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筆記
:::
標題: 促進工作與家庭平衡—談家務分工
年度別: 104
專家學者: 莫藜藜
專家學者單位: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上版日期: 104-08-12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就業、經濟與福利
專欄本文:

        自從婦女大量參與就業市場後,家庭中的老老少少都直接受到影響,尤其原為一家之主的男性,其在家庭中權利義務方面更是受到衝擊。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統計,女性勞動參與率於2012年首次突破50%,2014年略升至50.64%。然而,現今女性投入職場的比率增加,並不代表女性得以從社會傳統賦予的角色中退離,根據2013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報告指出,15-64歲已婚女性每日平均處理家務4.22小時,其中就業之婦女處理家務每日平均3.41小時。無論是針對有無工作的女性,第一主要家務提供者皆為女性本人擔任,重要度分別為77.81及79.37,與其配偶之重要度分別為21.25及16.33差距甚大,顯見女性仍較多承擔家務的情況。

        當前社會已是教育普及,在養成教育中培養出的工作人力是不分性別的,但是女性的就業率一直低於男性甚多。近20年女性未參與勞動的主要原因仍以料理家務所占比率最高,惟比重從逾六成逐漸下降至五成;因家有高齡、身心障礙者而未參與勞動之比率次之。由內政部2011年婦女生活狀況調查指出,當婦女家庭中有12歲以下孩童,或有65歲以上老人,由婦女擔任主要照顧者的比率,分別為69.60%及39.51%;而無法自我照顧的身心障礙或重大傷病者,其主要照顧者由女性擔任的比例也有51.96%。
由此可見,今天許多雙職家庭的就業婦女常處於「蠟燭兩頭燒」的困難中,想要兼顧工作與家庭,卻可能導致身心俱疲的處境。因此,為了國家社會的經濟發展,為了讓就業婦女減少後顧之憂,或不讓有就業意願和有能力的婦女成為社會閒置人力,我們宜探討如何排除阻礙婦女參與就業勞動的機會,茲從家務分工的議題來探討。
        我國傳統社會中的人際關係非常強調角色定位,應用在家庭關係時,有了「君子遠庖廚」、「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教導公式,也因此造成家庭內的相關事務主要由女性負責。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性別平等的觀念日漸普及,今天這個公式早已受到挑戰,我們應重新審視男性和女性、大人和小孩在家庭中的家務分工角色是必要的。
        我在1997年的研究,發現九成五的男士認為大人小孩都要做家事,但是在自述家中實際狀況時卻仍有性別區隔現象,且有「在觀念上支持,但在行動上卻不是」的言行不一、矛盾的現象。同時發現男士們在從事家務時,有一種「幫忙」的心態,是在幫忙原屬於「妻子」的事。老實說,當我先生婚後願意做些家事時,我是衷心感謝他能「幫」我的忙。然而,從「分工」的觀點來看,這種勞務不均反應的是社會中性別不平等現象。
       另外,過去曾有人嘲諷父權意識下已婚男士是「週末垃圾」(Weekend Garbage),週間在外忙著工作或事業,在家中看不見人影,週末就形同垃圾般躺在沙發上,使家人不知如何對待他,他也不知如何參與家庭活動。若就規範資源的觀點來看,傳統家庭結構中的女性在從事較多的家務事之下,使得「家庭」成為女人的勢力範圍,相對地造就了男人們在家庭生活中的「弱勢」事實。
       然而,從實務中觀察發現,也有許多現代父親在家庭角色上改變最多的似乎是照顧子女方面,在能給予孩子極有限的時間內,似乎想從親子間的親密度來表現,而選擇採取柔性的照顧方式。一位父親曾說:「我察覺到孩子們會希望我經常和他們在一起」。有此察覺的現代父親,到了週末趕緊積極做家事、陪孩子玩,來彌補一週的缺席,我們又可稱他為「週末父親」(Weekend Fatherhood)。
      家庭就像任何一個組織、團體一樣,其中事務是需要每一個成員共同承擔,分工完成,才能讓家庭這個社會系統持續、穩定地運作。因此,現代家庭內之事務,應該不分性別或年齡,由父親、母親、子女的角色共同分擔、團結合作,才是家人相愛的表現。
     有了概念和意識,還需落實家務分工的具體項目,因此讓我們看看家務事大致有哪些?在此可分三大類:料理家務、照顧子女(或生病的家人)和管帳理財。在料理家務方面的項目有:烹飪工作(煮飯、燒菜、洗碗等),整理環境(掃地、擦地、倒垃圾、洗浴室馬桶等),清洗衣服(洗、曬、收、折衣服等),購買日用品(買菜、買衣物等),其他(修理家用品、計劃休閒活動、照顧植物或寵物)等。
        在照顧子女或照顧生病家人方面,有:接送孩子上下學、指導孩子功課、生活常識之解答、生活規範的提醒、說故事給孩子聽、陪孩子去買東西、幫小孩洗澡、發放零用錢、生病時的照顧,半夜起床探視、處理孩子人際困擾、獎懲之執行、參加家長會與學校活動、陪孩子從事室內遊戲、帶孩子從事室外活動等。
在管帳理財方面,有:處理家用開支、兒女教育費用、醫療費、保險費、房租或房貸、交通費、休閒育樂費、儲蓄計畫、投資計畫、填報所得稅單等。
        顯然,瑣碎而龐雜的家庭事務,成為雙薪家庭面臨的一項考驗。在性別平等和平權家庭的觀點上,夫妻共同負擔家務應是合理的調整之道。家務的操作更應分工配合,許多的職業婦女皆期望丈夫在家務與照顧子女方面能分擔壓力,因而男人回歸家庭是必然趨勢。可是男人或女人們如果被刻板而狹隘的傳統性別觀念所束縛,男人回家的路勢必將更漫長。
為了讓婦女發揮所長,參與就業勞動無後顧之憂,也可以提昇社會經濟發展,減輕家庭經濟壓力,需要家人一起來分擔家務。現代的家庭需因各種議題經常召開家庭會議,如討論家務分工的原則,建議以個別家人的興趣、能力、時間因素,決定可分擔的家務項目,力求家人關係的滿意和滿足,以及家務負擔的均衡與平衡,例如:先生願意(喜歡、時間許可)做烹飪工作或清洗衣服,妻子則負責整理環境或購買日用品,照顧子女、管帳理財方面也是固定或隨時視情況而負責。孩子也應視其年齡,讓他們學習分擔簡單的家務。以我家為例,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先生負責家中倒垃圾及洗衣的工作,我也沒閒著,要做其它的家事。然後,在先生退休之後,家中的烹飪工作就由他全權負責,我知道他沒興趣,過去也不太會做,但因比我有時間,所以他承擔下來,讓還在工作又忙碌的我,不至於身心俱疲。
以交換與選擇理論來看,家庭(個人)在行為及選擇上會尋求最大的報酬與最低的代價,因此重視互惠互賴,或追求最令人滿意的報酬與代價之比例。在家務分工態度上,例如有些丈夫多承擔些家務,為的是希望妻子在他們的性生活上能有餘力、更積極的回應他;或接送孩子,因此可藉機多與孩子聊聊天等。滿足的概念也可視為交換與選擇理論的一部份,當期望與報酬一致時,就有快樂與滿足,例如:丈夫期望做個孩子心目中的好父親,因此多花些時間照顧子女。他所得到的報酬是:孩子覺得父親可親近,妻子感謝他分擔了她的勞務,而更願多關懷他。在這類的選擇之下,家務分工會形成非正式的契約型態,而有經常性的固定模式。
若以符號互動論中的情境定義和滿足的概念來解釋,符號的意義是文化的,個人依據和他人互動所學得的符號以及對符號意義之重要性的信念,來決定何者可以(該)做,而何者不可(不該)做。這類態度仍承襲過去(符號的文化意義)之概念,而在認知其互動情境後,決定他的做法;但是沒有絕對的模式,偏向自由心證,且在當下時刻的滿足與快樂是重要的指標。舉例來說,當妻子必須在辦公室加班,孩子又剛好生病了,這時丈夫可能認為他「應該」請假在家照顧孩子;或如果上司准假,他「可以」在家照顧孩子。他的認知和最終所做決定將影響他的滿足與否。
        近來甚受歡迎的電視節目「爸爸,我們去哪裡?」、「我的超人爸爸」等,都是因爸爸們過去不善與兒女相處或照顧兒女,節目初以父親們在單獨照顧兒女時的笨拙和窘態為娛樂效果,但因此帶出父親們在獨白時,他們表達出很享受與兒女相處的幸福滿足,節目也因此間接宣導了父親可以分擔「照顧」兒女的觀念和實質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