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作者 陳俊志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100-01-10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多元性別
國圖連結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當金孫是同志:《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導讀
導讀者 林芝宇
導讀者單位 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博士班、國中教師
內容簡介

對於陳俊志導演而言,與其說家是一個遮風擋雨的避風港,不如說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藤蔓叢。家人間的互動就像枝葉相繚叢生,看似互依共生,然交界處一旦被硬生攤開,其污穢與濕冷卻令人不忍卒睹。即便如此,傳統「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的觀念,卻驅使著我們在驚魂未定之時,還得選擇若無其事地舔舐傷口、支吾地粉飾太平。

本書最獨特也最磨人之處,便是作者選擇打破這樣的太平,以懺悔錄式的告白,割骨剜肉地將自己半輩子的親情糾葛與情海浮沉,毫無保留地書寫。

這個家族一直繞著俊志的爸爸打轉。爸爸得志時開設的「爵士」照相館,承載了父親的傲氣與張狂,也織起姑姑們更綿密的依附;當相館經營不善時,阿嬤則一肩扛起帶四個孫子的責任,讓兒子與兒媳奔逃至美國,三位姑姑也餵養著因生意失敗而被爸媽留在台灣的四個外甥。日子比想像中艱難,但即便如此,父親還是抱持著他的大夢與多情,貪婪地吸取家人對他的信任與偏愛;遠在美國的媽媽所賺的錢成為四個小孩的依靠,經濟起落是否是造成彼此關係疏離的主因,無從得知,即使在經濟大好之時,父親的外遇與母親對此事的無力感都讓整個家庭失序。但可以肯定的是,貧窮這件事的確讓母親不斷為了生活而戰,讓橫越在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這四位孩子的人生際遇也因此跟著載浮載沉:早逝的長女、同性戀的長子、為愛瘋狂的次女,以及流連賭場的次子,每一個生命都讓人不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便是都以彷彿沒有明天似地在生活中跌撞,然後在傷痛與傷痛的喘息之處尋找快樂,或許他們過早嚐盡離別生死後,早已領悟人生沒有任何可以失去。這樣的家庭很難令人感到快樂。或許是因為如此的支離破碎,考上建中的長子就成為希望的所在,阿嬤的重男輕女,父親對同志身分的厭惡,其實也不斷地提醒俊志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這樣的家庭對於俊志而言是桎梏,抑或是在同志面對家庭時可以頭也不回的出口?愛情、親情的啟蒙與創傷不斷流動交織,書中呈現著被理解的渴望,以及與親情不時的衝擊拉扯。本書故事的阡陌鋪陳,帶我們看見性身份、父權體制、特權與壓迫的交叉體現。

性別觀點

1. 當阿嬤的「金孫」一定好嗎?

 

當我們討論性別議題時,常認為女性是性別不平等的受害者,卻忘了男性在獲得父權紅利外,也常在性別框架下動彈不得。在台灣的閩南文化裡,長子和長孫的身分被賦予繼承香火、照顧父母的重任,而這樣的優勢地位也經常伴隨著長輩的高度期待與溺愛。書中俊志的阿嬤任憑爸爸對她予取予求,爸爸對待姑姑叔叔的傲慢姿態,都是這位長子與生俱來的特權展現,而身為長孫的俊志當然也享有這樣的特權,即便負起最多照顧責任的是大姑姑及小叔叔,從小到大阿嬤只信任他這個孫子。

 

我們不禁要問:誰是長子、誰是男丁、誰是內孫,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如果孩子對父母的愛的回應沒有分別,為何父母需要區分哪個孩子可以得到他們較多的愛呢?如果要做區分,是不是不受重視的次子、女兒就可以理所當然地減少照護責任?隨著時代變遷,長孫、長子早已不再是那位留在家中晨昏定省之人。根據內政部2011年的資料統計便可發現,女兒成為在家主要照顧者的比例已超越兒子,而這樣的數據正也說明男性在家庭中義務照顧的角色已不復以往。許多統計顯示,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短,部分原因是因為社會對男性的期待與女性不同,使得男性較容易從事危險職業,較容易接觸菸酒,而在審視一位男性成就時,經濟狀態更常成為標準之一。對俊志的爸爸而言,男人有錢才有地位才易獲得尊敬,沒有錢是對自己男子氣概的閹割,這樣的期望和迷思導致男性在心理上必須背負更多的壓力,甚至造成他們有著更高的自殺率。

 

父權體制不只束縛女性,也綑綁了男性。在這樣的家庭倫理下,「金孫」的特權無法避開孝道與責任,如果每個孩子一樣好,金孫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2. 勇敢與矛盾並存的同志身份

 

在和俊志的同志身分對比下,長孫的地位優勢反倒更顯得突兀。父親咬牙切齒地說他的同性戀丟盡全家的臉,俊志的奪門離開將父子情誼封凍入數十年的冰河。阿嬤沒有機會知道俊志的性傾向,如果阿嬤還在,我想問阿嬤:俊志還會是妳的金孫嗎?妳會像他爸爸一樣將他逐出家門,還是像小叔叔一樣,盡可能理解同志,以行動來支持他?

 

對很多人來說,同志這個身分依舊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在親情的壓力下,很多人寧願選擇不出櫃,深怕自己的勇敢出櫃,卻把父母親人關進櫃子裡。然而,不管關進的是誰,都關不住同志對同性情感的渴望,是幸也是不幸,家庭的破碎讓俊志少了這一層顧慮,但是俊志的男朋友阿明就沒這麼幸運了,他終究選擇進入異性戀婚姻,當個「正常人」。阿明事後的追悔讓我想起了「誰先愛上他的」這部電影,講述的都是因為同志需迎合社會與家人的期待,最後不得不忍痛拋棄伴侶,然而在進入「美滿婚姻」的家庭劇本後,卻不時地回望過去,找尋真實的自我。

 

      2018年11月底的公投案,《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裡的「同志教育」被拿來大做文章,將同志教育扭曲成「同志養成教育」,誘導家長因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教」成了同志而投下反對票。如果性傾向可以教,我真想知道有哪個孩子願意選擇走這麼艱難的道路?如果不是因為太想做自己,如果不是因為願意勇敢選擇所愛,誰不願意走一條社會鋪好的阻力最小的路呢?

 

3. 僵化的母職論述:顧家、犧牲、奉獻

 

這本書的主角,除了陳俊志本人,還有在裡面穿梭的女性身影:無怨無悔的阿嬤、把小孩當自家人照顧的三位女神姑姑,以及那位在孩子成長階段只能以信紙與美金形式出現的媽媽。俊志的母親,與其說活得勤奮努力,更像是個不曾停下的工作機器,為子女奮戰到她倒下的那一刻。「為母則強」的意識形態使得女人在面對育兒的辛苦時,即便在不合理與艱困的環境下,也會長出默默承擔的韌性和克服萬難的毅力。

 

這樣的母親形象,就像蘇芊玲在《不再模範的母親》一書中的提醒,她認為社會文化建構出「為人提供服務、奉獻犧牲、無怨無悔、完全沒了自己」的母親角色,「好母親」該是隱忍痛苦、犧牲自我的大我風範;「壞母親」則是追求自我快樂的小我表現。母職被一連串社會所認可的行為、集體意識形態定義,育兒該是誰的責任?母職又該如何在傳統與現代、期待與衝突間擺盪出平衡?值得我們更深刻的探討。

看完動動腦

1.如果俊志的阿嬤知道他是同志,會有什麼反應?從何推論?

2.和本書的台北爸爸或紐約媽媽相較,在這個情境下,你/妳會選擇當個什麼樣的父親與母親?

參考資料

蘇芊玲(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臺北: 女書文化。

上版日期 10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