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模仿遊戲
導演 摩頓·帝敦
發行公司(單位) Black Bear Pictures
發行年分 2014 片長:114 分鐘
發行地 英國
主題分類 權力、決策與影響力
得獎紀錄 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
導讀標題 《模仿遊戲》導讀文章
導讀者 顏正芳
導讀者單位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
內容簡介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講述英國科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在二戰中幫助盟軍破譯納粹德國的軍事密碼的真實故事,詳細內容可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8%A1%E4%BB%BF%E6%B8%B8%E6%88%8F)介紹。雖然他解破德軍密碼、協助二次大戰提前結束,但戰後因為同性戀傾向而遭受迫害,在審判中被給予了兩個選擇:坐牢或女性荷爾蒙注射「療法」(即化學閹割)。他最後選擇後者。然而,這化學閹割藥物對他造成嚴重副作用,加上研究生涯盡毀,圖靈在身心上受到極大傷害,一年後圖靈因食用浸過氰化物溶液的蘋果而死亡。(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9%BE%E4%BC%A6%C2%B7%E5%9B%BE%E7%81%B5

性別觀點

1. 為何主角活在1950年代的英國,會因為同性戀而犯法、被當是病人?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美國精神醫學會在1973年將同性戀去病化的來龍去脈》中,參考王秀雲教授的〈裡應外合:同志與精神醫療史〉和Jack Drescher所著”Out of DSM: Depathologizing Homosexuality”(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5, 565-575)等文,說明美國精神醫學會為何在1973年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除名的科學和社會發展脈絡,簡單地說:西方文明經歷中世紀近千年基督教神權至上的壓制,同性戀被教會視為「罪惡」。但到了19世紀,因為科學和法律的發展,很多過去被宗教視為「罪惡」的行為,開始被從醫療的角度來解讀。19世紀末,同性戀開始被部分的精神病理學者認為是一種「異常」,包括「可能是體質退化」、「是因為母親過度照顧、父親養育不適當或具有敵意、遭受性侵害等等所導致」的假設。連法律也不放過同性戀,例如電影中圖靈被控以「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罪。

然而,經歷二次戰後經濟、教育等進步,同性戀者逐漸形成社團,浮出檯面、發聲爭取權益。科學研究提供越來越多不偏頗的同性戀研究成果,讓世界開始以「人」而非「病人」的角度來認識同性戀者。這些變化協助當時精神科醫師真正開始認識同性戀者,於是美國精神醫學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分別在1973年和1990年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中刪除。

即便同性戀去病化,社會中對於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仍無法輕易消解。為了改善此一現象,全世界多個著名的專業學會,如世界精神醫學會、美國精神醫學會、美國心理學會、英國皇家精神醫學院,近年來陸續對於性少數議題發表立場聲明,以期改變社會偏見,強調以下觀念:

 (1) 非異性戀之性取向、性行為、以及伴侶關係,並非疾病,而是人類發展多樣性之正常展現

 (2) 同性性取向本身並不會造成心理功能的障礙。

 (3) 到今科學界對於人類性取向(包括異性戀、雙性戀、同性戀)的成因尚無明確答案,但已知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性取向並非一種「個人選擇」,亦無可信的研究能夠證實性取向是由某些特定教養或環境因素所致。

 (4) 許多研究明確指出:只要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族群的權利和平等受到保障,該族群的精神疾病罹患率就會下降。

 (5) 聲稱能藉由所謂「轉化」或「修復」步驟,將同性戀者的性取向轉變的行為,已被許多醫學專業組織以「缺乏有效證據」加以駁斥。因為這些方法不僅不具醫療上之適應症,還會嚴重危害接受治療者的健康與人權,同時滋長對於同性戀與雙性戀的偏見和歧視。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2013年赦免因同性戀行為被定罪的圖靈,2017年則進一步赦免英國過去約49,000位因同性戀定罪者,可說是遲來的正義。

2. 過去年代打壓女性的才能,現代呢?

電影中,劍橋大學畢業的瓊恩加入圖靈的解密小組,但瓊恩的父母認為她的工作夥伴都是男性,對於單身女子來說,實在太危險,而反對她離鄉工作,後來又要求她離職回鄉,相親結婚。電影背景是70年前的英國,而21世紀的臺灣,是否已經男女平等、在職場上不見性別歧視了呢?

並不然。很現實的狀況是:臺灣職場上普遍存在「男女同工卻不同酬」的現象,即使同樣的工作能力和學歷,女性工作者做同樣工作所獲得的薪資,常比男性要少,更不必說是升遷機會。同時,職場常忽略甚至否認女性生產、育嬰、哺乳、經期時的權益,導致許多女性工作機會受阻,這都是在臺灣職場上仍普遍存在的問題。

不僅是制度,臺灣還普遍存在「男尊女卑」、「為了家庭,女性應有所犧牲」的過時觀念,例如有老教授還在主張「太太做一點犧牲,讓先生去發展事業,才能穩固家庭」這般封建的說法,甚至把現代人少子、不婚、不生、不育,歸罪到女性權益抬頭,卻拒絕看到社會經濟問題的真正成因,這都顯示:臺灣的性別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也因為如此,臺灣近年來陸續頒布《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希望能保障不同性別者在教育和工作上享有相同的權力和保障。前者的目的,是要從教育著手,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後者的目的,是要保障性別工作權之平等、貫徹消除性別歧視。大家在看《模仿遊戲》時,要了解目前的臺灣是以什麼樣的法令,在確保不同性別者的權益。

看完動動腦

1.就你所知,目前在臺灣,性傾向是同性戀或雙性戀的人,可能遭受到什麼樣的差別對待呢?請舉出你所知道的實際例子。你覺得:要如何改變這些因為性傾向不同所發生的差別對待?

2.就你所知,目前在臺灣,不同性別者,可能在社會環境中、校園中、職場上、家庭裡,遭受到什麼樣的差別對待呢?請舉出你所知道的實際例子。你覺得:要如何改變這些因為性別不同所發生的差別對待?

參考資料

王秀雲。〈裡應外合:同志與精神醫療史〉。游美惠、蘇芊玲、卓耕宇(主編)(2013)。《揚帆深水--教師性別意識培力讀本》。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精選文章專輯III,教育部出版。網址:http://www2.tku.edu.tw/~tfst/082FST/forum/082forum1.pdf

顏正芳。《美國精神醫學會在1973年將同性戀去病化的來龍去脈》。網址:http://lgbtsciencedigest.blogspot.com/2017/03/1973.html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Position Statement on Issues Related to Homosexua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iatry.org/file%20library/about-apa/organization-documents-policies/policies/position-2013-homosexuality.pdf

Drescher J (2015). Out of DSM: depathologizing homosexuality. Behavioral Sciences, 5, 565-575. doi:10.3390/bs5040565. Available at: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95779/

上版日期 1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