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
作者 蔡麗玲
出版社 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 110-10-09
主題分類 環境、能源與科技
國圖連結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建構包容未來
導讀者 林宛蓁
導讀者單位 侯林設計共同主持人/臺灣女建築家學會常務理事
看前想一想

1.男生理工好?女生文科好?

2.科技是中性的嗎?有男性的科技、女性的科技嗎?

內容簡介

人類自18世紀末第一次工業革命起,科學與技術便大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以我們目前所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說,每一次的技術突破都是以等比級數地發展。像是在20年前智慧型手機剛問世時,有誰能夠想像今天我們手機除了溝通外,手機是如何重塑我們商業與知識傳播的方式?當我們擁抱科技、享受發展成果的今日,科學與技術被普遍認為是中立客觀,一般人很難想像科技與性別議題有何關聯,這個論點與「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一書編者蔡麗玲教授在上世紀末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並沒有太大差異。然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那我們社會中所存在的不平等現象,會不會在不自覺中潛移默化,以另一個形式影響我們的生活?

「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一書改編自科技部「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成果,透過各領域學者,運用其學術專長進行性別相關研究,自2007年至2017年累積了400餘件的計畫中,挑選了42篇的研究成果,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改編,透過學術成果科普化,讓更多民眾能夠認識到科技與性別議題。本書涵蓋了科技物、性別友善空間、職場、健康與醫療、醫學教育、科技與性別教育、家庭與照顧、法律與多元族群權益等,精選了42篇貼近生活的研究成果,轉化成為輕鬆易讀的科普文章,希望引起社會對於性議題的重視與關心。

性別觀點

性別觀點的科技

現今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印歐語系中,將名詞分為三個性:陽性、陰性與中性,現代英文的型態已簡化,但是在不少的現代印歐語系中,還能觀察到過去人類怎麼為所處的世界作分類。像是德文。德文中的科技一詞”die technik”,可以注意到德文將科技分類在陰性。作為漢語使用者的我,對於印歐語系中天地萬物、抽象名詞都得分類感到非常有趣,雖然名詞的分類不見得都是指涉到真實性別,但光科技這個名詞有三種性的可能性這件事,就相當值得玩味。

如果有一個人在第7世紀睡著,睡了500年,在12世紀醒來,他應該會發現世界有些不同,但一切都還能認得,牛車還是牛車,製作牛車輪子的技術或許已有些進步。但如果有個人在16世紀睡著,睡了500年,在21世紀醒來,他應該會覺得到了外星球了吧!牛車老早被燃油汽車取代,而2022年的今天,氫能源汽車也即將上市。自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開始,科技帶著我們以過去無法想像的速度前進。科技推動了社變變革,也讓過去農業社會中長期以來的性別角色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面對應該是有史以來最複雜、變革最快的社會,我們再也無法、也不該以傳統的框架視野來看我們的社會。若是忽略當前條件,以過去的慣習、直覺地作評斷,將無法獲得最好的答案。像是「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一書中提到的一個我們過去可能都聽過的論點:男性的科學能力真的多於女性嗎?如果以數據上來看確實「男理工、女人文」是個事實,但我們是否去思考過:「我們評量的試題以選擇題為大多數,這讓經數據統計在建構反應題,也就是簡答題中有較好表現的女生,在總得分上較低」,又或者「是真的女生不喜歡從事科學方面的研究?還是從事科學研究的環境對女生較不友善?」。

性別觀點的空間

空間一詞在德文中是”der Raum”,是個陽性的名詞,這也跟我們一般社會普遍觀點接近。作為女性建築從業者,我個人總會在各種場合收到大家好奇的眼光。自人類開始發展出建造遮蔽居所的技術後,建築這個專業一直與人類身體力量有關,畢竟木頭要人伐、磚頭得人搬。傳統上,這個領域一直都是屬於男性,包含時至今日在亞洲多個文化中,還有女性不得踏上屋頂的禁忌。我們的空間、我們的環境,長久以來都是由男性規劃建造,英文中的人造環境一詞 ”manmade environment”,也是呼應了這個長久以來的社會現象。1984年在英國倫敦出版的 Making Space: Women and the Manmade Environment ,挑戰了當時主流認知,書中要讀者正視這個男性觀點的人造環境如何影響女性的生活。

建築長期以來都與營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像是英文的建築師architect就是工頭 archi-tect的意思,這個傳統上與身體勞動有著密切關係的產業,建造了我們所處的人造環境。當我們的建築、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環境,都是由健康、壯年的男性在決定、在建造時,不免流於單一價值。如何讓這個社會中其他相對弱勢的族群,他們的聲音能夠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認知,這是自上世紀至今,許多人一直努力的方向。性別意識是其中一種聲音,也是一個開始。我們的社會還有許多需要我們聆聽關懷的面相,像是「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書中提到的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也是20世紀多元浪潮的一員,主張「設計不應該因年齡、能力、性別而有所差異,應該為所有人作設計。」我們的環境需要多樣性,我們的建築環境也需要多元的聲音。

目前臺灣在建築專業高等教育上,學生性別比例已趨於1:1,跟過去大家的印象已很不一樣。臺灣自2000年至今,女性勞動人口自380萬提升到530萬人,已增加了150萬人,事實上與美國相比,臺灣女性勞動人口比例在20-30歲區間,遠勝美國。但在過了30歲過後,女性往往都會面臨分身乏術的挑戰,她除了是專業者外,她還是女兒、可能是太太、媽媽,女性在當今的社會期待中仍然作為主要的照護者,臺灣有相當多的女性專業者因為家庭照顧、結婚育兒而離開職場。這個比例在50歲以上區間,與美國女性就業比例相比,更是明顯。建築是一個慢熟的專業,一個建築師到成熟往往是50歲過後,我們怎麼樣幫助這些女性持續留在這個專業?這也是WAT臺灣女建築家學會成立的使命:看見她的歷史 Her story、聽見她的聲音 Her voice、支持她的堅毅 Her persistence。

2019年12月中國武漢陸續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個案,2020年1月臺灣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至2022年8月,這個以通過口鼻分泌物傳播的疾病,也就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英語: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縮寫:COVID-19),對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已有5.9億的感染病例,造成了644萬人的死亡。疫情對於社會的衝擊,實屬前所未有。2020年1月23日,最先發現病例的武漢市開始實施封城。封城的實施方式在世界各地不盡相同,但其原則都是要斷掉這個通過口鼻分泌物傳播病毒的傳播鏈。這些對抗COVID-19的隔離措施,影響了工作、就學、社交、消費等。過去100年發展出的照護委外的社會機制,讓女性能夠脫離唯一照護者的角色,離開家庭、成為專業者,這些發展也在疫情期間重新塞回家庭。這中間我們看到女性角色又一次挑戰,也看到契機。這次疫情所衍生出的遠距工作、線上會議等更具彈性的工作模式,進入了主流社會中,彈性的工作模式讓時間永遠不夠用的女性,或許能讓她們對生活能夠有更大掌控。

建構包容未來

2021年我代表臺灣參加了「APEC女性建設人才打造包容性未來」的線上研討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建築/工程人線上共聚一堂,討論如何能夠幫助女性step in, stay in, step up,讓我們的社會持續維持多元的聲音。其中來自紐西蘭University of Auckland 的prof. Deidre Brown的分享,為了降低女性建設人才因家庭因素離開職場,A+W NZ (Architecture Women NZ)有一系列鼓勵男性也能成為家庭照護者(caregiver)的活動,包含在2019年舉辦了父親論壇(Fathers’ Forum)。當今的社會變化太快,我們需要以更開放的態度,來真實面對我們的挑戰,不僅是性別意識,還包含長期照護、貧富差距、環境議題等。

在以身體力量決定社會結構的過去,男性與女性生理上的差異,使得男性在長遠的人類歷史中佔據了主導的地位。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社會中大部分的工作脫離勞力束縛,在男女同樣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當前,在社會結構交互影響下,我們離真正性別平等還需要長期耕耘努力。「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一書節錄科技部十多年來的「性別與科技研究計劃」的研究成果,研究改寫成輕鬆易讀的短文,希望拋磚引玉,看見性別,讓科技能夠幫助我們形塑更具包容的未來!

看完動動腦

1.有男性的空間、女性的空間嗎?有年長者空間?幼兒的空間嗎?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文化,對於空間需求有沒有不同?

2.以前我們都說「男女平等」為什麼現在都說「性別平等」?

關鍵字詞 性別科技、性別與空間
上版日期 11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