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筆記
:::
標題: 科技為何渴望性別?
年度別: 106
專家學者: 洪文玲
專家學者單位: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
上版日期: 106-08-15
主題分類: 環境、能源與科技
專欄本文:

「性別與科技」是近年來在國際間一個新興的關鍵詞。一般談到「性別」,會想到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氣質、多元性別等等;台灣社會經過多年的努力,這些都已是常被開放討論的議題。簡稱「科技」的「科學」與「技術」,就更一直是台灣大眾感興趣的領域,從半導體、光電業到能源產業,從關心小孩選讀的科系到產業政策的發展,現代台灣社會幾乎就是在科技的框架下運作。但談到兩者之間的連結,大家可能就比較沒有具體的圖像。本文希望和讀者討論這個基礎的問題,「性別」和「科技」有甚麼關聯?為何說講究客觀辯證的「科學」,和追求先進卓越的「技術」,會渴望和「性別」產生關連呢?

 
早期談到「性別與科技」,第一個會被注意到的是「科技」領域中的性別比例不平衡。所謂「男理工」、「女人文」的「性別刻板印象」,從教育現場延伸到就業,形成相當堅固的「性別隔離」。台灣從1998年到2015年,就讀大專院校理工醫農領域的女性維持在16萬5千人,佔同領域的比例在35%~36%左右。表面上人數幾乎持平,但實際上在女性群體中,選擇理工醫農領域的卻由37% 降低到28%;工程與科技領域,女性大專生人數由1998年的5萬7千人降低到2016年的3萬6千人,佔同領域學生比例由19.5%減少到 16.3%。這些數目顯示,即使大專生人數由86萬增加到111萬,科技領域性別失衡的狀況從未改善,甚至更差。全台灣4000多個高等教育系所,也有十分之一的系所完全沒有女性教師。那,性別失衡為何是一個「問題」?或是如果更多的女性進入科技領域會有甚麼好處?
 
提倡科技領域性別平衡,曾經是由人力與效能觀點切入。當科技業被認為可以帶來經濟收入與國家富裕,於是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女性群體曾被認為是“未開發"的人力庫,所以需要鼓勵更多女性進入科學技術領域。但這個潮流最早可說是在50年前台灣建立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前鎮加工出口區於1966年成立)就開始;但是加入的以在生產線作業的女性勞工為主。直到今天,半導體相關產業在研發及技術部門的女性員工仍是極少數。日本近年因為生育率下降,及婦女婚後即退出職場的傳統觀念,目前正面臨專業人力不足的危機,因此他們也大力的鼓吹女性進入科技領域。在剛結束的東京性別高峰會(Gender Summit 10),就看到許多大學與企業來展示他們吸引女性進入科技領域的做法及成果。但是國際間對於增加女性在科技領域的參與人數,已經努力了數十年,並沒有太大的進展。過去許多研究與討論聚集於女學生是否學習數理有困難,也有很多的努力著重於提高女學生接觸數理的機會,其中各種針對女性的科學學習計畫,或是許多教育研究的發現,都有女性科學數理的學習能力與男性並駕齊驅的結論。這也就是知名女性主義哲學家Sandra Harding的提問,過去科學科技中女性參與的少並非是「科學中的女性問題」,及女性為何不學習科學科技;而更是「女性中的科學問題」,也就是科學為何不吸引女性投入,無法滿足女性的生命追求。
 
仔細檢視現行的科學樣態,首先就發現性別刻板印象造成很多學習意願上的隔閡。現代對於科學知識的創造與科技發展的認識,往往缺少女性及多元性別者身影。近年更多科學史的書寫與研究,開始將女性與多元性別過去少為人知的對科技的貢獻,推到世人眼前。2017年初上映的電影「關鍵少數」,描述冷戰時期,美國太空總署雇用黑人女性計算工作的故事。微軟發行了一部廣告片,直指教育中缺少介紹女性對科技進展的貢獻。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才猛然發現,原來除了吳健雄博士與居禮夫人,科學科技中還有多女性身影:太空探險,有為數眾多女性計算員確認飛行軌跡;電腦的發展,有第一位電腦程式工程師-女數學家Ada Lovelace(愛達)和計算機與人工智慧之父-同性戀者Alan Turing(圖靈)的貢獻。這些都是奠定現代生活的科技基礎!
 
缺少女性的學習典範之外,艱澀單調的科學教育方式更是讓更多人學習科學雪上加霜。科學技術界講究績效的高工時職業型態,陽剛文化的家庭責任冷感,讓絕對少數的女性族群,難以發展出另一種型態的職涯面貌。近年來,更多不同於以往以男孩或男性經驗的科學教育方式與論述開始出現,也注重建立女性間世代的聯繫以提供後輩mentor的支持,而歐盟、美國、韓國等國家相繼進行大規模的計劃,推動組織內的革新或文化再造,希望可以處理女性因為身為非主流族群而面對的非必要障礙。去除結構性的阻礙因素的同時,國際社群開始聚焦於科學「知識」的內涵與科技「創新」的生產過程。
 
史丹佛大學的女性主義/科學史學者Londa Schiebinger博士受歐盟支持所建立的「性別化創新」,提供完整的資源,倡議運用性別分析工具與研究方法,融入科學與科技研究,以創造與提高研究價值。為協助研究者將考慮性別內涵的口號,實體轉化為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的有效程序,該網站提供科學家與工程師性別分析的實用方法。實務的案例包含,科學領域的「重新思考生理性別決定的遺傳學概念與理論」、健康與醫療領域的「女性的心臟病生理機制與診斷」、工程領域的「機器翻譯延續社會中性別偏見」及環境領域的「環境化學物質研究重視對女性生殖系統及其他社會性別的影響」等。
 
科技如何/為何渴望性別?因為納入性別內涵科學知識與科技創新,可以補綴過去盲點,發展未知領域,更為建立友善多元的福祉社會貢獻。未來更進一步可期待的是,「性別(研究)內涵將交織於各種不同專業知識」,從學習的起點就開始。值得關注的是,未來在科研領域,納涵性別因素的能力不適只限於研究設計者或教學者等個人層次。美國與歐盟都同樣關注補助機構、同儕審核期刊等影響科研發展的機構,這些組織透過他們的補助政策、投稿要求等,可以是大幅提升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裡的性別平等重要的策略做法。
 
科技部「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研究」規劃推動計畫(www.taiwan-gist.net),已將「性別化創新」網站資源翻譯為中文版,分享給台灣的研究社群。Schiebinger博士更繼續運用史丹佛大學位於矽谷新科技法發展熱點的重要優勢,與矽谷新創公司合作,比照矽谷突破獎(Silicon Valley Breakthrough Prize, https://breakthroughprize.org/)規劃,希望頒獎鼓勵促進在自然科學、健康與醫學、工程和環境領域的納涵性別的創新做法。
 
台灣科技部自2007年即開始徵求「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至今已投入3億多臺幣,補助了300多件研究計畫。2017的計畫徵求,也希望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納入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的分析視角,檢視科技領域現有觀點及內涵,提出具性別內涵之科技創新的研究」。新增的「性別與健康之研究」主題中,鼓勵研究者探索應做性別差異分析而未做之研究,彌補過去只以單一性別進行健康研究時所產生的知識之不足,正可以形成更完整性的科技知識能力。台灣社會有較寬容的性別平等概念,而深厚且優秀的科研基礎架構與人才,相信可以在創造國際間的性別與科技發展扮演重要的參與角色。
 
<附記>
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參考台灣其他現有的豐富的性別與科技網路資源:科技部「促進科技領域的性別研究」推動計畫網站提供國內性別與科技相關統計分析資料;「Taiwan-GIST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研究」臉書專頁,不定期提供國內外概況與新知;發行110多期的「女科技人電子報」(www.twepress.net)及台灣女科技人學會(twist.org.tw)也都提供性別與科技重要支持網絡。2017年10/27~28,「性別與科技國際會議」將於中山大學召開,將有美國、法國、南非、南韓多位性別與科技政策執行者與研究者報告,及國內外學者論文發表,相關資訊息請見(www.taiwan-gis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