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河北 臺北 河北 臺北
導演 李念修
發行公司(單位) Welcome Music
發行年分 2017 片長:92 分鐘
發行地 臺灣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得獎紀錄 2016亞洲女性影展聯盟國際競賽首獎; 2016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2015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單元; 2015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競賽首獎
導讀標題 終歸無家之人:李念修《河北 臺北》中的「家」想像
導讀者 鄭芳婷
導讀者單位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在多項國際影展中大放光芒,並獲2016年臺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2015年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競賽首獎的《河北 臺北》,已可說是臺灣當代紀錄片領域中,兼具國族與性別議題討論的重要作品。導演李念修原為電影剪輯,而後開始其編劇創作。《河北臺北》即是李念修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紀錄長片。在《河北 臺北》中,李念修以客觀之拍攝者角度,紀錄父親李忠孝生命的最後幾年時光,並且依據父親的回憶,追溯其顛沛流離的生命記憶。作為被攝者的女兒,李念修回溯父親記憶的同時,也爬梳著自己生命的細小微光。

李忠孝原是1927年出生於中國河北省南皮縣高庄子村的職業軍人。他父親由於所屬的紅槍會與馮玉祥軍隊起衝突而遭到殺害,而後母親又在天津洪水中染病過世。為求溫飽,他進廟受戒,而後又加入軍隊。如此,由於戰亂,他自十歲起離家逃難,流離的生活讓他不斷地在國民黨、共產黨及抗美援朝的政治認同中擺盪不已。鴨綠江韓戰中,李忠孝受美軍所俘,因為恐懼被認作共產黨,他選擇以「殺朱拔毛」刺青為證明,來到臺灣。而後李忠孝結婚生子,定居於壽德新村與力行新村。在厚重的國族歷史包袱下,李忠孝仍保留著自己穿女裝的習慣。他興奮地向女兒分享自己的假髮娃娃、梳妝鏡、花襯衫、粉色洋裝與絲襪。

李念修因為答應父親將其故事留下來,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拍攝計畫。他循著父親的記憶與描述,代替父親踏上歸鄉之旅,從臺灣臺北到中國河北省、山西省,再到韓國,總共超過5000公里的路途,搭配現代科技視訊與父親連線,一路上尋訪著當地的居民,共同找到父親記憶中的地景與房舍。在過程中,觀眾隨著導演的視角,一起見證了中國與臺灣近百年來的歷史景觀與痕跡。在這個紀錄片拍攝計畫中,現實生活中差了五十歲的父女,從原本疏離陌異的關係逐漸拉近,在父親最後的歲月中,女兒終於了解縈繞了父親一輩子的壓抑、落寞與鄉愁。

性別觀點

「家是在山的那一邊」電影後半,父親李忠孝在翠綠的山林間如此悠悠唱著,對應到他在電影當中的憤怒質問:「我回家幹什麼,我無家可歸啊老天爺!」。「家」成為片中最為核心的議題。李忠孝作為「無家可歸之人」,一生顛沛流離,輾轉遷徙,由於戰亂而無從選擇自己的穩定認同,反而必須在各種高壓狀態中掙扎生存,不斷地轉換自己的政黨認同以求得暫時性的平安。「家」可說是李忠孝所一生追尋而終不可得者。

然而,這個「家」所指的又是什麼呢?是河北的鄉間故土、老家房舍、鄰里親友嗎?臺灣住了幾十年的「家」難道無法成為「家」嗎?如此,我們可以發現,「家」實際上並不是具體固定的概念,而更接近於抽象式的想像與盼望,一種流動式的情感結構。李忠孝之去國離家,其「家」或許並不只是河北老家。他之所以終生感受「無家可歸」,另外也與他對穿著女裝一事的長期壓抑有關。無論是在哪一個政黨陣營,強調陽剛父權的軍國意識形態,強迫性地要求每一個軍人符合「性別正典」(gender norms),以肅整軍紀。在這樣的氛圍中,李忠孝的非典性別屬性受到忽略、壓迫與賤斥。他必須隱藏自己,以符合軍紀,然而這樣的隱藏,實則讓他長期感到疏離與陌異,最終成為已然銘刻身心的永久創傷。

因此,當李忠孝高喊「無家」,他的「家」或許並非只是河北故土,而更包含著自己私密的性別投射與傾向。女兒李念修之踏上歸鄉故土的5000公里長路,也不僅是跨越臺灣海峽的近代歷史痕跡,更多的是揭示在這近代戰爭與軍國厚重歷史中被層層抑制、抹除的個人記憶、慾望與渴求。「私」(private)與「公」(public)、「微歷史」(microhistory)與「宏大敘事」(grand narrative)的對比,映襯出李忠孝一生的「無家」。

紀錄片中,導演以不另行搭配旁白的方式,呈現出李忠孝的假髮娃娃、墨鏡、粉紅色洋裝、牆上剪貼的裸女照等等。導演並未提供其他線索,受訪問的李忠孝也沒有說明太多,只是沈靜愉悅地分享著,另外搭配穿插實驗影像的畫面。「陰性特質」在此似乎成為片中一個抽象未解之謎。但從另一方面而言,如此不特別說明的拍攝手法,也揭示了「陰性氣質」一直以來受到壓抑與默言的實際情況。換言之,「陰性氣質」被忽視與抹除的歷史,與其活生生地具體存在成為鮮明對比。李忠孝的臺北房間,實際上已然形構了另一種「家」的想像。如若如此,那麼,女兒李念修之踏上河北故土之花費大量心力,與在此景中的安靜默言,卻也成為整個紀錄片拍攝計畫的另一個鮮明對比。

「那以前想家就哭,現在哭什麼沒用了,過去就讓他過去吧」。戴著假髮的李忠孝,拄著枴杖走在山林間,唱著有關「家」的歌。他始終沒有回「家」,無論是在河北或臺北,他始終無「家」。

 

另外,與李念修《河北 臺北》呼應者,黃惠偵《日常對話》(2017)從導演女兒角度訪談拍攝牽亡工作者的女同志母親,同樣有相當精彩的母女互動。又,簡莉穎的舞台劇《服妖之鑑》(2016),也描繪了國民黨警探在高壓的白色恐怖時期壓抑穿著女裝的生命掙扎,推薦可一併欣賞。

看完動動腦

1.請舉出你所知道的任何軍歌,唱唱看,感受一下軍歌的旋律與歌詞帶給你的感覺。並說明你的感覺。

2.當你看到片中的父親李忠孝展示他的假髮娃娃跟粉紅色女裝,你有什麼感覺?

3.請查閱2000年的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你覺得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我們如何避免未來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

4.請說明你所經歷過的性教育內容包含哪些?是否有涵蓋到酷兒、多元性別氣質等議題?你認為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嗎?

5.臺北市龍安國小於2018年間,由於有一名家長認為《穿裙子的男孩》一書有鼓勵孩子變裝之嫌,暫時從圖書館下架。請試試看將這本書找來閱讀,並討論這本書所要說明的多元性別氣質是什麼。

參考資料

1.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玫瑰少年》。臺北:教育部,2009。

2.大衛‧威廉斯黃瑋琳 昆丁‧布雷克。《穿裙子的男孩》。臺北:聯經,2015。

3.李念修。《河北臺北》。臺北:輝洪,2015。

4.黃道明。《酷兒政治與台灣現代「性」》。臺北:遠流,2012。

5.戴伯芬等。《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臺北:大家出版,2017。

6.黃惠偵。《日常對話》,臺北:得利,2017。

7.簡莉穎。《服妖之鑑:簡莉穎劇本集2》。臺北:一人出版,2018。

上版日期 10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