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最貧困女子─不敢開口求救的無緣地獄
作者 鈴木大介
出版社 光現出版
出版日期 105-11-30
主題分類 就業、經濟與福利,人身安全與司法
國圖連結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老、中、青、兒都「貧」,但為什麼女子最「困」?
導讀者 王品
導讀者單位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性平會委員
內容簡介

性別觀點

性別觀點

「妳大不了還可以賣身!」
這是日本政府的救助系統丟給求助女性的一句話。

 

鈴木大介所寫的「最貧困女子」說出一個殘酷事實:雖然社會中的老、中、青、兒各代都可能「貧」,卻只有女性會落入最「困」境地。

 

在2016年,台灣一舉翻譯出版了三本探討日本社會新興貧窮樣態的暢銷書:「下流老人」、「貧困世代」與「最貧困女子」,充分讓台灣讀者看見日本各世代都面臨崩壞的警訊。但其中女性處境最特殊,因為除了「妳大不了還可以賣身」,還有這些說法:「性工作的收入不是很高嗎?」「進入性產業是個人的選擇,當事人得自己負責吧?」,以及「女生真好,還有身體可以賣!」,導致貧窮女性的處境簡直「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兩面不是人,困無出路。

 

而日本這一系列探討新貧現象的書,其新意在於點出「貧困」與「貧窮」之不同。「貧困」是什麼?根據鈴木大介的個人考察,是除了收入少之外,還加上「三種無緣」與「三種障礙」的排列組合。三種無緣是指「家庭無緣」、「地緣無緣」、「制度無緣」;而三種障礙指的是「精神障礙」、「發展障礙」、「智能障礙」。

 

但鈴木大介認為「社會上還有一群女性被排除在分類、分析、論證及討論之外」,這就是「最貧困女子」一書要告訴我們的故事。這本書從逃家少女講起,不知不覺就把性產業上的各類女性從事者都介紹出場。而作者最關懷,也是最不為社會所見的「最貧困女子」,是其中落入「生存型」性工作的未成年少女。

 

就探索方法而言,上述三本「貧困」書作者都是用「訪問」與「聆聽」當事人生命故事,去掌握貧困的細微面貌,並建立「故事大數據」。透過大量聆聽,追蹤出日本社會制度崩壞的軌跡,直指政策的偏誤與社會漠視原因。

 

不過,鈴木大介所關注的女性貧困議題,尤其是從事性工作的未成年少女,在探索方法的難度上,比「下流老人」或「貧困青年」更高。因為凡涉及「賣身」之事的相關人等都是隱形的,得靠作者上天下地去把主角們一一挖出來說故事。

 

且因為關注生存議題,鈴木大介還將調查觸角延伸到貧困底層的生存網絡,不論合法或非法。

 

連「社會福利與教育制度」也有出場,讓女主角們自己說說何以正式制度對她們一路失靈,並請她們建議理想的制度。看看下面這些章節小標題,就知道「最貧困女子」這本書能讓多少「正式制度」的從業者得到反省與啟發:「開始遠離制度」、「全套代辦人員」(把提供街頭安全網化為違法生意的一群人)、「最糟糕也最差勁的安全網—買春男」、「社會福利制度與機關難以接觸最貧困女子的原因」、「倘若能在她們小學時代伸出援手…」。

 

從國小就「天塌下來」

 

看到「最貧困女子」裡「倘若能在她們小學時代伸出援手…」這一節時,我心裡的「讚」按個不停,感謝終於有人說出了重點。

 

這個世界有多少人的人生是從國小就「天塌下來」了呢?這樣的故事多著,包括韓國作家孔枝泳探討死刑存廢的作品「我們的幸福時光」;在紐約長期從事受刑人教育,與協助受刑人完成高等教育的教授作家貝茲.卓辛格(Baz Dreisinger)所寫的「把他們關起來,然後呢?」;台灣社工林劭宇的「我在少年中途之家的日子」;以及在台東創辦「孩子的書屋」的陳俊朗與記者古碧玲所寫的「愛,無所畏」。

 

我自己也聽過不少國小就「天塌下來」的故事。開辦「少年中途之家」的雲彩全人關懷協會師母告訴我,「所有少年來到我們這裡,一年後都長高、長壯、長帥了,因為他們從小沒有好好吃飯、睡覺、穿暖、看醫生」。師母還說,「我們最需要募集的物資是全新的國小課本與習作,從一到六年級都需要」。我才知道,原來國中中輟的少年,往往是從國小的功課就沒跟上,此後一路被放棄。司法矯正系統的「少年觀護所」人員也告訴我,他們的少年只要寫個幾行字的自傳,就會出現連篇錯字。

 

傾聽「少女想要什麼和需要什麼」

 

鈴木大介不愧是以採訪「犯罪背景的貧窮」為職志的優秀報導文學作家。事實上,鈴木先生在採訪主角們的當下及事後,心頭滿是無力感,不斷質問自己「我究竟為她們做了什麼呢?」這應該是所有貼近過社會受苦者的工作者的共同體會吧?

 

鈴木先生反擊「無力」的作法就是寫作,並且一再嘗試幫助讓遠端的讀者也能像他一樣,第一手聽見並聽懂痛苦。甚且,邀請讀者與他一起思考社會制度的出路。

 

「倘若能在她們小學時代伸出援手…」就是鈴木先生所歸納出來的「從源防治」最貧困女子的作法。

 

賴芳玉律師在今年七月蘋果日報的投書「我尚未破碎的心」一文,寫出我國國中小內部的「見『數』不見人」怪現象:「她(老師)憶起主管機關要求她在高關懷方案的結案報告提出數據,例如學生具有學習動機評估提高了多少比率、對未來想法目標提升多少比率,幾位學生達到標準可以返回正常班級。數字,就是教育界『管理』孩子的模式,也是社會標註好孩子、壞孩子的方法。她試圖向主管機關、學校主管力倡孩子具有個別性、不宜以分數作為指標,他們就是被傳統教育排擠在外、被社會負面標籤、被父母遺棄的孩子,甚至是資本主義下的受害者,既是高關懷,就不該複製相同觀點,應該投入更多心理等社會資源」。

 

事實上,若以「管理」為目的或手段,正好是導致「最貧困女子」們小時候遠離制度的原因。鈴木大介說,「我可以斬釘截鐵地表示—少女的共通點不是貧困,而是『寂寞』」。而少女們心目中理想的保育班(課後照顧)是什麼樣子呢?「下了課就跟朋友玩,等到傍晚或晚上肚子餓了再去保育班吃飯。…還有爸媽發飆(虐待)的時候,如果很晚也能去保育班避難或是住一晚就更棒了」。

 

顯然,能滿足兒童「安全、吃飽、睡覺、陪伴、學習」等基本需求,就是減少未來出現更多「最貧困女子/男子」的關鍵做法,也是我們在台灣看見愈來愈多社區組織與非營利團體所投入的工作。

 

斷開女性貧窮世襲的鎖鏈

 

但「最貧困女子」一書所提出的各種解方中,有的極具爭議且矛盾。例如作者雖關懷未成年少女遭受性剝削的悲慘處境,但卻希望日本社會將「成年女性」之性工作「除罪化、正常化及社會化」,原因是一旦「性工作社會化後,從事性工作的女性才能獲得社會保障,享有年金與健康保險」,甚至「如果訂定適當價格時…員工也不會發出(對實領薪資)不滿的聲音」。問題在於如何定價?如何防止剝削?且在目前性工作尚未除罪化時,日本的性產業即已提早招募未成年少女作為預備軍(這正是「最貧困女子」一書多數主角的故事),一旦除罪化,未成年的賣春預備軍難道不會變得更多?

 

矛盾的還包括,本書指出,日本的色情行業屬於合法產業,但斡旋女性從事色情行業的「酒店經紀人」卻屬違法行為。而在維基百科對於世界各國性交易法律現況的分類裡,日本屬於「性交易非法」,但又附註:「非法,但沒有司法處罰規定」。

 

我推薦大家把「最貧困女子」與「貧困世代」,甚至「下流老人」三本書一併閱讀,你就會注意到,為什麼在日本探討貧困的書籍竟然彷彿剛好以「性別」為分水嶺:在「貧困世代」與「下流老人」兩書中讀不到「一般女性」,而在「最貧困女子」一書中又讀不到「一般職場」。我不免猜想,難道「職場」與「女性」這兩個「一般」,在日本剛好是兩個交集很少的領域?

 

證諸世界歷史,唯有「女性充分就業」,才是幫助世世代代女性脫貧的根本之道,證據就在北歐。

 

從女性勞動力出發,自然走出貧困,走向平等

 

北歐國家從上個世紀起就因為憂心勞動力不足,因此貫徹「全民就業」政策,關鍵作法為開辦普及公共托育與老年居家服務,鬆綁個別女性的家庭照顧責任,讓大量女性可走入職場。事實上,公共托育與老年照顧服務即成為女性大量就業之職場,例如在瑞典,照顧服務員就是女性從業人數第一多的職業。

 

在今日這種知識經濟、生產大量自動化與就業不穩定的時代,北歐女性勞參率還能年年達到世界最高,並讓世界各國最頭痛的「老年女性與單親女性及其子女」免於入貧,成為「女性高教育+高就業+高生育」之三高優等生國家,避開少子化厄運。

 

台灣的高齡化速度世界第一快,10年後即進入超高齡國家(老人占總人口五分之一),15年後的高齡比率更將高於北歐國家,且超「英」、趕「美」,緊追「世界最老國──日本」之後。所有日本今日已出現的女性貧困問題,都是我們最好的警醒教材,「最貧困女子」值得一讀並深思。

 

看完動動腦

1.想想看,女性為何較男性難以走出家庭、走入職場?
2.「最貧困女子」一書特別關注「未成年女性」的謀生(自立生活)機會。想想看,在台灣,不想唸國中(未滿15歲)與不想唸高中的未成年者,到底如何謀生(工作、居住)?女性與男性青少年所面臨的困境與風險又有何不同?
3.「最貧困女子」一書一方面提到女性障礙者在一般職場求職無門時可能落入性工作,另方面也提到一般女性從事性工作後,易導致身心創傷與精神病症。想想看,對女性而言,「性工作」與一般工作有何不同?
4.關於成年人的性交易合法與否,各國規範不同;且究竟何種狀況下的性工作者才不算是被剝削的,亦有不同說法。有的國家採取「罰嫖不罰娼」的做法(例如北歐),也有國家「罰娼不罰嫖」,更有兩者皆罰的。想想看,這幾種作法對女性的意義有何差別?
 

參考資料

1.賴芳玉(2017)。我尚未破碎的心。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711/1158271/
2.「性交易」(2017/11/10),維基百科,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0%A7%E4%BA%A4%E6%98%93
3.關於「台灣雲彩全人關懷協會」,請見網路媒體「報導者」之專題「廢墟裡的少年(2017/11/01)。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high-risk-youth-left-in-relic
4.孔枝泳(2014)。我們的幸福時光。麥田出版,邱敏瑤譯。
5.貝茲.卓辛格(Baz Dreisinger)(2016)。把他們關起來,然後呢?商周出版,陳岳辰譯。
6.林劭宇(2015)。我在少年中途之家的日子:一位少年保護社工與觸法少年的生命故事。九韵文化出版。
7.陳俊朗、古碧玲(2013)。愛,無所畏。商周出版。
 

相關檔案 最貧困女子─不敢開口求救的無緣地獄導讀資料.docx  
上版日期 10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