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
作者 Arlie Hochschild
出版社 群學
出版日期 106-09-07
主題分類 就業、經濟與福利
國圖連結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導讀文章
導讀者 梁莉芳
導讀者單位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美國社會學者霍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在1989年出版的《第二輪班》一書,描述的雖然是80年代美國社會的家戶性別分工和已婚女性的處境,近30年後的臺灣,書中的場景、女人的日常經驗,閱讀起來,完全無違和感。經歷第一波、第二波婦女運動,美國社會普遍相信女性自主意識抬頭、經濟能力提升,但這些所謂的「進步」,卻無法反映個別家庭與親密關係的改變,霍希爾德稱之為婚姻中停滯的性別革命。

 

《第二輪班》的書名貼切地指出本書的核心關懷,以及工作媽媽(working mothers)的困境-白天從事有給職工作,下班後迎接她們的是無止盡的家務勞動和育兒責任。相較於她們的男性伴侶,這些女人每年整整多出一個月的工作時間。是哪些因素造成極度的家務和育兒分工不均?是常識所以為的「經濟決定論」嗎?在家中分擔較多家務勞動與育兒工作的那方,真的都是勞動市場上的弱勢嗎?所得較高的一方,就掌握安排分工的大權嗎?異性戀的伴侶,又如何在親密關係發展出不同的策略、協商權力和性別分工?

 

希爾德被喻為是臥底客廳的社會學家,藉由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她洞察日常互動的親密政治、揭露背後運作的性別意識形態。本書發現,夫妻薪資高低的經濟算計只能提供家務分工的部分解釋,卻無法說明為什麼薪資高於太太或等同與太太的男性,他們願意投入家務分工,但薪資低於太太的男性卻在家務勞動前止步。如同《第二輪班》書裡所描述的例子,有些賺錢比太太少的男性,感到陽剛特質受到威脅,更不願意分攤家務,以此維持他所認為的夫妻權力關係的平衡。因此,什麼樣的分工安排會達到親密關係中的平衡?什麼時候會造成衝突的導火線?問題的答案極為複雜,絕對不是「誰賺的錢多」一句話可以簡化的。

 

霍希爾德提出「感謝經濟學」的概念,幫助我們男女雙方在性別意識上的認知差距,在傳統性別體制下,女人從事家務勞動被視為理所當然,男人對家事的付出是身為家庭成員的本份?是本份外的「幫忙」?還是應該期待另外一半感謝的「禮物」?親密關係裡的衝突,往往是雙方對於本份、幫忙、禮物的定義和認知的不一致。《第二輪班》呈現的不僅生動地呈現了家庭中隱微的互動,更揭露了女性如何與父權體制協商、討價還價,甚至是對抗。

性別觀點

雙薪家庭對傳統性別體制的影響

受到臺灣社會與經濟變遷的影響,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逐年上升,從1993年的45%,上升到2016年的51%。其中,已婚女性從44%升至49%,也反映現今社會以雙薪家庭為主,傳統的「男性養家」模式已經難以負擔一家的生活日常所需。此外,相關統計指出,女性薪資在1989年為男性薪資的66%,到了2016年則上升至86%,男女薪資差異正逐步縮短。女性的薪資不再被視為是「貼補家用」,經濟實力的展現,也讓女性在家中掌握更多權力協商的空間。不過,經濟計算邏輯不是影響親密關係與性別分工的唯一因素。如同《第二輪班》一書所指出的,交互影響、作用的因素還包括陽剛氣質、性別意識,以及雙方在性別意識上的認知差異和矛盾。

 

隱形的再生產勞動

現今的職場文化強調員工對企業的忠誠,透過績效考核等管理策略,進行對員工的全面控制,組織普遍存在性別中立的預設,要求員工全心投入生產勞動,卻漠視維繫個人生命與日常運作的再生產勞動,更看不見作為有血肉之人的情感需求,包括親密關係、照顧重要他人或維繫與他人的連結等等。將個人當作是沒有再生產、情感需求的工作者,不斷剝削、榨取個人的勞動力,並將再生產的成本轉嫁到個別家庭,特別是家中的女性成員身上。

 

因此,當職場對男性與女性員工有同樣高標準要求時,女性員工往往還要肩負回家之後的再生產工作,這即是第二輪班現場的困境-白天從事支薪工作,回家之後又無法得到休息。家務勞動體現了以愛為名,對無數女性的剝削。

 

雪上加霜的「密集母職」

近期,少子化的現象受到高度的關注與討論。但是,為什麼現在家庭平均小孩數變少,雙親(特別是媽媽)卻好像更加疲累?這可歸因於各種親子教養資訊爆炸,以及當代對育兒標準的提高,反應密集母職(intensive mothering)作為當代育兒實作特徵的影響。密集母職的概念,是由社會學者Sharon Hays所提出,強調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方式與生活方式,並且視專家的論述為權威,專家與科學論述取代了媽媽的身體經驗。此外,在育兒過程裡,母親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心力與金錢。受到密集母職意識形態的影響,母親在無法服膺常規化、標準化的育兒要求與期待時,時常會產生焦慮、愧疚與自我否定的情緒。

 

在當代繁重的育兒工作中,男性到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第二輪班》一書所描述的家庭場景,許多父親在育兒現場是缺席的。即便隨著社會變遷,越來越多的父親(特別是中產階級爸爸)願意投入育兒工作,但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多為「陪玩」,而不是主要的照顧者。

 

【備註:本文部分改寫於作者於小小書房的講稿。】

看完動動腦

1. 臺灣自1950年之後,離婚率逐年上升,一般都以性別平權意識、女性經濟獨立等作為解釋因素,《第二輪班》這本書則將注意力放在親密關係中停滯的性別革命,你會如何解釋只升不降的離婚率?

2.面對「第二輪班」與「密集母職」的夾擊,女性要如何尋求解決策略?「家務外包」是有效的方法嗎?是否會加深不同社會階級女性間的不平等?國家又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例如:友善職場政策、托育公共化等等)

上版日期 10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