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筆記
:::
標題: 當親密關係遇到資本主義:情感教育的重要議題探析
年度別: 104
專家學者: 游美惠
專家學者單位: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上版日期: 104-12-18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專欄本文:

 

一、前言
2015年的今天,探討親密關係的經營與內涵等相關議題,不能忽略商品的生產與消費的資本主義社會運作邏輯;在買賣交換的行為脈絡之中,人和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也被「資本主義化」了。我個人一向認為,進行情感教育不能只著重個人的性格或心理狀況,社會文化的因素與條件脈絡都應該納入教育的內涵之中,所以本文想探討:在以消費為潮流的資本主義社會結構之中,人們的親密關係會受到什麼衝擊?親密關係當中的性別權力又會受到什麼影響與如何運作?
情感可以買賣嗎?浪漫可以透過消費活動來營造嗎?要怎麼快速得到情感交流與慰藉?花錢可以解決情感的難題嗎?啊!這在一百年前或三百年前的台灣社會,恐怕不會出現這樣的提問吧!但時至今日,這些提問,似乎不是荒誕離譜的隨意提出,這些疑惑似乎已經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真實的親密關係之中,甚至造成人生極大的困境,要超脫,並不容易!
曾出版過《親密關係》專書的女性主義社會學家Lynn Jamieson表示:「消費主義—即透過消費品來表述立場—取代了社會互動[1]」,她在書中還指出:男性與女性,因為應付不了從他們共同關係中引生出來的種種問題與挑戰,遂轉向可以買到的貨物、服務和專家諮詢。人們用消費來治癒失敗的傷口,用商業服務來逃避現實,不想花時間與力氣協商社會關係便轉而用送禮物來解決問題,這是個社會變遷下的新興現象,實在不能加以忽視。以下針對當代台灣社會常見的相關現象分兩點討論,將「消費行為」與「親密關係的建立與經營」這兩者之間的互動關連進行探討,並提供簡單的情感教育教學方向相關思考。
 
二、送禮表情意,花錢買芳心?
花錢買禮物來表達情意,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諸多關係脈絡之中,母親節、父親節和情人節我們都常常見到或自己身體力行這樣的送禮行為。用消費來證明真愛、將商品包裝成情愛的象徵,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愛情」已經成為新興的消費、休閒文化,也間接成就了一系列的「愛情產業」-包括婚紗照、喜餅、鑽戒、金飾等[2]。而人們的親密關係也不免受到影響,「花錢買芳心」這種「浪漫愛的商品化」(the commodification of romance)漸漸就成為人們親密關係中的重要成分和重要的儀式行為了。影響所及,連各大專院校也常常在舉辦「傳情」活動,大家一窩蜂的用買東西來表達情意,卻忘記情感經營的真實問題,其實可能出現在相處之後日日夜夜大小事情的協商之中。
但是,情人之間的「送禮表心意」有什麼問題呢?情感的表達與溝通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心力與唇舌(或文字書寫),禮物的餽贈無法完全取代內心感受的表達,禮物可以是一個善意的表達,可以是一個讓彼此進一步深入溝通的觸媒,也可能可以加強愛意或歉意表達的強度,但是禮物的象徵意涵不足以替代溝通的內容,溝通需要使用千言萬語,不是花錢買個禮物就能取而代之。
游美惠在〈親密關係〉一文之中指出,培養協商、解決衝突的能力,才應該是探討親密關係不能忽視的主題[3](p.73)。兩個人成為一對伴侶,長時間的相處加上密集的互動,摩擦在所難免,意見相左之後,如何解決衝突?如何握手言和?這是涉入親密關係的兩人要具有的基本能力。
我曾經在一個對大學生演講「親密關係與情感教育」的場合,遇到一個男學生提問,他說:「我媽媽常常提醒我和女朋友走在大馬路邊時,要記得讓女朋友走在內側,叫我自己一定要走在外側,保護我女朋友,她說這樣叫體貼,但是我不這樣認為啊!我和我女朋友的相處互動自有一套模式,我媽並不了解,我要如何和她溝通啊?」這個問題看似瑣碎、有點像是一件相當枝微末節的小事,但卻真實反應出人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想像大不相同,母親認為的「體貼」表現並要求兒子身體力行,反而給當事人帶來困擾,如果女友並不在意,何需在表象上展現「體貼」?兩情若是長久時,未來若要相伴一生,日常生活的家務事分擔,有更多需要展現「體貼」的一面啊!何況在父權社會之下談戀愛,經營親密關係,男尊女卑、男內女外等等的性別規範與預設,讓異性戀男女的共同生活、平等協商、增加更多內、外在的阻力,這些都需要智慧與勇氣去化解生活中的大小衝突。相較而言,「走在女友外側」的體貼行動似乎就更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表象」行動了!為人父母者不必在此費心,反倒需要提醒自己的小孩,回到日常生活的伴侶相處互動的關係中做務實的檢視,何謂「體貼」,共同分擔家事是不是可以成為兩人要「相伴」共同生活更重要的感情基礎?而再回頭思考情人之間的送禮餽贈儀式,是否這個行動一定是親密關係經營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情感教育的現場之中,教育工作者(或為人父母者)不妨試著和學生(或子女)一起探索情愛表達的多元可能性。「花錢買芳心」做為情感表達的普遍作為應該被更深刻的檢視與反省。
 
三、花錢買笑,省時又省力?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連親密關係也可以被建構成是一種商品,花錢可以買到「鐘點情人」,陪吃飯、約會、聊天,早可以不是新聞,這類商業交易的行為歷久不衰,但不論跨國與否,本土也罷,這種「服務業」的存在跟情感教育有何相關呢?
在社會學家陳美華在一份探討台灣男人跨海買春的研究中指出:
 
3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比較傾向於追求性慾的滿足,同時也談到嘗試各種新奇的性實踐,盡可能和各種女人性交等說法。比較令我驚訝的是,已婚中年男性經常表示「想要享受一下談戀愛」的感覺。……但直白地說出希望在性交易中「享受談戀愛的感覺」,則幾乎刷新了這類研究的文獻。……不只是性被商品化,在這裡親密關係也被商品化[4]。
 
而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類的關係常常存在著更深刻的性別化邏輯,男性不會因為是消費的大爺就養尊處優,女性也不會因為是賺人錢財且提供服務的一方,就要勞心勞力,陳美華指出:
 
小姐,作為工作者,照理說應服侍男客,但事實上常常是男人在服侍小姐。他們經常以「老公」、「老婆」或男女朋友的方式相稱,在這類親密的異性戀符號系統中,作為男友/老公的男客,理應照顧作為女友/老婆的小姐,於是雙方開始操演一系列性別化的戀人實踐:男人扶她上車、幫她夾菜、陪她唱情歌、找話題聊天、喝交杯酒、付餐費、送她禮物;女人則勸他不要喝太多、偶爾撒撒嬌,不時扮演小鳥依人的嬌弱模樣。……我的受訪者中,自認為「暈船」、「沈船」的大有人在。例如回台後,透過QQ聯繫還不夠,光是國際電話一個月就打了兩萬多,而每隔一、兩個月就回去「探親」一趟更是大有人在。有的怕朋友笑他們「暈船」,變成隻身前往中國。但也有經驗老到的人,能清楚切割性交易玩樂與親密愛情的界線,也因此確立了他們在買春團中受人效法與崇拜的地位。這些男人早晚會從甜蜜的戀情中醒來,而清醒的原因也相當一致:一旦涉及現實世界的金錢或物質,也就是這些關係面臨瓦解的時刻[5]。
 
由此可見,雖然是透過金錢交易而建構出的「親密關係」,但是雙方的性別互動模式仍沒有翻轉平常我們常見到的異性戀模式。一樣的戲碼不斷上演:在婚姻之外,好像在日常的相處互動總是女人「最大」,但是進入婚姻關係之中,卻因為父權體系的安排與性別意識型態的運作,讓「正常」的已婚「好」女人逐漸居於下位,受制於僵化性別分工模式以及無止盡的情感勞動之付出,讓親密關係逐漸成為一個壓迫的牢籠困住了生命的發展活力。
 
四、結語

關於資本主義對於當代社會親密關係的影響,以上只是簡略的探討,呈現出二道浮光掠影。事實上,資本主義社會所帶來的消費潮流,襲捲了人們日常生活的諸多層面,金錢交易所帶來的人際關係衝擊,還有許多值得深探的議題。個人的親密關係,雖屬於私領域的範疇,但社會文化的力量,或隱或顯地滲透在其中,我們應該更敏銳地覺察,以免在不知不覺之中,讓資本主義的怪獸,吞噬了我們的親密關係,摧毀了親密連結所帶來的美好良善,而換來了更多失落與遺憾。

參考資料來源:

[1] Lynn Jamieson著,蔡明璋譯(2002),《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台北:群學。

[2]可以參考以下兩篇文獻:(1)盧郁佳(1997)〈愛情:女人的災難,女性主義的試煉〉。《騷動》,3,7-11。(2)游美惠、林怡吟(2002)〈浪漫愛的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0,112-115。
[3]游美惠(2012)〈親密關係〉,載於《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二版),頁57-86。台北:巨流。
[4]陳美華(2014)〈揪團買春去:台灣男與中國女的複雜多元性關係〉。載於王宏仁主編《巷口社會學》,頁114-120。台北:大家。

[5]同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