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她們
導演 葛莉塔潔薇
發行公司(單位) 索尼影業
發行年分 2020 片長:134 分鐘
發行地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導讀標題 她們與他們的距離:性別平等、互助共好
導讀者 楊巧玲
導讀者單位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內容簡介

《她們》改編自經典小說《小婦人》,內容刻畫March家四姊妹從童年到成年的歷程,每個角色個性鮮明、興趣各異;大姊Meg想當演員,但是選擇與所愛的John結婚,試著不應驗未婚但富有的姑姑所告誡的「貧賤夫妻百事哀」;老二Joe熱中寫作,被視為原著作者 Louisa May Alcott (1832–1888)的化身,歷經自食其力與進入婚姻的掙扎,最後某種程度取得平衡;老三Amy想當畫家,企圖有所成就,卻也深諳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在看清婚姻的本質的情況下,與熟識的Laurie結成連理;老么Beth熱中音樂,雖然體弱多病,卻無礙於對彈琴的執著、對貧窮鄰居的關照,雖然性情溫和,卻展現平穩的力量。

 

在四姊妹成長的過程中,還有三位年長女性:母親、姑姑、幫傭,儘管她們並非主角,影響力卻不容小覷。首先是母親,即使丈夫參與戰爭、必須獨力照護女兒,仍對處境更差的鄰居送暖,包括說服女兒們把早餐留給更需要的家庭;面對最小的女兒Beth生病、丈夫受傷,都冷靜以對,成為家庭裡的中流砥柱;鼓勵女兒到外面的世界拓展視野,支持她們發現興趣、培養才華,也不輕忽同理女兒們的情緒起伏。其次是姑姑,雖然嘴裡不斷提點姪女們要嫁入豪門,不要重蹈其父母的覆轍,自己卻是終身未婚、持有財富,臨終還將財產留給姪女。最後是幫傭,雖然戲份極輕,但對March家的貢獻應無庸置疑,畢竟送暖需要物質基礎,家務勞動絕對不可或缺。

 

《她們》裡的他們值得一書,戲份最重的莫過於Laurie,他出生於富有人家,在偌大的宅邸只與爺爺同住,外加家教John以及管家,因緣際會與Joe相遇而得以加入四姊妹的行列,他默默地喜歡Joe,大學畢業向她告白,但當下Joe自認不適合婚姻,厭倦「愛情是女人的一切」和「女大當嫁」之類的成規,相信女人是能思考、有靈魂、具情感的存有,拒絕Laurie,Laurie雖然傷心,但未影響情誼,即使後來他與Amy結婚,仍與Joe保持友好關係;其次是Laurie的家教John,他和Meg彼此心儀,當Meg的母親必須前往外地探視受傷的丈夫,John自願陪同、護送,讓Meg非常感動,二人成家,婚後孩子出世,即使經濟條件拮据,John仍想成全Meg擁有一件像樣的冬裝的心願,並因無法讓Meg享受豐厚的物質生活而向Meg致歉;接著是Joe到紐約投宿一家旅館時認識的Friedrich,他雖對Joe的作品加以批評,但卻肯定Joe的才華,並致贈整套的莎士比亞全集,劇情發展到後來是Friedrich找到Joe,本要前往西岸任教,後來為了Joe留下,並協助Joe完成創辦一所男女合校學校的夢想。

 

至於男性長輩,雖然父親的戲份也不多,但是在四姊妹的心目中極具份量,在道德情操上極受敬重,連比鄰而居的富人Laurie的爺爺也對他讚譽有加;Laurie的爺爺愛屋及烏地照料他的妻女,尤其是March家最小的女兒Beth令他想起自己已過世的女兒,得知Beth喜歡彈琴,起先邀她到家裡彈,後來進而送鋼琴到Beth家,使身體病弱的Beth從音樂裡得到成就與快樂,即使面臨死亡,並不感到恐懼。

性別觀點

張開性別之眼檢視《她們》,除了看到姊妹情誼的重要與個別差異的可貴,同時看到女性與男性的差別待遇,以及性別平等與互助共好的可能。

 

一、姊妹情誼誠可貴,彼此差異價亦高

在重男輕女的大時代裡,四姊妹受到的教養並未受限,包括姊妹情誼的滋養與維持,母親總是提醒女兒互相扶持,而四姊妹的確經常一起行動,連玩遊戲也可融入個人興趣,例如由熱愛寫作的Joe編劇、愛演戲的Meg和妹妹們角色扮演。姊妹情誼深厚到讓Joe想一直維持下去,所以當Laurie跟她提及Meg和John交往,Joe是傷心的,因為她知道接下來Meg將會結婚,離開這個家庭。

儘管如此,並不代表不容有異,恰恰相反,四姊妹各有自己的追求;Meg提醒Joe不要以為大家都想獨立自主,像她自己就是希望進入婚姻、自組家庭。另一方面姊妹之間也會較勁、彼此怨懟,Amy自認不如Joe,在一次爭吵後她燒了Joe的手稿,Joe很憤怒,和Amy冷戰,但當Amy陷入險境,Joe仍奮不顧身地營救,並抱著Amy喊「我親愛的妹妹」。

長久以來人們傾向放大性別間的差異,忽略性別內的不同,性別刻板印象難以鬆動。國內外的婦女運動剛開始也會以姊妹情誼號召女性團結,共同為性別平等的大業努力,但是發展到特定的階段,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應,「姊妹情誼」成為抑制差異的緊箍咒,例如原住民女性面臨的處境並不僅止於性別的壓迫,更及於種族上的不平等,但是類此交織性的概念可能不被重視。

 

弔詭的是,一旦呼籲尊重性別內的差異,可能就被指控「姊妹鬩牆」,事實上誠如劇中的主角Joe所言,女性乃能思考、有靈魂、具情感的存有,想法或理念不一並不意外,甚至更應鼓勵女性開誠布公,而非為了表面和諧,發展成隱性攻擊或關係霸凌,進而應驗「女生心機重、城府深」諸如此類自我實現預言,加深負向性別刻板印象,形成惡性循環。

 

二、 女男不同差很大,女卑男尊制度化

 

性別間的差異不只是生理的,更是政治經濟的、社會文化的。即使以民主國家自詡的美國,1920年通過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才保障婦女的投票權,婚姻的意義更是因性別而異;女性進入婚姻之後往往肩負持家、育兒重擔,自己的夢想擺一邊,萬一婚姻破局,財產、子女皆歸夫有,自己則是一無所有,四姊妹中Joe對此人生腳本最為抗拒,她堅稱女性不依賴婚姻,力主經濟獨立。

 

然而經濟要能獨立需要知能,但是當時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並不普及,高等教育前的階段往往男女分校,女校的師資與設備不如男校,正因如此,Joe才會想設立男女合校的學校。也就是說整體而言,教育機會因性別不同而差異甚鉅,連帶影響就業選擇、成功機率,像Amy醉心於畫畫,想成為大畫家,但是即使得以隨著姑姑前往巴黎習畫,仍被Laurie當頭棒喝:「有那位著名畫家是女性?」

 

三、他們拉近與她們的距離,互助共好

 

Laurie的當頭棒喝至少有二層涵義,其一是打擊女性的信心,使其知難而退,其二是點出殘酷的現實,促其加倍努力。劇中的男性角色較傾向後者,舉例而言,即使家境窘困,John仍願完成Meg對衣服的想望;在當時女性的教育資源極為匱乏,Friedrich致贈Joe莎士比亞全集套書,不啻實質支持;當Amy在習畫的過程中感到挫敗,Laurie不吝予以鼓勵,自願擔任其模特兒;雖然Beth病弱,Laurie的爺爺還是以實際行動力挺。

 

來自男性的支持與力挺,不免令人想起聯合國婦女署曾於2014年發起一項以促進性別平等為宗旨的團結運動,稱為HeForShe,而在《她們》劇中扮演Meg的Emma Watson就是核心人物之一,該運動鼓勵男性勇於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切負面性別不平等事件有所行動,並藉此成為改變社會的原動力。長期以來,性別議題被視為女性的,男性不是漠不關心,就是感受到被排除,Emma Watson指出女性主義就是追求平等,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的平等,就這麼簡單,既是如此,男性當然可以加入行列。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女性長期以來都被期待甚至規範以男性為先、為尊,早已是SheForHe,例如劇中的母親大力為窮人、黑人的生存需求而奔走,主張廢奴,但為了成就丈夫的報國舉動,留在家照顧四姊妹;Meg找尋婚配對象不以經濟條件為主要的考量因素,婚後看到美麗服裝抑止不住慾望,訂了布匹後卻備感懊悔,還得為自己的物慾感到愧疚,最後雖然John支持,但她已經轉賣,說服自己接受現況;Laurie因為被Joe拒絕而意志消沉,同在巴黎的Amy不時與他談話,協助甚至迫使他正視處境並釐清接下來的人生方向,也是在這樣的過程裡,Laurie發現Amy才是他需要的伴侶,儘管他仍愛著Joe,而Amy本想嫁給經濟條件勝過Laurie的Fred,後來發現Laurie值得信賴,並非被視為Joe的替身,最後允諾與之成婚,堪稱最具體的支持行動。

 

綜觀而言,基於歷史的軌跡與累積,整體而言男性比較容易享有父權紅利,那是奠基在女性的支持,甚至可以說是犧牲。時至今日,是時候換位了,不是要求男性犧牲,一如Emma Watson所言,就是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性別平等。具體而言,佔優勢位置的男性可以分享資源、提供協助、給予引導,勇於為不平等發聲。也誠如前美國總統Obama於2015年造訪印度時發表的演說所指出的,女性是國家進步的重要人力資源,教育女性或給女性機會,國家可以增加優秀人才,不只造福家庭,更會及於社區、社會、國家。透過拉近他們與她們的距離,我們才能持續互助、邁向共好,難怪聯合國於2015年將性別平等納入2030年以前達成的永續發展目標之一。

看完動動腦

1.回顧生命經驗,對「姊妹情誼」的印象與解讀是什麼?何以如此?女性之間發生衝突,和男性之間的衝突,是否有所不同?何以如此?

2.十九世紀美國的性別不平等,對照當今已有那些改變?那些尚待改變?如何改變?

3.性別議題的討論會否引發男性的不適甚至不悅?何以如此?曾否見證HeForShe?引發什麼效應?

參考資料

曾如瑩譯(2003)。Rachel Simmons原著。怪女孩出列。台北市:商周。

上版日期 1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