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
作者 梁莉芳
出版社 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 106-04-07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就業、經濟與福利
國圖連結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導讀︰育兒型態百百款
導讀者 王兆慶
導讀者單位 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研究組組長/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委員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有關「育兒」的社會學作品。

而且,它打算和主流育兒網紅、親職教養專家「作對」。

什麼是完美的爸媽?完美由誰來定義?難道做爸媽就只有一種方法嗎?

本書收集數篇真人故事,描繪爸媽在生、養、教孩子過程中背負的壓力。無論是孕產方式的指指點點、親餵母乳的指指點點、孩子成長曲線的指指點點、教育理念的指指點點。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指教」和「你應該」,爸媽有憂心、有不安、有挫折,但他們並非一味的全盤接受,而是選擇「現身」告訴大家:不要再指指點點了!請「看見」我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做爸媽!

本書運用社會學觀點,鳥瞰資本主義、性別文化、階級、科技等社會結構,並提醒我們——這些結構把當代親職樣板化了。生育、養育、教育,其實有更根本、更純粹的核心。如何貼近核心,放下教條式的指導,打從心底包容各種不同的親職實踐樣貌?是本書帶給讀者的功課。

性別觀點

 

本書從以下五個角度切入「做爸媽」的性別社會學議題:

 

一、焦慮的孕、產經驗

在一般人的思維中,懷孕即是女人的事,不孕更是女人的事。每一次的胎兒健康檢測結果,都帶來一定程度的焦慮與道德困境。但我們能不能拋開傳統的束縛?拋開醫療科技的枷鎖?能不能讓孕、產,成為生命歷程之中,充滿正向經驗的一段日子?

 

作者吳嘉苓提醒:「男女不孕的比例相當,但傳統仍將生育視為女性的責任,在不孕的夫妻當中,女性較容易受到異樣眼光,甚至為了保住男性尊嚴,替丈夫背黑鍋。」溫柔生產的徐書慧、選擇居家生產的官晨怡,則帶我們看見實際生產的人,不是等待被醫療介入的軀殼。回到以女性為主體的生產過程,可以感受生命的美好與力量。

 

二、育兒,是一場競賽嗎?

專家學者、科學權威,把孩子的喝奶量、身高、體重,通通標準化了。於是,我們關心的焦點也扭曲了。母親與孩子成了餵與喝的客體,身體的感受與自主性消失不見。當孩子落於成長曲線之外,親職的焦慮就越來越深,媽媽的罪惡感也沒完沒了。

 

加上資本主義的商品化洗腦行銷,「給孩子最好的!」成了父母的絕對信仰。加上人氣部落客加持,做爸媽的腦波一弱,往往通通買單。但爸媽為什麼要擔心無法給孩子「最好的」?為什麼購物才能「證明」我跟別人一樣盡心盡力育兒?

 

再看看幼兒教育,全美語教學、華德福、蒙特梭利……幼教商品紛紛吶喊:「選我選我!」「你的孩子才會贏在起跑點!」然而,當教養成為競爭,輸、贏、勝、敗,不僅讓家長焦慮不堪,孩子也無法適性發展,最終雙雙承受成長的痛楚與壓力。

 

梁莉芳、諶淑婷等幾位作者的故事,帶讀者看破這些「育兒競賽」的迷障,並重新思考教養的初衷——陪伴相長、自由探索、成為自我。

 

三、母職與就業的兩難

過去的世界很簡單,「男主外、女主內」,親職角色一分為二。照顧,就是女人的家務事。然而現在的世界不一樣了,多數女性不再只是家內無酬的照顧者,也是外出工作的養家者。可是當雙親都要就業,孩子「應該」交給誰照顧?誰「應該」主責找保母?誰「應該」主責經營保親關係?如果托育幫手找不到,誰「應該」離職回家照顧?

 

即使今日台灣,這些問題的答案幾乎仍然是媽媽。根據2017年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資源調查》,育有六歲以下子女的女性勞動參與率67.13%,育有六歲以下子女的男性則為98.41%!唯有男性就業,幾乎不受親職所影響。

 

此外,詢問15-64歲「無就業意願」的人,為何不願意就業?女性有18.07%會回答「因為照顧家人」(包含照顧12歲以下子女),占其原因之最大宗。男性呢?僅有4.77%會回答同樣的答案。所以問題來了——現代女性想要、也需要工作,但她們仍被社會觀念殷切期待,妳「應該」來照顧幼兒!

 

這一連串的「應該」難題,是魏靜慧、周雅淳等本書多位作者的關懷。事實上,這也是社會學家Arlie Hochschild在其經典名著《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未完成的事》(The Second Shift: Working Parent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所深刻的探討的現象。現代女性已紛紛進入經濟體系,但是社會、婚姻、職場、家庭,卻沒有產生相應的理解,也沒有提供相應的彈性。這是育兒的性別社會學分析不可忽略的主題。

 

四、父職的轉變

婦幼、婦幼,沒有人會想到父幼、父幼。

 

但是本書讓你「看見父職」。作者黃世澤現身說法,育兒歷程讓他體悟到截然不同的「價值思考邏輯」——不同於職場,照顧孩子讓他學會不再計算得失、不再期待等價交換。因為付出不是為了「成果」,純粹是為了當下的成長與陪伴。作者陳嘉新也有類似感受。他說,日復一日的育兒勞務之苦,就像是「薛西佛斯推石頭」。可是轉念一想,掙扎著上山的努力,已足以充實心靈。

 

男人,一樣可以體會育兒苦樂。把屎把尿的親密照顧,絕不是「女人比較細心」、「媽媽比較無私奉獻」的專利。

 

唐文慧也指出,台灣的「好爸爸」典範其實正在轉移。新聞報導開始出現這樣的故事:「台南市街頭出現一背著嬰兒替人修紗窗紗門的年輕男子……老婆忙於研究所學業,所以他當起超級奶爸,包辦餵奶、換尿布」。或者,網路上一張嘉義爸爸背兒子賣雞排的照片,底下的網友也紛紛盛讚:「這才是新一代好男人!」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民眾往往認為,參與育兒的爸爸就是一位「好爸爸」,參與育兒的媽媽卻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真正理想的那一天,是無論爸爸、媽媽,都不再因為育兒、換尿布、餵奶,受人投以異樣的稱羨或嫌棄的眼光。而那一天的到來,仍需努力。

 

五、國家角色在哪裡?

本書最後一個分析角度,是拉高到國家層次說明,完善的生、養環境,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友善條件,國家制度其實都不能缺席。唯有讓「做爸媽」,不是個人有能力才可以做,而是身為公民,都有權利可以做!那才能構成一個友善育兒、友善家庭的共好社會。國家生育率,也才有可能隨之提高。

 

時代已經和過去不同。「沒有好的國,哪有好的家?」當代國家制度若遲遲不介入養育孩子的勞心與勞力,上述一切的焦慮、壓力、兩難、不適應,只會壓垮承擔照顧責任的人。尤其是女性。

 

閱讀到尾聲,讀者應該可以深刻體會,現代世界的養育工作已無法由「媽媽」一人獨自承擔,而需要集結眾人之力。而「眾人」的風貌,是多樣化的,是有族群、階層、性別等多重差異的。

 

本書甚至有少部分章節,觸及絕大多數人不熟悉、甚至害怕的同志家庭議題。聽到「做爸媽」,多數人會自然聯想到爸爸是生理男性、媽媽是生理女性。但正如行政院社會福利委員會2015年《家庭政策》綱領所分析的,現代家庭型態已然多元:「各種新興的家庭型態,如單身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跨國婚姻家庭、重組家庭、同居家庭及同性戀家庭等多元型態,都應學習接納並予以尊重。」曾嬿融、藍佩嘉、洪惠芬等幾位作者的篇章,就觸及了這些「很不一樣」的家庭型態。

 

育兒型態百百款,我們需要更多的包容、體貼,支持「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

看完動動腦

1. 網路上曾流傳「一句話惹怒媽媽」大賽。試想,媽媽為什麼被激怒?一句話之中,隱含了哪些想當然爾的偏見?這些惹怒媽媽的話,同樣也可以惹怒爸爸嗎?

2. 「聰明的女人,會選擇回家帶孩子。」「媽媽永遠是孩子最佳的照顧者。」「回歸家庭,是值得的投資!」請試著運用本書的觀點,分析這些信念的起源,以及這些信念對現代青年父母的影響。

3. 請尋找一個國外的例子,分享該國不同於台灣的幼兒養育親職文化。並思考該國的例子,在性別意涵上與台灣有何異同。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106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2. 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2015),《家庭政策》。

3. Hochschild, A.(原著),張正霖(譯)(2017),《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臺北:群學。

上版日期 10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