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我的鋼鐵老爸 我的鋼鐵老爸
導演 Nils Tavernier
發行公司(單位) CatchPlay
發行年分 2014 片長:90 分鐘
發行地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導讀標題 鋼鐵的意志激發父子親情
導讀者 彭南元
導讀者單位 臺北地方法院法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任講師
內容簡介

先天腦性麻痺,手腳不能正常活動,必需倚賴輪椅生活的朱利安,是個樂觀幽默的17歲青少年。他與父親保羅、母親克萊爾同住,已成年的姊姊蘇菲雖獨立在外生活,仍與家庭保持良好密切的關係。自從朱利安出生後,原本安樂的家庭起了變化。體能頗好,曾參加過鐵人三賽的父親,變得消極退縮,常藉故工作或滑雪,離家在外,少與家人溝通互動。近一年來,保羅因為失業,不得已賦閒在家,仍是我行我素,引起克萊爾的不滿,想與他聊聊,希望他能儘早就業,並多關懷兒子,保羅總是敷衍逃避,她在錯愕失望之餘,也是無可奈何,束手無策。她除要照顧家庭外,還在美容院上班,積極而樂觀。相形之下,保羅比較重視自己的生活休閒,像是個局外人。 平時,朱利安雖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對時常出勤且刻意疏離的爸爸,懷抱親情渴慕,自出生後,一直默默的等待著父親關懷。當他無意間發現了爸爸在年輕時,曾參加過鐵人三賽,又看到一則美國父子克服身體障礙,完成鐵人三賽的新聞後,激發了他說服父親共同參賽的鬥志。隨後即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這個想法,企圖說服父親。起先,保羅在獲悉兒子的想法後,即表達以目前父子的身心狀況與資源配備,是不可能完成這項比賽的,尤其當他表明自己根本無意願配合此一接近瘋狂的提議時,深深刺痛了朱利安的心,竟以離家出走抗議,首次對父親表達深切的不滿與失望,對此也受到克萊爾的關切,提醒保羅要恪盡父職,當兒子的同學們集體向保羅表達身體雖有殘障,但對生活上嚮往挑戰與刺激仍與常人無異,使得保羅近一步體悟到兒子生命成長的殷切需求,終於決定陪同兒子,共同跨越身心上的極限,接受參賽的挑戰,並為參賽逐步做規劃與準備,朱立安對此非常欣喜。當克萊爾發現父子準備參賽,非常不放心,想要他們放棄這種危險的任務時,保羅提醒妻子,兒子已經趨近成年,已經不是以前的小乖乖(母親對朱立安的暱稱)了,提醒妻子對兒子要開始學習放手了,朱利安也向母親堅定的表示,這是他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決定,克萊爾也就不得不屈服。 之後,在父親周密而體貼的規畫下,父子在大自然間就展開了一連串辛苦而刺激的練習活動。在準備挑戰的長期訓練過程中,原本疏離的親子關係,進而演變成為相互尊重與疼惜的父子親情,克萊爾也深受感動,內心欣喜不已,也為父子的參賽提供很多助力。幾經波折後,朱利安受到同學的協助,終於爭取獲准參賽。保羅與克萊爾為此,驚嘆不已。保羅終為兒子這種樂觀積極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所感動,對妻子表明,我們的兒子真是個不可思議的人才。夫妻終能為擁有朱利安而欣慰,夫妻的感情也重新生溫。 父子在同學、社區、家人的關愛與協助下,終於在尼斯參賽,比賽的實況與實景非常壯觀,沿途的美景也盡收眼底。在賽程中,父子二人艱辛而勉為其難的逐次完成各項,儘管朱利安受傷了,他在父母呵護與醫生照管下,安全無虞的堅持繼續參賽,父子間不僅培養出了革命般的情感與高昂的鬥志,成為極有默契的合作夥伴外,甚且在相互激勵與誓不放棄的堅忍不拔的意志與實踐下,完成這看似不可能的生命壯舉,不僅父子關係有了天旋地轉般的轉變,家庭也因而團圓。

性別觀點

 

一、總述本片的內容:
 
本片係根據真人真事拍攝,以法國尼斯的三鐵比賽盛況取景,除可欣賞到壯麗的山河大地,以及美妙的配樂外,更能深刻體會到朱利安為要得到渴望已久的父愛,不惜突破本身體能上的限制,爭取父子破例參加三鐵比賽,因而激發了父親的愛心與鬥志,終能轉化鋼鐵老爸因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所造成對自己或家人的危機。本片朱利安看似家庭的負擔,卻激發出家庭的正面動力,不僅逆轉了疏離的親情,更突破了鋼鐵老爸萎縮頹廢的心智,誠然是倡導家庭教育的最佳素材。
 
二、書寫本文的目的:
 
教育是人類生存的樞紐,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我國的「家庭教育法」於民國九十二年二月間通過實施,為全世界的第一,也是唯一一部關於家庭教育的法律,顯現出我國對家庭教育的重視。親職與性別教育是家庭教育之首要,如何落實以帶動家庭教育發揮功能,應為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的目標。限於篇幅,本文擬聚焦於本片性別角色的闡述。
 
三、本片對於性別議題的再現部分
 
本片有幾幕以人物的身材或外貌等既定的形象,呈現不同性別的既有模式,這些所有再現的性別訊息樣態,其實從小到大,就已經影響了我們對性別的認知,在在顯示媒體對國人性別的概念有其極為深遠的影響,以下先就影片所再現的性別刻板印象,析述如下:
首先,本片的片名:我的鋼鐵老爸,乃至於保羅所從事的職業與休閒活動,都顯現了男性的陽剛與有力;男性具有專業能力,但不擅長於看管小孩與照顧家務;男性不擅長於人際關係,不知如何與子女談心等性別議題。
其次,片中的克萊爾以家庭的照顧者自居,是家庭的支持角色,多少流露出注重身材與美貌的性別議題。
再者,朱利安以暴力為手段,故意違反審核參賽資格的作業程序,以取得資格,顯示男性雖以戰鬥的方式達成目標但其目的是為利己或利人,不失其正當性;朱利安選擇以艱難的體能競賽培養父子情誼,或激化父子親情的逆轉,均彰顯男性身體強壯與陽剛性格的性別議題。
最後,就夫妻與父母的角色觀點,保羅一旦失業在家,就感受失去了男人的尊嚴,也表達了退縮逃避的防衛心態。克萊爾在兒子出生後,能充分獨立的照管家庭與兒子,然而對丈夫的言行只能忍耐等待,無法有效的介入改變,表現了男主外女主內的意涵。至於在獲悉兒子是天生腦麻時,保羅是表現逃避退縮的心態,而克萊爾則表達了天職的照顧者,在育兒的部分,更反應了女性為人母的保護,與男性為人父的放手性別意涵。
四、觀眾的反思能力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性別的影響總是無所不在。如觀眾對性別意識能有正確認知,就不會被片中為爭取票房而迎合觀眾口味,所一再重現的性別刻板印象左右,進而能發揮反思的能力,推陳出新:
首先,我們對「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應有深刻的認識,它是指通常在一般人的眼中,特別因為性別不同,而產生對男性、女性的不同印象與假設,諸如男性與女性有其不同的特質,因而影響在人際、社會、與家庭所扮演的角色。這種刻板印象不僅不能反應男女間的差異,反而遏阻人的正常發展,應謹慎防範複製與再現。
其次,觀看外似剛強,實則內心脆弱的保羅,受到妻子與兒女的耐心等待與關愛,激勵與啟發,才能體悟自己因受限於男性角色,唯有坦然面對,並接受家人、旁人,尤其是兒子的協助,才能繼續努力,終能克服內心的軟弱,突破身心的侷限。
最後,性別角色是我們與他人互動的媒介,藉此發揮積極而正向的功能。家庭成員中,不論是何種性別,只要能相互尊重與體諒,就能避免因性別角色所造成的困擾。
  
性別平等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打破性別議題的單一性與侷限性,以達成不同性別之間的同理與和諧。期待國人對於性別的認識能越多元越好,並非要打破生理層面的「性」,而是要建構社會層面的「性別」,使得我們不再被傳統的性別角色所框架,使得後天的「個性」得以突破先天的「性」所帶來的限制,能夠真正回歸到自己適性的發展,並且藉由突破性別框架,達到自我實現,讓鋼鐵老爸也能似水柔情。
看完動動腦

 

一、朱利安為了獲得父親的關注,要求一同參賽,你覺得是任性的要求嗎?如果你是保羅,你會如何回應朱利安?
二、有人認為女性較會照顧他人,男性較不細心,不適合扮演照顧的角色,你是否認同?你覺得家庭中的照顧責任與經濟責任應如何分配?
三、社會上生養照顧多課責於母親身上,是否可舉出幾個相關案例或社會事件?(如孩子犯錯總是母親出面道歉、小孩受傷母親較易自責等)
四、在你的生活周圍中是否有身心障礙家庭的朋友?他們如何克服困難?家庭的互動狀態為何?
相關檔案 我的鋼鐵老爸導讀資料.docx  
上版日期 10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