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花木蘭(Mulan)
導演 班·克洛夫特、貝瑞·庫克
發行公司(單位) 華特迪士尼
發行年分 1998 片長:90 分鐘
發行地 美國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得獎紀錄 安妮獎最佳動畫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
導讀標題 花木蘭彰顯的其實是男性的故事
導讀者 蕭昭君
導讀者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內容簡介

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注重孝道的華人社會,大家耳熟能詳,花木蘭等於「孝女」、「智勇雙全」、「不讓鬚眉」、「忠孝兩全」、「女扮男裝」、「女軍人」的代名詞。但是要到美國迪士尼公司於1998年將之拍成動畫Mulan,並且以各種語言發行到世界各國,同時持續性的將花木蘭「商品化」行銷到各國賣場後,這個古中國歷史傳說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人物,才有機會成為當代流行文化世界的「女英雄」。在這個「半史實、半虛構」的動畫中,美國迪士尼團隊創造了詼諧丑角型的花家祖先小龍木鬚,和一隻象徵幸運的蟋蟀,隨身保護隻身從軍加入抵抗匈奴的花木蘭。在代父從軍前,木蘭的終身大事,是全家上下最大的焦慮,故事開始於奶奶媽媽費心將木蘭梳妝打扮,希望獲得媒婆讚賞,女孩有好歸宿才能榮耀祖先,但事與願違。接著,適逢匈奴入侵,朝廷徵召每戶都要派出一名壯丁,加入保衛國家的行列,木蘭不忍年邁不良於行的父親必須重回軍隊,因此趁家人入睡時,削去長髮、穿戴父親的軍裝、軍帽,離家代父從軍,受訓期間原本不被看好,卻憑著認真毅力,過人的膽識,獲得同袍以及直屬長官李翔的肯定。在一場最關鍵的戰役中,木蘭用智慧,引爆大雪崩,活埋千百的匈奴,以寡敵眾,同時拯救了李翔的性命。但是,木蘭也在過程中受傷,導致女扮男裝的秘密曝光。女扮男裝從軍,明白犯了欺君罪,應當殺頭,所幸前述退敵並拯救李翔的功勞,讓憤怒的李翔決定一命換一命,雖未將木蘭殺頭,卻將她逐出軍隊,沒收軍帽,並將她隻身棄置在冰天雪地中,木蘭也因此獲知敵人要進攻京城的秘密。當民眾在京城慶祝消滅敵人時,木蘭前來警告敵人滲透進宫,李翔不只不屑聽她的警告,更是視而不見她,後來匈奴企圖綁架皇上,木蘭再度憑膽識,拯救了皇上,立下大功,任務結束,她拒絕皇上賜予的官位,打道回鄉。因為皇上的鼓勵,李翔隨後追到木蘭的家,將軍帽送還木蘭,奶奶媽媽最高興的是她帶回一個男人。

 

性別觀點

這個動畫,是美國迪士尼團隊對於古中國花木蘭傳說的「再現」故事,它顯然並不關注史實的符應,信手拈來有三個例子,一、原本木蘭詩傳說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說明同袍從未發現她的女兒身,也就是有名的「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但本動畫卻改寫這個傳說,建構了木蘭在戰役中受傷暴露了女性的身分。二、花木蘭究竟是不是姓花,其實至今未解,現在花木蘭姓花這個建構,就被這個動畫確定流傳到世界各國;三、動畫中人物的命名,反映英文編劇玩弄外國名字,例如木蘭到軍中報到,自稱Ping,臺灣中文翻譯為花平,但是也可能意在言外是花瓶的諧音,讓人不得聯想女性等於花瓶?丑角花家祖先小龍木鬚,也讓人聯想到在美國的中國餐館中有名的木鬚肉(Mushu Pork),作威作福的宰相Chi-fu,有可能是「欺負」的諧音。如此的命名,令人玩味。

撇開前述,更重要的是,鮮活有趣的人物、動物,搭配活潑的音樂和配音,迪士尼更費心將這個片子打造各種周邊商品行銷,甚至置入性行銷到不同的迪士尼的節目中,讓花木蘭搖身變成當代流行文化的商品,進帳幾億美金的商機,也代表它持續進入許多家庭、學校、社會,特別是對兒童進行了明白和潛在的性別教育。以下從這個動畫的再現,提出幾個性別觀察。

一、 它究竟是在歌頌女力,或其實是在說男人的故事?「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跨越性別的故事,是本動畫吸引觀眾的亮點,但是,最弔詭的是,這個故事中,觀眾也輕易看見:因為她是女人,所以她說的話、她做的事情都不足掛齒,沒有人要聽,甚至也無法主張自己的未來。木蘭成功的代父從軍救國,代表她的體力與精神意志,都是非常強壯、足與男性齊驅,動畫中呈現的膽識、智慧,更是超越男性同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她必須扮成男人,是那個不為人知的男性身分、男性衣著軍裝,她說的話才有人聽,能力觀點得以獲得認可,也才有機會成為後代歌頌的歷史成就。當她的女性身分曝光時,她所有辛苦獲得的能力認可,立刻消失,她完全喪失可信度,一分鐘前還感激木蘭殲滅敵人救命之恩的李翔,立刻因為她的女性身分,讓她一文不值。
代父從軍是木蘭當時不得不的性別跨越選擇,任務結束後,她沒有接受走出家庭、拋頭露面的官職,而是選擇回到故鄉,繼續服膺當時社會將女性侷限在家庭三從四德的性別定位。也就是說,動畫表面上在歌頌禮讚女性力量(girl power),主角是女孩,但是這個女主角扮男裝,故事重點因此主要還是被(誤)當男性,整個故事聚焦在男性之間的戰爭政治。整個動畫清楚看見女性在當時社會的集體邊緣位置,女性的工作若非無足輕重,不如男性所擔任的治國、衛國大事,要不就是成為襯托男性救國的背景。女性出現的身影,除了當兵前被奶奶媽媽安排讓媒婆品頭論足、一寸寸的鑑定是否值得嫁人的橋段,看到一堆婆婆媽媽的女性,共同忙著打理一群只看到美麗外表、待價而沽的人妻候選人,木蘭被包裝得像等待男性挑選的精美禮物,其他一閃即過的農婦,在田地中無聲遙望偉大的士兵行軍經過。克敵立功後的木蘭,並未因此像當時的男性成就一官半職,就只能回歸到從軍前的性別位置,用女人被允許的方式榮耀祖先。
雖然主題曲「鏡中倒影」唱出木蘭想要做自己的渴望,「何時我的倒影才能顯示出真正的自我。 」「如果我戴著面具,我可以愚弄這個世界,卻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 ……我此時身在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不得不掩飾我的內心世界,以及我所信仰的。但無論如何,我將告訴這世界,我心中的秘密,我愛這樣的我自己。」透過這首歌,木蘭宣告「我不會一直去扮演另一個身份角色。」因為「有一顆心需要自由飛翔,它迫切地需要知道為何我們都得隱瞞自己在想什麼,自己的真正感受。」這首歌鼓勵女孩活出自我,愛自己原來的樣子。弔詭的是,片頭木蘭想要活出自我,但是身邊的父權文化當然嚴格規範女性的無我,代父從軍後的木蘭,最後還是回歸到原來的性別位置,她能有多少機會活出真正的自己?這首歌曲傳遞的正是幾千年父權文化下女性的集體悲歌,即使民主文明,受教機會大幅增加,女性走入各行各業,看似得以發揮所長,成就自己,但是基於女性身分的文化期待,類似的無法自在做自己的困境,依然是世界上許多女性日常的生命現實。不管是木蘭詩或是這個動畫的建構,從軍救國後,她又繞回原來的女性處境。如果回到社會分配的次等性別位置,是她的主動選擇渴望,那這個動畫文本是否真的可以鼓勵女孩做自己,是否真的是展現女性力量,值得三思。

二、 這個動畫再製父權文化性別刻板定型,明白又誇張。透過流行的主題曲一再傳唱的歌詞,它輕易完成再製性別刻板印象的任務。以下分別從動畫如何呈現女性和男性進行討論。
第一首「我們會以妳為榮」,以逗趣的方式呈現當時女性在家庭和社會的嚴格女誡,行住坐臥謹守分際,不得造次越界,若未獲媒婆讚賞,沒有機會嫁個好人家,女無所歸,全家族因此蒙羞。故事結尾,雖然木蘭完成救國任務,在軍隊立大功,拯救皇上,榮歸故里,但是她的成就竟然不及她帶回了一個男性。她終於被一個男性給拯救了。與女性刻板印象相比,霸權陽剛氣概的彰顯,更是這個動畫的焦點。男性被描繪為力量強大,因此不認老、不認體殘,也想再度從軍殺敵,如木蘭的老父;競爭性強,因此入侵他國,發動戰爭,殺人成河,本片雖站在漢人位置出發,將敵人匈奴描繪為異常殘暴,但漢人男性也強調暴力,參與戰爭,不惶多讓。在戰爭中,受害的往往是老弱婦孺,在動畫中那個匈奴首領在戰地撿到的小女孩的布娃娃就是證明。
霸權陽剛特質更是這個動畫的主題曲男子漢所強調的,它的中文歌曲,由武打明星成龍主唱,動畫中搭配各種嚴格的體力訓練,從一個帶兵的訓練官的角度,企圖將士兵打造成為男子漢,它強調要成為男子漢就是「不認輸、紮穩你的步履、內心要堅定、開闊你的胸襟。」特別強調必贏的哲學,要有決心求勝,男子漢「行動快速像那江河湍急、破壞力像那風暴無情、滿腔熱血像那野火壓境、神出鬼沒像那暗夜的噩夢」甚至連參戰受傷都被美化,覺得故鄉的佳人會「欣賞我健壯,羨慕我滿傷身」。訓練的過程中,只要表現柔弱,就被貶低為「個個都像個姑娘,笨拙散漫又扭捏。」 值得注意的對比是,一樣在談輸贏,男子漢只要有決心求勝,就會贏,但是女孩則要「蟋蟀為妳帶來好運,相信妳一定會贏。」更要祈求老祖宗的保佑,也就是說,男孩憑著決心就可以成為贏家,完全可以自我掌控,女孩再怎麼有能力、努力都是徒然,最終還是要靠運氣和別人的保佑。對於男女的雙重標準,可見一般。
呼應前述男女二元對立的性別特質,這個動畫也是異性戀中心的再現。例如「我們會以妳為榮」的主題曲中,「女孩的存在就是把外表打點好,要端莊順從,身材纖細,才能人人愛,才能被男人愛…….容光煥發才能人人愛。…….所有男孩會被妳迷惑。」男人參戰的理由,除了冠冕堂皇的保家衛國外,在軍旅中,戰士也被教導相信打勝戰榮歸故里,佳人會歡迎他們,在動畫中戰士想望中的佳人,被描繪「潔白像月亮,眼眸賽星辰光」、、只要她「是好廚娘」,再製佳人等於美貌以及持家的能力。這也讓人聯想到當代穆斯林的青少男炸彈客,被洗腦相信只要參與聖戰,與敵人同歸於盡,天堂就有幾十個處女佳人在等他的到來,如出一轍。

三、 在鋪天蓋地的父權再製中,隱約可見曖昧的同性情誼。李翔對於木蘭的照顧與欣賞,建立在李翔認為花平是一個男性,也就是說,在木蘭女性身分未曝光前,當她成功爬竿拿下李翔將軍射在高聳欄杆上的劍,克服諸種體能的困難訓練後,她的戰鬥能力被同袍肯定,李翔對花平這個弟兄刮目相看,甚至是欣賞的,李翔和花平之中似乎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在發酵,李翔會特別幫花平扛重物,而在「光榮勝利,佳人會歡迎我」的行軍橋段,這群異性戀士兵們在吹噓自己想像的佳人模樣時,並未看到李翔參與討論的身影。也許因為他是軍官,不方便參與士兵的八卦嘴砲,但是也有可能李翔對女性不感興趣。他欣賞花平的表現,在大雪崩的場景,花平奮不顧身救他,兩人身體近距離的接觸,李翔感念的說從此我完全信任你。因此,當花平是女兒身曝光時,李翔的憤怒究竟是欺軍罪,還是失望的發現自己所欣賞的竟然是女人,值得討論。雖然後續因為皇上的鼓勵,李翔追到木蘭家,以異性戀收尾。不能否認的是,前述李翔真心相對待花平的橋段,其實要放在李翔認定花平是男性。
 

看完動動腦

1.花木蘭是迪士尼公主系列中唯一的被認證為非皇族血統的公主與第一個亞洲人物代表,許多華人因此覺得與有榮焉。但是,迪士尼有關經典公主系列故事中,最被詬病的就是將公主描繪成為等待王子救援的柔弱角色,不利兒童學習,花木蘭的這個動畫會有這個問題嗎?為什麼?
2.「木蘭詩」中描繪的木蘭,擔心的是年邁的父親被徵召重回軍隊,弟弟又年紀太小,因此代父從軍,在沙場立功,忠孝兩全。本動畫則將木蘭描繪成被迫擔心找不到好婆家,無法榮耀祖先,甚至以皇上鼓勵李祥來追木蘭作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標準結局。你/妳如何看前述兩種性別建構的差別?前述建構可能如何影響打破或再製性別刻板印象?
3.有人主張,生產給兒童閱讀的動畫或是繪本,只要音樂好聽、人物可愛、情節有趣,教忠教孝,就不用太嚴肅分析其中的意識形態。從本動畫中的性別意識形態呈現,你/妳同意前述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相關檔案 花木蘭導讀資料.odt  花木蘭導讀資料.pdf  
上版日期 10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