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筆記
:::
標題: 男女大不同嗎?談工程領域之多元包容性的未來的挑戰與願景
年度別: 109
專家學者: 范素玲
專家學者單位: 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上版日期: 109-12-23
主題分類: 就業、經濟與福利
專欄本文:

「女人若沒人愛多可悲,就算是有人聽我的歌會流淚……我還是真的期待有人追,何必在乎我是誰…... 是寂寞使人心碎 戀愛中的女人才美…… 不管春風怎樣吹,讓我先好好愛一回」這是相當多年前一位男知名創作藝人所創作的詞曲,知名女藝人所演唱的熱銷歌曲,這首歌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因為這首歌道盡也生動刻畫出社會文化價值觀中對於女性在職場無論有多成功,在傳統價值觀上若沒人愛、若少了愛情便成了一種可悲、可憐或孤單寂寞的刻板形象。

在性平相關演講中曾經有位男同仁表示女性儘管在職場上可能看似有些不平等,但從父親節交通順暢,母親節交通卻大打結可以看出女性並不見得是被剝削的族群,在親子關係上是她們豐富的成就感的收穫的一方。

霸道總裁的戲劇或輕小說風,女性嫁入豪門成了不少年輕女性追求的幸福指標之一,有位年輕女性朋友分享她問自己的父親,若期待的是她嫁入豪門或嫁個好人家又何必從小栽培讓她受這麼良好的教育呢,而她父親的答案是因為得先受好的教育才有機會遇到好的郎君嫁入好的人家……此外,也有男性年輕朋友分享他的薪水比未婚妻低,在提親時岳父岳母毫不隱藏的擔憂疑問;另有男性朋友表示他有也希望有後路可以和女性一樣累了就回歸家庭,或嫁入豪門;還有男學生無奈的表示他深愛的是文學,但父母親無法接受一定逼他選填理工科,他因而重考二次才進入父母滿意的科系;相對的也有女性朋友表示她熱愛數學父母卻要求她選文科……。

上述是性別刻板印象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的無所不在地歷歷呈現,研究(朱孝乾2016)指出性別刻版印象(Gender Stereotype)係指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之行為特質不同而應有不同規範,而社會與家庭教育觀念是造成性別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白家翔2018)也指出數理差異不來自生理、來自認知(男性面對數理成績表現不佳時不會歸因於性別,但女性數理表現不佳容易歸因於性別),同時指出選填理工學類的女性學生之父母親教育程度大學以上居多。

從訪談、座談中也可獲致相似歸納,「男性追求事業成功、女性必須家庭幸福」、「男理工女人文」的差異並非來自男女天性的不同,而是來自社會文化或家庭的價值觀。

這個社會文化或家庭價值觀的差異,除了在生活、社會與家庭層面影響著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它也明顯反應出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於職場的大不同。

2019年淡江大學工程法律研究發展中心十分榮幸接受中國工程師學會委任負責「工程師職涯發展與性別差異關係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傾向選擇以內勤為主(女86.9%男89.2%)、無須輪班或值夜班的職務(女80.4%男84.8%)、兼顧家庭(女86.3%男79.5%)、無須應酬(女74.1%男75.5%)、無須出差(女67.4%男74.3%)的工作,且女性較容易因為家庭或其他私人因素而婉拒升遷或接受更重要的工作(女性63.3%男性48%)。

焦點座談中便有位女性高階主管表示,若女性在面對工作與家庭間必然以家庭為第一優先,當有升遷機會時企業選擇升遷另一個願意以工作為第一優先或工作優於家庭的男性或另一個女性也必定是一種必然。

由此可知,女性在面對家庭與工作抉擇時的「需要」與「被期待或要求」以家庭為優先這並非來自天性的差異,而來自社會家庭價值觀的差異,使得女性在有孩子後當孩子生病或即便沒有孩子,家中長輩或親人需要照看陪伴時,無論公公婆婆或女性的父母甚或另一半都容易傾向認為必須承擔家中主要經濟支柱男性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職場成功與否為關係著男性社會地位或男性尊嚴、職場是男性成功重要指標的前提下,男性若請假將影響工作發展,因而自然而然認為該由那個扮演成功男性背後的賢內助的女性請假來照護孩子或家人,而這樣的差別自然而然地使的企業面試或晉升考慮時,對於即將結婚生子的女性或已結婚生子的女性產生負面印象。這樣的結果也在調查結果中反映出來,前述調查結果顯示男女性皆認為女性較男性求職困難(女79%男63%)、女性較男性升遷困難(女性74%男性52%)。且其中更有過半女性認為女性要比較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才能獲得職場肯定或升遷機會(女性60.5%),且相同條件或資格下女性比較不會被分配到重要的工作(女性53%)。

然而往往這樣的探討或研究調查數據會讓思路或焦點走向一個女性面臨職場的不平等、要為女性爭取平等權利,而落入如何爭取女權的狹隘道路上。因此筆者特別希望提醒並呼籲,創造多元包容性的未來,並非僅著眼改善女性的現有職場上的不平等,而是提供一個無論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在選擇科系與職業時,不再有男理工女人文的壓力,在面對家庭與工作時,不再有男性追求事業成功、女性必須家庭幸福的窠臼,致力於提供一個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都可以避免家庭與工作抉擇的的職場環境與文化,一個男女性都可以在事業成功的同時也能兼具母親與父親或其他家庭角色成就感的人生;無論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都沒有薪資、學歷一定要高於另一半或必須扮演家庭經濟支柱的壓力。

這樣一個美麗願景是否是大家心中的共同願景、是否被認為是個重要的且嚮往的未來,是達成願景的第一步。因此筆者以自己所在的工程產業為出發提出達成願景的一些淺見:

1.認識多元包容的價值與優點:許多無論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對於多元包容的願景的藍圖倘不清晰明確,對於這樣的未來的價值與優點便難有充分的認識與認同,若無共同的認識與認同便不可能凝聚共同前行的力量,因此首要應在說明釐清讓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了解這樣的願景並非女權的爭取,而在創造一個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都可以擺脫男理工女人文、男成功女幸福的拘束,不必在家庭與工作中抉擇的自由快樂與多元包容的職場,方有機會進而探討認識多元包容環境的價值與優點。

2.資訊公開:為提升女性佔比低的領域,明定之相關規定如不分區立委二分之一婦女保障名額、政府機關委員會訂有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等,保障比例確實可以有效提高女性的佔比,然而保障比例可否擴及例如職員總數、每年度錄取或升遷人數的比例的硬性規定,無論理論上或實際可行性上都尚有爭議之際,建議資訊的公開有助於企業了解與觀察不同佔比下對其企業之影響。因此建議類似現有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鼓勵或獎勵甚或規定企業應該每年公布該企業總員工人數的男女佔比與平均薪資外,也要公告高階、中階、低階主管的男女佔比與平均薪資。

3.兼顧家庭與職場:在前述調查中女52%男40%認為可兼顧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以及彈性工時 (女31%男33%)、彈性工作地點 (女22%男23%)為最需改善的性別議題,如何落實彈性工時與彈性工作地點營造可兼顧家庭與職場的環境又使選擇彈性工時或彈性工作地點的人員仍保有工作重要性而非因而變成遠離職場核心的人物是一個重要課題。此外,兼顧家庭與職場的社交模式,例如社交的時間訂於不影響家庭生活的午休時間,而非於夜間或周末,或者社交的模式是可以家庭共同參與的活動,或提供員工須出差時,提供免費安心安全的臨托服務等也有助於減少無論男性、女性或任一性別需要在家庭與職場間的抉擇的矛盾。

4.不土不木的工程環境:觀察前述調查將工程與科技領域界定為土木營建、建築與都市規劃、電子電機、資訊通訊、化工材料、生技醫工、環工綠能、機械等八類領域。在既有男理工女人文等社會環境價值觀下,生技醫工之女性佔比卻可以一枝獨秀地達到43.8%,而建築與都市規劃(28.8)則可以比土木營建(15%)將近高了一倍,可知職場環境的安全、舒適也是促成性別比例更為均衡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運用建築資訊模型(Bulling Information Model)、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或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或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資訊科技使營造業更為自動化、預鑄化或專業化,改善土木風吹日曬、高危險的又土又木的施作現場的環境,有助於促進更多女性進入工程領域,並持續以其專業發揮影響力。

Fouad, N. A等2016年之研究中指出,留在工程領域的女性與離開工程領域女性的差別不在於對於完成工程與科技領域工作之信心、適應組織文化之信心以及以管理適應多重人生角色之信心等之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與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或職業興趣(Vocational Interest)的差異,而在於包含升遷的機會與主管對於其需兼顧工作和家庭角色之工作環境的支持與自身之工作的投入度。綜上,個人建議工程領域之多元包容性未來的挑戰在於整體環境對此願景的期待與重視以及正確的認知,男性、女性或任一性別對此的正確認識有助於願景之必要條件,而資訊的公開、兼顧職場與家庭機制設計與環境科技化更是進一步的加值方案。

參考資料來源:

1.朱孝乾(2016),文科女工科男?近40年來兩性大學科系選擇的變化,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2.白家翔(2018),高等教育性別比例變化之分析,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3.Fouad, N. A., Singh, R., Cappaert, K., Chang, W.-h., and Wan, M. (2016).Comparison of women engineers who persist in or depart from engineering.J. Vocat. Behav. 92, 79–93. doi: 10.1016/j.jvb.2015.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