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改革好萊塢 改革好萊塢
導演 湯姆.唐納修(Tom Donahue)
發行公司(單位) 本萃
發行年分 2020 片長:96 分鐘
發行地  級別:普遍級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就業、經濟與福利
得獎紀錄 2018多倫多國際影展 最佳紀錄片-觀眾票選獎第二名、 2018芝加哥國際影展 最佳紀錄片提名、 2019邁阿密影展 最佳紀錄片提名、 2019美國克里夫蘭國際影展
導讀標題 《改革好萊塢》導讀:媒體產業的性別再現與性別平等工作權
導讀者 陳明珠
導讀者單位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看前想一想

1.您看過哪些女導演的作品?

2.您覺得不同性別的導演是否會影響影片陳述的觀點? 為什麼?

內容簡介

本片深度闡述了百年來好萊塢電影工業性別不平衡的現象:其一為性別就業機會的不平等,其二是影像內容呈現嚴重的性別偏差議題。本片訪談了眾多影視產業的女性工作者,如知名的演員、編劇、導演、製片等,描述影視產業如何物化女性、將女性當作花瓶、用男性的視角塑造女性角色,更嚴重的是將女性從業人員拒之門外,無法接案創作。2004年好萊塢女演員吉娜•戴維斯創立了「媒體中的性別研究機構」(Geena Davis Institute on Gender in Media),經過二年的兒童媒體研究,提出了性別失衡的數據:1990-2005年間前101部普級電影中,72%有台詞的角色為男性,並且超過五分之四的旁白為男性;2017年票房前百大電影中,男性主角的出場時間是女性主角的兩倍。其後,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女性研究中心也提出數據:2017年票房前百大電影,女性主演僅佔38.1%;2018年,前250部美國國內上映的片中,92%導演為男性,85%編劇是男性。這些數據說明了好萊塢影視產業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現象。女導演瑪麗亞•吉西(Maria Giese)開始採取法律行動,將好萊塢聘僱性別失衡的問題帶到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捍衛性別平等的工作權利,引發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的關注與調查。近年來#me too運動風起雲湧,也揭露了長期以來好萊塢商業運作模式下性別不平等的醜態。

性別觀點
從這部影片的紀錄觀點來看,明顯有二大性別議題,一則是媒體內容如何反映性別,再則是有關影視工業聘僱的性別議題,前者影響孩童成長過程中對性別的認知養成,後者直指影視產業性別比例失衡的就業問題,二者其實環環相扣、關係緊密扣連。誠如影片中所指出的,若果產業中八、九成的編劇、導演都是男性,我們又如何期盼影視內容能反映出真實的女性視角?從1970年代以來,許多女性主義電影學者早就指出好萊塢電影中的男性凝視(male gaze)的疑慮:男性編導是影片故事意義的創作者,而女性卻僅僅是意義的承受者;英雄以男性為首,女性多半為被救贖者;男性觀看,女性被觀看。然而即便研究評論者不斷提出證據,好萊塢男性為主的運作體系從來沒有被動搖過。在本片中,我們看見女性影視從業人員接二連三的為爭取創作機會努力奮戰,為了讓下一代看見女性也能說故事,女性有創作的自由與權利,女性的聲音要被聽見,如同影片中最後所引述的--去年剛去世的漸凍人女導演史黛西•泰托(Stacy Title,1964-2021)大聲疾呼:「妳的聲音將永不被噤聲」(your voice will never be silenced)。因此,透過本片的啟發,我們要來思考以下二項議題,即如何檢視影片中的性別再現,以及考察影視產業中性別工作平等的問題。
 
一、 檢視影片中的性別再現
影片中,女導演瑪麗亞•吉西提到:「偏見是無意識的」,但數據會說話,從吉娜•戴維斯的媒體性別研究開始,引起了各界的關注,用數據來說明媒體內容的性別失衡現象:「不僅女孩們在螢幕上顯示較少的職業選擇,在普級的電影中,女性角色穿著性感服裝的比例是男性的三倍」、「女性的故事並沒有進入到我們國家的故事中或文化敘事中」等。這個效應激發了瑞典斯德哥爾摩比奧里奧(Bio Rio)電影院經理艾倫泰伊(Ellen Tejle),採用了貝克德爾•華來士測驗(Bechdel Wallace test),來測試她所經營的戲院中放映的影片,其結果是:沒有影片通過測試。這是一個簡單的測驗:找到影片中二位(或以上)有名字的女性角色,檢視她們之間的對話是否與男性有關,若無關則通過測試。當然,這個測試本身有些問題,我們無法肯定地說未通過測試的影片就一定帶有性別歧視的意涵,也無法證明通過的影片就代表其內容沒有性別偏見與刻板印象。但卻可以提供一些參考數據說明螢幕上女性角色交談的性別議題比例,換言之,除了數據資料,我們也需要質化的研究分析,真正去理解影片故事中女性角色身分、對白、行動等的深度意涵。
1998年牙買加民間組織「婦女媒體守望會」(Women’s Media Watch;簡稱WMW)出版了一本《誰的觀點?—媒體性別敏銳度分析指南》(Whose perspective? —A guide to gender-sensitive analysis of the media)小冊,首先陳明了媒體產製的內容都是「有選擇性」的建構與再現,因此我們有必要去檢視媒體是如何描繪性別刻板印象。透過選擇性的角色、敘事、鏡頭、對白、剪接等,媒體強化了許多性別的價值觀,但重點是,這些影像是誰的觀點?書中闡明了媒體觀察中性別取徑(gender approach)的重要性,透過性別分析取徑,我們得以查驗影片中不同性別的角色、言行、關係,在性別權力上是否有不平等的意涵。書中提供了檢視媒體內容的議題,包括:性剝削、畫面特寫身體部位、卑屈/服從/從屬關係、一男配上眾女、種族/膚色、旁白、新聞中的女性、缺乏多元性、男子氣概、性別分工、女性商品化、媒體暴力等等。針對特定性別角色的分析,書中也提出了分析要點,包含角色的:年齡/性別/種族、社經地位、所在場景、外貌、行動、職業、處境、家庭角色、人格特質等。媒體影像形塑了不同性別在公領域、私領域的角色與方方面面,而媒體內容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將會扭曲性別真實的樣貌、思維、與潛能。除了數據分析外,WMW所提供的檢視媒體性別刻板印象的分析取徑值得我們參考。
 
二、 考察影視產業中性別工作平等的問題
影片中講到,1936年美國導演公會成立,清一色都是男性會員,僅有一名女性會員,40年代晚期才有另一位女性導演加入,即至2019年女性會員也僅有15.6%。1980年代,6六位曾經得獎的優秀的女導演,聲稱「我們是找不到工作的導演」,開始著手研究1949-1979三十年間所有美國電影中出現的女性從業人員的名字,結果發現僅有0.5%的工作是給女性的。好萊塢這個掌握全球市場、為美國重要的出口工業,顯然是性別歧視的產業,性別平等就業機會嚴重失衡。得過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的女導琳恩•李特曼(Lynne Littman)即言:「厭女症是一種無形的運動,讓我們不能開創事業、不能創造作品。」這些調查在2000年後持續由女導吉西進行:2013-2014年百大電影中只有1.9%是女導,2002-2014年間發行的電影僅有4.1%是由女性執導。不僅分析就業機會的性別比,影評、評審機制也受到關注,2015年奧斯卡獎評審會員僅有25%為女性、2018年爛番茄影評(Rotten Tomatoes)男性會員佔了77.8%,無怪乎90多屆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常態地僅有男性導演角逐,2000年後才有二名女導獲獎:2009年的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與2021年的趙婷(Chloe Zhao)(註:本文截稿前,2022奧斯卡獎女導珍•康萍Jane Campion亦呼聲極高)。沒有女性影視創作人員,就沒有女性視角的故事,創作機會與影視內容是連動關係,性別平等何其重要。
反觀台灣,根據「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性別平等專區所作的調查:2018年台灣電影產業在製作、後製、發行及映演工作上正職從業人員男性占52.53%,女性則為47.47%;電視產業在節目製作與發行上女性占52.25%,線上影片及節目製作女性占57.84%,但電視頻道業的男性員工與主管級相對較多,分別占54.63%與63.58%,而電視平臺業也是整體員工和主管職均以男性的比率較高,分別為63.07%與69.74%。相較於好萊塢,這些數據足見台灣在性別平權上的努力,但仍舊有進步的空間,比如更多細項的調查,如編劇、導演、製片、攝影、剪輯、聲音等各項職別的性別比,導演協會、編劇公會性別比,每年國片的編導性別比、參與工作性別比,各項影展、補助金評審性別比等等,亦可更深度地考察何以影視產業主管職以男性比例為高。當然影視內容仍是我們務要關注的對象,影片如何說故事,如何再現不同的性別,閱聽眾如何解讀性別意涵等,在今日影像充斥的社會型態中,不論是創作者、或閱聽眾都應培養性別平權的素養,敏銳檢視我們的媒體內容、並考察性別平等就業機會,刻不容緩。
看完動動腦

1.在您多年的觀影經驗中,您如何意識到影片中的性別差異?不同性別如何被描述?舉例說明之。

2.在您的工作職場中,不同性別有相同的待遇嗎?包括就業機會、工作內容、人事晉升、薪資等各個面向。

關鍵字詞 女性創作、性別平等就業機會
參考資料

Nicholson, H., Walker, M. & Wedderburn, J. (1998). Whose perspective?--A guide to gender-sensitive analysis of the media. Women’s Media Watch, Jamaica.

上版日期 11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