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大眼睛Big Eyes
導演 提姆·波頓
發行公司(單位) 溫斯坦影業
發行年分 2014 片長:105 分鐘
發行地 美國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得獎紀錄 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導讀標題 傳統與超越 獨立與脫離
導讀者 陳瓊花
導讀者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由美國導演Timothy Walter Burton(1958-)所執導,有關美國藝術界在1950-1960年代發生真實事件所改編的劇情片,美國於2014年12月25日上映,臺灣則是12月31日上線。整片預算1000萬美元,票房數則達到2930萬美元。影評家Mark Kermode(2014,12,28)指出,這部片子是導演歷年來最成熟的作品,經由再述畫家Margaret 的故事,展現出對於畫家性格以及藝術本質具獨特性見解的研究。

    Margaret Keane 是1927年出生於田納西州的Nashville城,自小便喜愛繪畫。雖然她的作品不受藝評家們青睞,但為普羅大眾所喜愛。藝術家Andy Warhol 便曾表示:我認為Keane 所作的是了不起的,如果它不好,便沒有那麼多的人會喜歡。事實上,Margaret 在1960年代的早期已成為在世時,便非常成功的藝術家,造成畫大眼的運動潮,譬如,Ozz Franca、Lgor Pantuhoff 等人的創作。此外,她同時影響許多玩具的設計者與卡通畫家們的表現,譬如,小小姐無名娃娃(Little Miss No Name Doll)、布萊斯卡通飛天小女警娃娃(Blythe dolls the cartoon Powerpuff Girls)等的作品。最近,許多的插畫家,新當代與普普超現實的藝術家,譬如,Yoshitomo Nara(1959-), Mark Ryden (1963-),Tim Burton(1958-)等也都受到其影響。至於Margaret 最喜愛的藝術家之一是Amedeo Modiglian(1884-1920),他的藝術創作影響Margaret 在1959年以後畫女人的方式。此外,如Van Gogh, Henri Rousseau, Picasso等有名的藝術家的創作,也都深深影響其有關色彩的運用、物體比例的大小、以及構圖等。Margaret 從事藝術創作已超過60年的歷史,目前仍持續在創作。有關其作品的賞析,可瀏覽https://www.keane-eyes.com/category/paintings/。

    本片劇情的核心主軸是關於藝術家Margaret D. H. Keane (1927- )「大眼流浪兒(big-eyed waifs)」系列作品被她畫家先生 Walter Keane 剽竊的前因後果。由名演員Amy Adams(1974-)所扮演,其細膩精湛的演技對角色的掌握與詮釋,贏得第72屆全球音樂級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獎。男主角Walter S. Keane是由Christoph Waltz所飾演,也將此角色的性格予以鮮活的勾畫。

    本片主要分為「啟、承、轉」的三大結構:

    啟-首先是「女主角匆忙攜軟開車帶女兒逃離先生的控管」:

在這一部分,我們看到女主角因為婚姻中的先生,限制其喜好繪畫的投入與發展,她選擇趁其不在家時,趕緊收拾畫具畫材與日常必用品,一口箱一個小女兒,都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逃離缺乏支持的「家」。開車離城的過程中,女主角流露一臉的驚恐,彷彿隨時會被追殺的神情,所呈現的是女性受到無形壓抑,在家庭中屬於沒有發言權,無法展現自我的實質。

    承-中段的發展是「女主角期待自身專業發展的同時,又自陷於傳統對於女性必須經由男性保護的思維,因此,再次陷入傳統婚姻價值的迷失與藝術界有關男性霸權主導藝術生產與行銷結構的桎梏思維,導致一連串複雜難解且愈陷愈深不可自拔的分崩離析」。

    劇情細節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女主角帶著小女兒逃到舊金山,希望借由藝術創作,發展一技之長,同時可以養家活口。有一天,在市街擺攤廉價販售作品時,隔壁攤位的藝術家Walter Keane過來搭訕,憑著其花言巧語,很快地贏得Margaret 的歡心,雖然其友人提醒Walter Keane在舊金山一地風評不佳的情事,但Margaret 因受其熱情,以及巧值收到前夫以其無能力扶養女兒,訴請法院歸還女兒的通知,為捍衛女兒的監護權,於是再度投入婚姻的避風港。Walter Keane為家計極盡兜售兩人畫作之能事,Margaret 當然是充滿感激也言聽計從。一開始,Margaret 作畫充滿對先生的情絲,在畫作上只簽署夫姓,未簽上自己的名字。待作品在酒吧場地展出觀賞者對Margaret 的大眼作品所吸引後,Walter將錯就計以圖販售,將Margaret 的作品據為己作,並以女人畫作較不值錢的謬論,說服Margaret走入幕後,由其代理作為藝術創作的發言人。因Walter的個人特質與行銷才能,Margaret 的大眼系列作品大為流行。因此,在短短的時間,無論是生活或是社會地位都獲得大幅的躍升。但是,Margaret 卻愈陷愈深,成為貪婪Walter 的搖錢樹,身心痛苦不堪,雖然,試圖另創格局,獨立門戶,但終究難以擺脫如大野狼的先生。在Walter精神失控焚燒其工作室之際,Margaret 身心俱疲的偕同已成長的女兒落荒而逃,本應是充滿愛與安全的「家」,不只成為被囚禁的「牢房」,更是有為生命安危的「煉獄」。

    最後,畫面再次出現「女主角逃命式開車帶著已成長的女兒逃離先生控管的畫面,展開其真正的獨立之旅,從藝術專業的神聖性掀開藝術原創與挪用的精彩爭辯,建立「脫離的自由」是成就「獨立自主」的關鍵意涵。本片最精彩的結尾,應是睿智的法官,以當場限時的藝術創作來終結兩人僵持的對決,「大眼流浪兒(big-eyed waifs)」作品的原創者乃昭然若揭,女主角Margaret 終於獲得應有的尊重與地位。

性別觀點

1. 新舊價值觀對抗的時代背景:

    影片所敘寫的是1950-1960左右年代的美國。依據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所出版,有關1950-1980年美國簡史的文化變遷,此時,美國正經歷了顯著的經濟成長,並轉型為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然並非所有的美國人都參與如此的好日子,逐漸的,對於現狀的挑戰開始湧現,民權運動思潮高漲。1954年最高法院裁定公立學校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到了1960年代,在Martin Luther King Jr.牧師的領導下,非裔美人贏得公民權與投票權。但,許多婦女仍沒有如男性享有投票權,因此於60-70年代期間,在作家Betty Friedan 與記者Gloria Steinem的領導下,美國婦女組織起來,推動修法以改變傳統,使婦女在教育與商業上享有與男性平等競爭的機會。

    對於女性外出工作,尤其是已婚婦女,美國傳統社會一直持負面的評價,因為女性就業為反婦德說,而且可能影響女性健康,進而影響下一代健康。戰後,美國傳統家庭意識型態更趨於窄化和僵化,雖然現實需要母親兼顧家庭和工作,美國社會的理想仍是全職母親。從1960-1970年代初期,女性主義強烈批判傳統母親角色的迷失,強調其限制女性發展並導致社會對於女性的歧視與不公平待遇,是對女性的一種壓迫(俞彥娟,2003)。

    整體影片的時代背景,雖然正值新舊視野的交戰,但我們仍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當時的社會,迷漫著傳統「男主外」與「女主內」分離領域所主導的概念與價值。當女主角Margaret 到舊金山發展,尋找工作面談時,雇主提問她要出來工作,先生知道嗎?以及,在中段發展,男主角要求Margaret 在家創作,由他主外畫作行銷等的劇情,都具體鋪陳了傳統對女性母職的限制與框架。

2. 生活情境中兩難的道德思考:

本片在中段的發展,有關Margaret 獲知Walter冒名頂用其畫作時的隱忍與妥協,相對於Walter的強勢與主控,印證了「關懷倫理學(Ethic of Care)」的論述,Gilligan(1982)以非暴力為基礎所談的關懷倫理,強調人際關係的和諧以及對他人關懷與同情的需要,注重依戀、自立、自我犧牲等;相對Kohlberg(1958)所代表的正義倫理,強調分離、規劃和法律,以互惠與公正為基礎,對於自己與他人,著重於尊重各自的權利。關懷倫理中的關懷是通過與別人相繫著的自己的感知而達成的;至於正義倫理中的權利,則是通過自身與其他人的分離和個體化過程而達到的。

3.藝術世界的價值與迷失概念:

1970年在美國紐約開始有女性團體走上街頭,抗議女性被排除在以男性為主流的展覽與機構之外,同年,藝術家Judy Chicago(1939-)在Fresno State College開設全美首次的女性主義藝術課程;之後,1971年,美國藝術史學者Linda Nochlin (1931-)在《ArtNews》雜誌發表文章「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的提問,帶領社會大眾省思,長期以男性為主軸思考下,所建構藝術史的侷限與缺失。許多女性的經驗與實踐,透過女性的刊物與展覽得以傳播開來,積極引導女性主義藝術的研究與發表(陳瓊花,2012a)。

影片女主角從首次的離家追求興趣的專業發展,以至於之後歷經各種的艱困情況仍無畏的堅持與持續,可以發現Margaret 是位勇於突破傳統束搏,積極追求自我發展的前衛女性。

 劇情的發展,同時穿插著藝術思潮變動所引發藝術世界對於「好」與「壞」作品的精英判斷與普民觀點之對峙,「為藝術而藝術」與「為藝術而生活」的衝突。此外,從影片中,也可以觀察到,因為經濟發展所帶動藝術的市場化與藝術經理人的興起,對於藝術世界所造成結構性的改變。

   「藝術」是複數性關聯概念的混體,包容「人為的實踐」、「藝術家」、「觀賞者」及「藝術社會」等概念交互聯結的內涵,及其外延繁衍的複元性意義;以「人為的實踐」為主要的在場擬象、各關係概念以在場或不在場的擬象,共存在每一個人的想像與言說;它所指涉的意涵、知識與價值,源於「人」所認同的藝術社會體系中,相關的規範與運作;它的開放與延展性,來自藝術社會相關規範的突破與重組,而藝術社會相關規範的突破與重組,則來自「人」對於既存的挑戰、省思與認同,從邊緣而主流、主流而邊緣的不斷交替、再構與變質(陳瓊花,2012b)。

    因此,本片所展現出藝術世界結構性的變化,是彰顯了當時藝術精英霸權的崩解、藝術大眾化派典的浮現、以及藝術原創本質之永續性價值的再思。

看完動動腦

1. 在當前的藝術界,是否還存有女性藝術家的作品較不受到重視的待遇嗎?

2. 「家」的意義是什麼?女性如何能在「家」與「工作」的場域中,順心如意的發展?

3. 女人對於子女的親情是否有別於男人?為什麼?

4. 婚姻會是女人專業發展的絆腳石嗎?為什麼?

5. 藝術作品「好」與「不好」的價值如何判定?是性別決定?藝術界專業判定?或是個人喜好判定?

參考資料

Mark Kermode 的評論請參: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4/dec/28/big-eyes-review-tim-burton-amy-adams

美國歷史簡介-文化變遷1950-1980

https://web-archive-2017.ait.org.tw/infousa/zhtw/PUBS/HistoryBrief/change.htm

俞彥娟(2003)。美國婦女史研究中的「母親角色」。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1期,12越。取自:

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287.pdf

陳瓊花 (2012a)。藝術、性別與教育:六位女性播種者的生命圖像。臺北:三民書局。

陳瓊花(2012b)。藝術概論(增訂三版)。臺北:三民書局出版。

上版日期 10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