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印度: 女性的危機國度 India: A Dangerous Place to Be a Woman 印度: 女性的危機國度 India: A Dangerous Place to Be a Woman
導演
發行公司(單位) BBC
發行年分 2015 片長:50 分鐘
發行地
主題分類 人身安全與司法
導讀標題 身為女性,何錯之有?
導讀者 陳羿谷
導讀者單位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內容簡介

印度裔英國籍的年輕女性拉妲,有別於過往家族旅行的觀光、探望親戚,以理解印度女性的真實生活為由,首次獨自返鄉。起心動念,乃震懾於世界頭條新聞:2013年12月當地民眾因女性於公車慘遭集體性侵、殺害,從而引發大規模抗議事件;在走訪不同遭遇的受暴者、省思價值觀的衝突後,拉妲決心面對過往所歷經的性騷擾事件,求助司法資源而不再逃避。

性別觀點

傲踞南亞數千年的印度,不僅在國際場域發揮影響力,更因燦然多元的藝術表現而頗負盛名;與此同時,在近年的旅遊評比報導中,卻也屢次列為「對於女性最危險的國家」之一,甚至位居全球榜首;人身安全保障低落的整體印象,難免深植於心而減低觀光意願,或議論之餘也相互提醒切莫單獨造訪,女性尤應戒慎恐懼。

旅行遊憩的樂趣不在於歷時久暫,而是因為能安心自由地決定行程始末、體驗風土人情的新鮮刺激,享受無可取代的剎那即永恆,無涉在乎也不必忍耐;但對於長期受社會框架、文化慣習所壓迫者,備受歧視且充斥危機的在地處境,卻是掙扎拚搏而無從選擇的日常。

性別暴力是當今世界上最普遍、最持久,也最具破壞力的侵犯人權行為之一。1993年《聯合國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宣言(UN Declara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論及:「對於女性導致或可能導致身體、性與心理方面的傷害或痛苦之任何基於性別的暴力行為,包括對於此等行為的威脅、強迫或任意剝奪自由,而不論其發生於公共場合或私人生活。」;性別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即使難謂陌生,遇情節重大者仍可能與影片女主角拉妲的驚詫並無二致:「不公平,這太可怕了!」,便旋即離開電視機前。

貌似漠不關心的反應,無須以最嚴格的道德標準苛責,卻更彰顯無論是否確切身受其害,獲悉性別暴力事件的資訊便足以引發強大、深遠的焦慮不安,甚且強化類似境遇而湧現創傷反應,令人無所適從的負面情緒過於沉重,最終只能以最簡單快速的方式逃避無力感。

拉妲四處尋訪以獲得答案,但每個步履卻踏出更多的疑惑與哀傷,更憶起過往在搭車、試裝時的性騷擾經驗,以及隨之而來、觸動內心深處的不愉快。

性別暴力化為嚴峻的統計數字,便堆疊出既鮮明又驚駭的畫面;根據印度衛生暨家庭福利部(Ministry of Health and Family Welfare)2017年全國家庭健康調查(The 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 NFHS-4),以15至49歲的女性為例:

  • 30%經歷肢體暴力、6%遭遇至少一次性暴力、40%在懷孕期間承受毆打,但僅有14%尋求幫助以遏止暴力
  • 農村地區女性(32%)較城市地區的女性(25%)更容易遭受肢體暴力
  • 已婚婦女所面臨的配偶施暴,最常見的類型為肢體暴力(30%)、情緒暴力(14%),以及性暴力(7%);其中8%造成眼部外傷、扭傷、脫臼或燒傷,另有5%出現嚴重傷口、骨折、斷牙等;未婚女性的暴力來源,則是母親或繼母(56%)、父親或繼父(33%)、兄弟姊妹(27%),以及師長(15%)
  • 原則上,接受教育或累積財富,於受暴經驗具有顯著差異:從未就學或最為貧困的女性當中,約莫40%為肢體暴力所苦,而高中以上學歷或最為富裕的女性受暴者比例約為19%
  • 39%女性受僱者於職場因金錢問題受暴

暴力無所不在。有害的傳統習俗、刻板印象與父權規範,根深蒂固留存於社會通念而不分貧富,並透過具體歧視行徑,直接或間接作用於女性;但更令人憂心者,非僅止於數據所反映的表象,而是受暴者一旦考量必然面對難以消弭的污名、曠日廢時的訴訟,寧願選擇隱忍了事,將導致真實的犯罪問題被嚴重低估。基此,或可延伸出幾個思考方向:

(1)性別暴力是基於社會定義的性別角色、違背個人意願而造成的任何傷害

什麼是「不正經的女性」?言行舉止的「好」與「壞」,為何任由他人批判而不容反抗,或必須接受各種形式的戕害,為自身的「不值得被尊重」付出代價?於是,在集體卸責的環境,暴力被視為解決憤怒、獲取優越感的正常手段,用以制裁不符期待或不受控制的女性,使之生活於羞辱、強行控制及貶抑的氛圍,或將之驅逐於社會邊緣,直到接受這套自起始就不公平的遊戲規則。

(2)暴力行為態樣包括性侵害、心理與經濟暴力、人口販運、強迫賣淫、奴役等各種形式

在不合時宜的傳統習俗當中,常輔以歧視性的宗教規範與意識形態,鞏固暴力的正當性甚而為之辯護,此無異於破壞法律及政策框架的應變力與公信力,積弊甚深而未獲正視,從而使身處於家庭、校園、職場等公私環境的女性放棄基本權利、自由、對身體的控制,導向暴力蔓延卻有罪不罰的扭曲文化:輕者如性騷擾或帶有色情意味的羞辱被視為無傷大雅的玩笑,重者如性侵害、器官殘割或失去生命。

(3)深植於文化的歧視與刻板印象、以保護為名義的控制行為,也可能助長暴力與色情的傳播,將女性描述為缺乏完整人格或可被侵害的客體

另一方面,不平等的起源及延續,實因女性被迫接受既定的性別腳本,卻也在潛移默化中同時成為有害習俗的非己願推手:不被期待也無人祝福的女嬰、嫁妝不足而慘遭殺害的新娘、放棄夢想且終日操勞的媳婦皆然,每位身心受創而自顧不暇的女性,只能藉由自我責難求取倖存,以緘默充當家庭與學校教育內涵,避免因為勇於反抗傳統體制後,尚不及受惠於司法資源,反而招致更強烈的仇恨報復;抑或是為受害者、生還者服務的支援體系缺乏性別敏感度、緩不濟急,將使求助者失去信任感與重新振作的力量,而暴力遺毒仍將於下個世代循環或再現。

最終,拉妲邁入警局、走進法院,面對當時那段震驚而無法及時反應的過去,成為影片最重要的精神:為自己站出來。即便釐清案情的當下,拉妲仍忌憚與加害人的眼神接觸,但踏出創造改變的第一步,就是以實質作為回應先前所拜訪的受暴女性們,不再袖手旁觀。

頗具戰略地位的印度,以確保其南亞領導地位、優勢與自主性為目標,實力不容小覷;然而,性別角色仍停滯於傳統思維,尚難隨著現代化的步調與時俱進,造成悖於平等、傷害人權的既定價值觀,迄今持續強化該國貧窮與落後的刻板印象,亟待多元與包容的觀點開創改革的契機。

事實上,2020年3月8日,七位傑出印度女性透過該國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社群媒體帳號發聲,響應國際婦女節主題「我是平等世代:落實婦女權利(I am Generation Equality: Realizing Women's Rights)」,訴說奮鬥歷程與人生抱負而鼓舞各界。邁向性別平等的路從來不是輕鬆坦途,而是點滴匯集為巨流、無人可被排拒的漫長過程:缺乏個人的意識覺醒、主動挑戰看似理所當然的標準,就無法撼動利害關係人的群體認知與行為模式,更難以反思重新配置社會資源、創造安全生活空間的可能性。

看完動動腦
  • 1.消除不合時宜的傳統習俗,有時會引起劇烈的抵抗,潛在原因是什麼?
  • 2.什麼樣環境、條件的女性群體,更容易遭受性別暴力的威脅,或加重「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歧視現象的發生?
  • 3.隨著數位科技的日新月異,對於消除性別暴力,可能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或風險?
參考資料

 

上版日期 10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