:

當時只有男性可以加入交響樂團,本片中運用了許多平移的鏡頭,讓觀眾一看就能感受到放眼望去整片清一色皆是男性的視覺衝擊,同時也就不難理解安東尼婭作為唯一一位女性站在這100多人面前的心理壓力了。

不過,有趣的是,安東尼婭打工的俱樂部,卻是可以接受女性作為樂隊的一份子的。為什麼同樣是演奏樂器,交響樂團就是不願意為女性敞開大門呢?

舉個例子,相信大家一定會更有感。您是否想過,同樣是戲曲,但為何傳統上「京劇」裡的女性角色幾乎是由男性扮演 (即「乾旦」,如著名的梅蘭芳),而以往「歌仔戲」中的男性角色則是由女性扮演 (如著名的楊麗花、孫翠鳳等) 的呢?

這也是源於性別歧視而產生的性別隔離。因為「京劇」過去是王公貴族觀賞的戲曲,古代人覺得若讓女性登台,將會降低了這個舞台的尊貴性;而「歌仔戲」則被認為是下里巴人的通俗戲曲,讓女性登台表演,那就無傷大雅了。

其實,藝術本身哪有什麼貴賤之別?這只是狹隘思想下產生的人為區隔;同理,性別本身也沒有什麼優劣之分,但古今中外,女性始終還是備受打壓與歧視的弱勢群體。

在西方,交響樂團也如同京劇一般,屬於「殿堂級」的表演,自認為比別人優越的驕傲,讓交響樂團對女性的加入築起了更高的牆。由此可知,安東尼婭能成功突破交響樂團的職業性別隔離,甚至更進一步創立史上第一個女性交響樂團,是多麼了不起的創舉呀!

(二)垂直隔離:

其實,安東尼婭了不起之處,不僅是以女性身分成為交響樂團的一份子,更是以女性身分成為了交響樂團的指揮。

指揮主導著整個交響樂團,如此手握權力的角色,傳統上當然只有男性才能擔任。突破交響樂團對於女性水平的職業性別隔離已經困難重重了,同時還要突破交響樂團中權力職掌的垂直隔離,也難怪當安東尼婭說出自己的夢想是成為指揮家時,沒有一個人覺得她有朝一日能夠達成。

然而,即使100年前已有安東尼婭等了不起的女性,艱難突破職業性別隔離,成為指揮,但,只要尚有性別歧視與權力關係存在的一天,垂直隔離就不會消失。本片雖然勵志,但電影結尾的幾行字幕又會讓觀眾已經被鼓舞得熱血澎湃的心,像坐雲霄飛車一樣,瞬間”down”到谷底。

電影最後,伴隨著由安東尼婭指揮的悠揚樂聲,以短短幾行字呈現出古典樂壇至今依舊頑固的垂直隔離:「安東尼婭把一生奉獻給音樂,經常獲邀擔任著名樂團客座指揮,然而,她卻無法擔任固定首席指揮」、「2008年音樂界權威《留聲機》雜誌,公布世界排名前20名的交響樂團,沒有一個是女性擔任首席指揮」、「2017年另一項排名中,史上最偉大的50位指揮家名單裡,沒有任何一位女性」。

女性無法成為偉大的指揮家嗎?其實真相是,無論天分如何、無論付出多少努力,女性往往在逐漸朝「偉大」邁進的路上,就被職業性別隔離擋在賽道之外了。

抑或是,評價「偉大」與否是有權力的人說了算;從古至今,握有話語權的通常為男性,而女性展現出來的「偉大」與男性所認為的「偉大」,也許根本不屬於同一套價值系統 (比如,在我眼裡,安東尼婭創立了第一個女性交響樂團,非常偉大,但這樣的成就並不符合古典樂壇對於「史上最偉大的50位指揮家」的定義),因此也難以對女性做出公平的評價。

垂直的職業性別隔離能夠非常清楚地呈現出一個職場中的權力結構。這不僅發生在交響樂團,也普遍存在在許多職業之中,例如:

    公務人員:108年我國薦任公務人員有58%是女性,但更高階的簡任公務人員只剩35.5%為女性,擔任主管者也僅有39.9%是女性。

    教師:從國小至大專院校,皆是「教師」的女性占比高於「一級行政主管」,而「一級行政主管」的女性占比又高於「園長或校長」。

    企業:108年我國中小企業負責人女性占36.8%,而公開發行公司的女性董事則僅占13.7%。

 

這種職場中握有權力者普遍為男性、弱勢者普遍為女性的權力結構,影響的不僅是在就業或升遷上是否能獲得同等的機會,更影響到不同性別在職場上能否同樣被友善、受尊重的對待。例如,片中出現的「性騷擾」情節,便是權力不對等下最赤裸裸的侵犯 (雖然片中師對生的性騷擾應屬「校園性騷擾」事件,但該師也掌握著安東尼婭的職業發展,本質上與「職場性騷擾」實無不同)。

性騷擾是指以言詞、非言詞或身體接觸的方式,做出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對方正常生活之與性或性別有關的行為。長久以來,性騷擾的被害人皆以女性居多,行為人則以男性居多;以我國108年的統計為例,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受理申訴人數女性占88.2%、依性別平等教育法通報之校園性騷擾案件被害人女性占76.8%、依性騷擾防治法受理性騷擾申訴調查結果成立事件被害人女性則占95.5%。

性別統計可知,男性對女性的性騷擾並不是偶發事件,而是根植於性別文化及權力結構的問題。換句話說,一個人為什麼敢去騷擾、冒犯另一個人?一定是他覺得對方是比自己還弱勢的,面對對方時他才不需要把控言行分寸、才敢對其為所欲為。而在普遍的職場中,由於垂直的職業性別隔離,男性通常處於高位,所以「男主管」對「女下屬」的性騷擾事件才會層出不窮的發生。

 

最後,我們也要問,為何在垂直職業性別隔離中,手握權力者通常是男性,而被指揮者通常為女性呢?片中,當安東尼婭問出「女人為什麼不能成為指揮家」時,老師隨口丟出一句「女人不懂領導」,便簡單粗暴的解釋了這個問題。

其實,除了家庭照顧責任往往阻礙著女性往更高的職位攀升等外在因素外,內在因素的影響也尤為強烈。在性別刻板印象下,女性通常被認為缺乏領導能力,也不被期待擁有傳統上覺得屬於「陽剛特質」的領導能力;經過這樣傳統家庭、學校、社會長期的「洗腦教育」,女性便形成了一種「我不行」的自我暗示,質疑自己的能力、壓抑自己的表現,對於「挺身而進」成為領導者心懷恐懼,甚至引以為戒。

在Facebook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寫的《挺身而進》(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這本書中,也引用到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實驗結果,以下摘錄:

「2003年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法蘭克·弗林(Frank Flynn)和紐約大學教授卡麥隆·安德森做了一個實驗,測試大家對職場男性和女性的觀感。

那個個案是創業家海蒂·羅森的真實故事,描述羅森成為卓越的創投家,主要是靠她『開朗性格……、有廣大的個人和專業人脈。』弗林和安德森安排一半的學生讀海蒂的個案,另一半的學生雖然也讀相同的個案,但是改了一個地方,把『海蒂』改成『霍爾』。

接著,弗林和安德森調查學生對海蒂和霍爾的印象。學生覺得海蒂和霍爾能力相當,這很合理,畢竟『他們』的成就完全一樣,但他們覺得霍爾是比較有魅力的同事,海蒂則比較自私,不是『想雇用或效命的對象』。

同樣的資料,只不過性別不同,竟然會讓人產生截然不同的印象。這個實驗驗證了過去研究已清楚顯示的事:成就和被喜愛在男性身上是正相關的,在女性身上是負相關。」

片中,交響樂團成員之所以反抗安東尼婭的指揮,也並非安東尼婭本身不具備專業及領導能力,主要仍是源自於上述對於女性的偏見;而這樣的偏見,桑德伯格認為正是職場上女性領導能力受到壓抑、也是女性自我壓抑成為領導人的主要原因。女人並不是天生「不懂領導」,而是因為「不被期待領導」,因此而「懼怕領導」、「逃避領導」。

對於女性培力與領導力,著實是個大議題,礙於篇幅,也很難在此與大家探討下去。如果您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推薦您可以閱讀《挺身而進》這本性別好書,我相信對於您的職涯發展能夠帶來助益與啟發。 (該書也深入剖析了職場女性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困境,這也是安東尼婭為了追逐指揮家夢想,忍痛拒絕真愛求婚的原因。雖然已過了100年,但職場女性仍舊面對著「工作」、「家庭」二選一的難題,實在讓人不甚唏噓!)

 

如同桑德伯格問讀者的關鍵問題──「如果你毫無畏懼,你會怎麼做?」100年前,安東尼婭不畏打擊、不畏嘲諷、不畏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和阻礙,勇敢突破性別刻板印象,活成了自己心中最理想的模樣;100年後,在已經相對平等的社會環境中,身為現代女性的我們應該更有條件展現出揚在臉上的自信、融進血液的骨氣、刻在心裡的堅強,相信自己、無所畏懼,義無反顧的朝著夢想大步前進!

看完動動腦

一、政府與企業如何採取政策或措施,逐步打破職業性別隔離,並建立性別友善的職場環境?

二、回歸到個人。如果妳毫無畏懼,妳會怎麼做?

關鍵字詞 職業性別隔離 (水平隔離、垂直隔離) 、性騷擾、女性培力與領導力
參考資料

2021年性別圖像。行政院性別平等性別/a>。

雪柔‧桑德伯格(2018)。挺身而進。天下雜誌。

上版日期 11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