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日本殖民下的她們:展現能力,引領臺灣女性就業的職場女先鋒
作者 游鑑明
出版社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 111-09-30
主題分類 就業、經濟與福利
國圖連結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日本殖民下的她們:展現能力,引領發展的職場女先鋒
導讀者 許雅惠
導讀者單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看前想一想

1.台灣何時開始出現職業婦女?100年前的女性,在傳統社會與文化的限制下,女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嗎?她們有機會在相夫教子的生涯路徑外,選擇自己的婚姻與職業嗎?要走出「傳統」這一步,女性們必須犧牲什麼?又該如何爭取機會?

2.回想100年前,哪些職業是時髦且具有挑戰性的?傳統女性的職務經常與清潔、照顧(如產婆、教員、看護婦、女傭、保母等)有關,外出就業則以製造業女工為主。在殖民時期,要和日本人競爭的台籍女性,可以做些甚麼?記者?廣播員?打字員?保險業外務員?公車司機?醫生?藥劑師?演員?見習工手?她們獲得哪些家庭的支持、教育專業培訓、有哪些出路和阻礙?為什麼許多女性退休教員,後續可以拓展其生涯到政壇和其他專業?產婆這個行業雖然沒落了,但看護婦卻是女性護理師的先鋒;她們的職場處境與今日常聽到的「血汗護士」有何不同?

3.你聽過「女子增產隊」、「女子挺身隊」、「桔梗俱樂部」、「主婦會」、「處女會」嗎?你知道「愛國婦女會」、「彰化婦女共勵會」、「諸羅婦女協進會」、「女子青年團」、「臺北天然足會」在做甚麼與婦女有關的訓練活動和理念宣揚嗎?這些團體如何倡議宣傳,讓百年前的女性更活潑、開放、更有勇氣突破傳統禁忌?如何改變社會風氣,建立女性新形象、更向現代化邁進?

內容簡介

「日本殖民下的她們:展現能力,引領台灣女性就業的職場女先鋒」,是台灣女性史研究權威、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員游鑑明博士改寫自其博士論文的有趣著作。這本書兼顧了學術分析與大眾化的興趣,內容上以研究者對於台灣職業界女先鋒的一手訪談口述歷史資料為經緯,另引用許多文獻檔案、期刊報紙、還有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新聞報導、徵才廣告、各種職業的宣傳廣告加以旁證,使讀者能於閱讀過程中,彷彿也身歷其境,饒有趣味。雖然台灣的婦女研究史已累積許多相關史料,如呈現政治受難者女性及其家屬、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戰後的女工研究、童養媳研究、甚至是從事花柳業的女性生命故事等;但本書聚焦於至今仍是女性主要就業職場,包括女性教員、女醫生、產婆、看護服、女工等職場議題,讓閱讀者得以產生一種時空上的對照思考。
作者進一步指出,光從殖民政策和殖民政府的角度進行對婦女發展史的觀察,基本上並不完整;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女性主體與國家、社會文化間是一種共構的多層關係,台灣的傳統習俗、經濟因素、傳統禮教觀念,也都會牽絆著台灣女性的現代化。因此這本書也試圖檢視台灣職業女性與殖民現代性的關係,一方面探討台灣職業婦女是如何走上現代化,檢視台灣職業婦女的現代性特徵;另一方面也試圖辯證殖民現代性對職場新女性的侷限。有了這些開路先鋒們的篳路藍縷,才有現今女性擁有的自由與平等;她們手持火炬,為後人照亮了前方之路,值得我們讚嘆與喝采。

性別觀點

1.日本殖民政府,廢除了牽制女性行動自由的纏足習俗,興辦女學以增長女性知識、同化婦女思想,確實給了女性知與行的權利,也開啟了婦女的知識與就業勞動。但不可避免地,也產生了因就業勞動而對立的性別和種族難題。百年前台灣職業婦女在職業取得和就業過程中,就已經面臨錯綜複雜的處境,其中有性別權力關係性別差異、還有職業群的階級變化、殖民政府的種族歧視等等。透過對這些職業婦女的深入描寫和處境辯證,我們看到了婦女於就業與勞動場域中的「交織性」處境。職前訓練、就業機會、工作執照、家世、教育資歷背景、同行中的異性與同性競爭、種族與性別差異所影響的薪資待遇等等細緻的圖像。

2.進入職場工作,讓女性有機會汲取新知,進而影響她們的思想價值和行為規範,也改變了女性的生活空間、與異性互動、婚姻自主、社群網絡間的權力位置。特別是自由婚戀選擇的發酵,幾乎在各行業的職業婦女身上都可以看到。即便主要還是透過媒妁之言,她們依然勇於拒絕讓自己看起來像出售物品的「婚前偷窺」,也勇敢地選擇逃婚、拒婚、離婚、遲婚或單身,不僅挺身挑戰傳統價值和婚姻觀念,也改變了家庭結構和性別權力關係。例如女教員的頭銜提升她們的家庭地位,足以建立與丈夫間相互尊重的對等關係;也可以對婚姻儀式有更自主的、現代化的選擇,強烈的女性意識,也讓她們發揮了既不違反禮教、又能移風易俗的影響力。而女醫生雖然較少自由戀愛,因大多需與門當戶對的上層家庭婚配;但她們能擠身「台灣紳士名鑑」、「台灣人士鑑」、較少性別屏障、也不受種族排擠,經常成為媒體焦點。產婆出身多屬中下階層,但她們能把現代化的醫療知識帶入家庭,彈性的工作時間讓她們可以平衡家庭與工作,透過接生技術和育兒知識,她們與許多階層的家庭產生連結,雄厚的人際網絡就成為向上流動的憑藉。

3.「以就業的普遍而論台灣婦女是值得自傲的。幾乎所有職業都有婦女參加在裡面,她們一樣的幹公務員、教師、工人、店員、理髮師、售票員、車掌;一樣地營謀生活、服務社會。在各個職業崗位上,婦女們與男子看齊、毫無愧色。」。作者引用了1930年代台灣報紙經常出現的各種外省人對台灣女性的描述和批評,當時這一類言論特別突顯擔任粗重工作的女性,例如站在高架上整修房屋的女工、赤裸著上身下礦坑的採礦女等。1928年臺北州出現唯一的女性公車駕駛吳瑾;金包里礦業株式會社特頒賞金給首位和丈夫一起進入礦坑工作的女性,以鼓勵其他女性入坑工作;都受到媒體關注。當時的輿論認為,由於戰爭的影響,男人大量被徵兵打戰,女性不得不自求經濟獨立、養活自己,翻轉其固有的生活作息,養成勞動的習慣。當然,這些勇敢進入傳統男性職業領域的少數女性,普遍面臨到的職場歧視、薪資差距、性別隔離、玻璃天花板(升遷受阻)等問題,至今仍存於現代資本主義市場中。換言之,如欲改變婦女的勞動職場處境,不能僅靠少數的樣板型先驅,而必須是更多人的性別意識覺醒,勇於打破性別職業隔離,讓關鍵少數變成可以調溶父權體質的力量。

4.勞動是具有階級性的,刻板印象誤認為,傳統女性在經濟上屬於「男耕女織」,甚至女人不事生產。事實上女性經濟活動的貢獻與效益是非常多元化。或許上層階級的女性較不需參與勞動性的生產活動,但來自農村或貧困家庭的女性,百年來持續從事多元經濟生產。即便在纏足影響下,女性較少從事農業的體力勞動,但是紡織、刺繡、做鞋、造花、編草席、養豬、揀茶、舂米、裱紙、洗衣等活動,都大量由女性擔任。日本政府進行放足運動後,女性被鼓勵從事家庭副業,再加上食品加工業手工業興起,各種工程如栽種甘蔗、除草、挑土運沙、編織草帽、養蠶飼畜等等,甚至是學齡女童也參與生產活動。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女性所賺取的薪資,很少成為私房錢,很多都是充作家用(已婚或未婚皆然),對改善家庭經濟、甚至資助兄弟讀書等,都有很大的貢獻,不應被忘記。舉例來說,大甲帽、大甲蓆家庭代工,是苗栗沿海地區女兒們的重要技藝,卻因此導致該地區的女童就學率偏低。1938年台灣總督府產殖局的「工廠名簿」顯示,為數甚多的鳳梨工廠、織布廠、製麻廠、製茶廠、製襪廠,分布在豐原、彰化、南投等地,雇用了大量的女工與童工進行生產。1900年台灣日日新報,甚至以「生女勿悲」為題撰文倡導,鼓吹女性勤勞活動對家庭生計的幫助。雖然我們無法判斷日本政府當時的初心是否真有想到促進性別平等,但從結果上來看,現代化的女性勞動與職場意識,確實從中開展出來。

5.這些職場女先鋒的職業與家庭歷史告訴我們,給予婦女適當的教育機會,並將她們從傳統的家庭責任中解放出來,是促進婦女經濟獨立、獲得職場成功機會的根本。更可貴的是,在職業女性多元而忙碌的生活中,女教員、女醫師因其工作性質所呈現出來的穩重權威和自信的氣度,贏得上司與社會大眾的尊重,甚至能躋身到社會領導階層。新式產婆則因幹練、機智、專業技術獲得肯定,而改變了許多產家和民眾的醫療習慣。即便是相對底層的女工,也表達了對工作待遇之不滿、同工不同酬、雇用童工、超時剝削等工廠體制的抗議行動,甚至自編罷工歌、相率罷工,雖然多數罷工運動最後都是功敗垂成的曇花一現。工廠生活讓她們增廣見聞、養成守時、守紀律、節儉的習慣,改變了個人和影響家庭。換言之,除了經濟獨立、婚育自主、自我成就感之外,職場女性也可以是帶動社會改革、觸發社會運動的菁英分子,不應自外於公共參與。期待這些故事帶來的力量,能激勵更多女性勇於參與社會改造和發揮影響力。

看完動動腦

1.婦女參與勞動應該如何被看待?當台灣女性走出家庭進入職場後,她們如何因應後續的巨大壓力與變化?特別是因教育機會、經濟獨立所獲得的自由婚育選擇,對時代下的社會變遷有何影響?不婚或遲婚,遲育或不育,少子女化的現象與性別平等議題應如何連結討論?

2.人口統計顯示,當前台灣社會不同的同齡群(cohort)女性持續維持單身的比例逐步上升,她們可能很滿足於自己的經濟獨立、工作成就感和優雅的生活模式。但與此同時,男性的婚姻觀念似乎也在改變?請依據你身邊的親朋好友算一算,有哪些現今約55歲(1968年生)、50歲(1973年生)、45歲(1978年生)、40歲(1983年生)、35歲(1988年生)的女性仍未婚?這個現象是否隨著年齡往下降,男性也有選擇不婚不育的傾向?你認為那些原因造就了這些現象?

3.當前女性的勞動就業仍存在明顯的性別隔離現象(例如各類照顧人員、護理人員多是女性;交通運輸駕駛、工程人員主要還是以男性佔絕大多數),所以存在著薪資差異、升遷阻礙、育兒不友善等問題。您認為採取哪些政策措施,才能真正地消弭歧視、拉近性別差距?

關鍵字詞 性別歧視、性別隔離、刻板印象、女性經濟力、友善職場
上版日期 1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