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菁英媽媽想上班:美國頂尖名校女性重返職場的特權與矛盾
作者 帕梅拉.史東、梅格.拉芙蕎
出版社 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 111-04-27
主題分類 就業、經濟與福利
國圖連結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菁英媽媽想上班───別想著讓女性適合這個世界,而是要讓世界適合女性
導讀者 林育苡
導讀者單位 數位發展部/新北市/臺中市/宜蘭縣/南投縣政府性平委員
看前想一想

1.家庭與工作平衡一向是難解之題。您認為家庭與工作能夠兼顧嗎?如果可以,如何做到?如果不行,是什麼造成了家庭與工作的互斥?
2.您認為為了育兒離開職場是「犧牲」還是「幸福」?對女人來說,這是「無奈」還是「特權」?是個人偏好的主動選擇,還是受限於傳統價值的被迫順從?

內容簡介

《菁英媽媽想上班:美國頂尖名校女性重返職場的特權與矛盾》一書本於一項社會學研究── 帕梅拉.史東和梅格.拉芙蕎長期追蹤一群為了養育孩子離開職場的菁英女性。這些女性畢業於哈佛、史丹佛、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頂尖名校,她們和同樣畢業於名校的菁英男性結婚、住在富有的白人社區,在事業上也都已經或是即將衝破「玻璃天花板」,且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家庭主婦。但無論是醫師、律師、會計師、高階主管還是科學家,10年前她們卻都不約而同的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離職回家當全職媽媽。

這群高成就的女性即使已接受過性別平等意識的薰陶、已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不亞於男性,但,她們仍舊活在菁英階級代代相傳的矛盾之中:畢業於常春藤名校的媽媽,將女兒培養到就讀常春藤名校,最後她還是跟媽媽走上了一樣的道路──為了確保丈夫和子女能夠在職場和學校取得最佳成就而離開職場 (但弔詭的是,研究發現職業婦女的子女成就往往優於全職主婦的子女)。

兩位社會學家2007年曾出版《菁英媽媽想辭職?婦女辭職返回家庭的真正原因》一書,探討這群「菁英媽媽」為何看似主動選擇、實則不得不離開職場。10年後,再度進行深度訪談(即本書內容),想了解這10年她們過得如何?相夫教子真的是她們嚮往的生活嗎?放棄大好前程,如今是否感到後悔?她們如何重建自信心與社會價值?有想過要回到職場嗎?返回職場最主要的考量是什麼?動力是什麼?限制是什麼?希望尋找什麼樣的工作?二度就業的理想,真的能夠實現嗎?

這些問題,我相信不僅是在美國,在其他的文化脈絡中,也常是探討女性生涯時最常被談論到的幾個問題。為何常被討論?不僅是因為育兒與二度就業本就是錯綜複雜的難題,同時,它也時刻影響著婦女生活的幸福感,卻也是許多婦女必須獨力面對的性別困境。

藉由書中一個又一個菁英媽媽的故事,我們可以窺見,高壓高工時且強調「理想員工」形象的菁英工作、中上階層的階級複製策略,以及「男主外、女主內」固化的性別分工,如何迫使媽媽放棄前程似錦的職涯、讓爸爸無法喘息的埋頭工作,也讓孩子背負因階級焦慮而生的競爭壓力。

作者特別在扉頁放上葛洛麗雅.斯坦納姆的名言───「別想著讓女性適合這個世界,而是要讓世界適合女性」。當您閱讀完此書,便可發現,這也許就是讓菁英媽媽得以「繼續上班」或是「重新上班」的唯一解方。

性別觀點

當我一看到這本書的標題,便滿心期待的閱讀這本書,因為我剛好也正處於每日掙扎於育兒與工作平衡的十字路口。

我是一位孩子剛滿周歲的新手媽媽,也是一位工作非常繁忙的職業婦女。孕期一直維持工作狀態到產前一個月,還在坐月子期間又開始工作了,南來北往、馬不停蹄,從未間斷。為了能陪伴孩子成長,這一年來,我們沒有選擇將他送托,而是由我和先生親自照顧他 (因我必須外出工作,我的神隊友便承擔起了主要照顧者的角色)。

在孩子還沒出生前,我總天真的以為,應該能做到一邊工作、一邊育兒。沒想到,孩子出生後餵母奶的艱辛、每晚數次的夜醒、孩子生病時日以繼夜的身心煎熬、對孩子身心發展和安全時刻的關注......等,都讓我不得不將「工作」優先次序不斷往後擺。

其實,除了上述的那些照顧需求之外,我深刻地感受到,讓媽媽們不願也不能繼續將工作擺在第一位,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捨不得」。捨不得放棄與孩子相處的一分一秒、捨不得在孩子的睡臉中偷偷出門工作、捨不得孩子學會新技能時自己卻不在身邊、捨不得將天天黏在身邊的孩子交給別人照顧.......。

因此,本書的書名,確實讓我眼睛為之一亮。能夠離開職場、專心育兒,相較於需要雙薪才能維持家計的家庭、相較於受困於「男主外、女主內」迷思的男性,確實是具備某些條件的女性才能擁有的「特權」。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不僅是媽媽會遺憾,爸爸當然也會 (只是傳統性別分工較不鼓勵男性擁有或表達出這種「沒全心全意享受過父職」的遺憾罷了) 。

在還沒有孩子前,我在性別意識培力等演講中,常會用「犧牲」這兩個字描述女性為了照顧孩子離開職場的狀況;但,現在的我,往往會再加上「機會」兩個字。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幸擁有離職的選擇權,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不受工作打擾的享受育兒生活。

本書描述了許多高社經地位的女性在家庭與工作間拉扯的故事,10年前,她們離職育兒的決定令很多人跌破眼鏡:從求學到工作都是人生勝利組,她們怎麼會甘願成為家庭主婦?透過本書,我們也可以發現,育兒生活帶給了這些媽媽的反思與重構───人生的「勝利」一定必須建構在高薪高位的職業成就上嗎?將工作視為人生成就的單一價值,我們得到了什麼?同時又失去了什麼?

在成為媽媽後,再次閱讀婦女就業的書,我發現,是否為了育兒離開職場,已非我關注的重點 (當然這始終是重要的性別議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我國2021年女性非勞動力人口中,因「料理家務」而未參與勞動者就占了50.34%,而男性因「料理家務」而未參與勞動者卻只有1.93%);然而,我更關注的是:若不願為了育兒離開職場,是否有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 (如:平價普及的托育資源) 支持女性留任?若為了育兒離開職場,婦女在家中的貢獻能否被看見、被公平評價?若有朝一日想回到職場,回得去嗎?回去後又是怎樣的光景?

生涯是一個很長的歷程,與其關注婦女某個時間點的抉擇,不如關注配套、關注長期的發展與影響。本書作者在忠實呈現每位菁英媽媽的故事後,也為了避免將社會結構、性別問題窄化為「個人選擇」,也提出了「個人即政治」的警示。如同基進女性主義亟力強調的公私領域非二元對立,最後作者也在社會政治面提出建議,希望透過3項政策解方讓菁英媽媽得以「繼續上班」或是「重新上班」:
一、 創造對家庭友善的工作 (減少加班、彈性上班、消除對於兼職或自由工作者的汙名)。
二、 消除職業內與職業間的性別歧視(即同工同酬及消除職業性別隔離)。
三、 鼓勵男性共同育兒。

這3項解方是否聽起來十分「耳熟」?作者自己也無奈的承認,這3項解方確實熟悉到令人沮喪,各界呼籲許久,但至今紋絲不動。

彈性上班、同工同酬、消除職業性別隔離、男性共同育兒等議題,已經有大量著作探討,我便無須在此贅述了。作者提出的解方中,我認為對婦女就業同樣重要,但在台灣社會常被忽視的就是「消除對於兼職或自由工作者的汙名」。關於這一點,我自己也深有所感。

畢業於台大法律系、交大科法所,我的本業是律師;但為了兼顧育兒與工作,目前我選擇當一名自由工作者,而我也非常享受這樣的工作狀態。換句話說,就是自己當自己的老闆、自己掌控自己的時間。作者在書中也提到,根據研究,自由工作者的彈性、自由與自主性,是多數媽媽二度就業時首選的工作型態 (換句話說,媽媽們已厭倦或認清從前高壓高工時且被老闆掌控的工作了)。

然而,如此讓媽媽們心嚮往之的工作,在台灣卻時常被忽視、被標籤化、被邊緣化。例如,僅就演講的工作而言,我每年大約穩定有150-200場來自各中央機關、地方政府、企業等公私部門的演講,我的收入及還款能力絕對不低於一般上班族;然而,就連申請一張信用卡,我就曾因為無法填寫出「任職公司」,即使已經提供了足夠多的存款、繳稅紀錄等資料,仍被銀行拒絕發卡;充斥在社會生活中許多制式化的表格,都將「任職單位」及「職稱」等列為必填項目,種種制度面的排除,都在宣告一件事───自由工作者並不是被大家認同的「典型工作」。

要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難度其實完全不亞於一位上班族。首先,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專業及辨識度,才能有穩定的邀請和收入;也必須時常保持高度的社會連結、自我要求及自我管理能力,自負成敗的特性也讓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持續調整自己,讓自己永遠具備競爭力。
然而,如果台灣社會仍舊信奉著單一價值───人生的成就就是事業的成就,而事業的成就就是要任職於一個大公司、公家機關,或是要做著高薪、高社經地位的「三師」等工作───這樣的單一價值觀,只會把婦女導向兩種極端的生活狀態:要嘛忍受高壓、高工時,成為無法掌控自己時間的「典型勞工」;要嘛撤出職場,忍受沒有收入、缺乏社會連結的家庭生活,成為「典型主婦」。

而那些想要一邊保持工作狀態、一邊陪伴孩子成長的母親,是否有「第三種選擇」?除了督促政府完善家庭友善政策、期待企業做出企業文化的改變之外,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做起,建立一個「消除對兼職或自由工作者汙名」的社會環境。

作者在最後一章也提到,他們期待一種#MeToo式的連結也能在婦女就業的領域發生,「菁英媽媽」應該從自身被迫離開職場的經驗反思,將心中的不平化為行動的力量,與其他階級的女性聯合在一起,挑戰不公平的家庭和工作結構。因為,無論是不是「菁英」,要求媽媽必須「母職」、「工作」二選一,都是一件極其殘忍的事,信奉單一價值的企業文化、社會環境和性別分工都應該#TimesUp了!

 

看完動動腦

您認為除了作者提出的3項解方之外,還有哪些讓媽媽們能夠安心「繼續上班」或順利「重新上班」的解方?

關鍵字詞 婦女就業、二度就業、階級、育兒、家務分工、家庭友善
上版日期 1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