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生理的身體是多樣的,受到基因、染色體的影響。
生物充滿多樣性(diversity)。人類也是生物/動物之一,所以人類身體的構成也充滿多樣性。最明顯的一個案例,就是有人生下來身體內有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和性腺體。有人外顯的是男性器官,有人則是女性器官。這樣的人被稱為間性人或陰陽人(intersex)。過去的慣例,這樣的小孩出生後,經過父母與醫師的決定,會切除其中某一性器官,用他們認定的性別來撫養小孩。後來經過世界間性人/陰陽人論壇的大會通過決議,提出要求等她/他們長大到18歲可以自己作主時,再來決定自己的性別,這是合乎聯合國的基本人權要求。台灣代表邱愛芝也參加了這個論壇。回國後向衛福部提出要求,2018年衛福部通過決議也發文給全國醫療院所,指出間性人的性別手術要等18歲由當事人自己決定,支持當事人的身體自主權。(要進一步的認識間性人,見邱愛芝的youtube影片)
2.生理的身體深受環境演變、食物的供應的影響。
提及環境演變和食物供應的影響,需要放在一個大的世界視角去看。非洲熱帶人種的皮膚深色,這是人類因應強烈太陽紫外線的照射演變發展出來保護皮膚的結果。當發生飢荒地區的女性幾乎大多數人會停經,也就是沒有食物的營養,無法生育,也因此自動減少懷胎的機會。婦產科醫師看診中常遇到有女性月經不是每個月都來,可能是二個月一次,甚至一季來一次。造成很多女性的焦慮,要求調經。烏烏醫師就指出,月經的經期取決於卵子的成熟時間,和下視丘的功能。有人因為壓力,日夜顛倒或減肥太超速,會改變激素的濃度,影響卵子成熟的時間,這樣月經就不會每28天來一次(見本書110頁的討論)。
3.生理身體也深受社會文化的影響。
舉個纏足的例子,就最能說明這個觀念。從宋朝開始有這樣的傳統,認為女人的三寸金蓮,走路起來搖擺臀部,非常性感。也有一說,認為男人把三寸金蓮當成女人的性器官來欣賞「聞香」。但這只限於富裕人家千金小姐的命運。在客家人居住區,部分閩南廣東地區,因客家女人要操勞家務甚至到農地做雜工,所以沒有綁小腳的習俗。這就是客家文化與漢人文化對女人身體的影響。
還有隆乳的現象也是深受父權文化的影響。原本乳房的功用是為了哺喂嬰兒母乳,不是給男人來膜拜產生性慾的。由於父權文化的媒體傳播,影響了很多女人都對自己的胸部不夠大而產生自我身體的厭惡。加上外科手術的進步和廣告的宣傳,讓很多女性花大筆金錢去隆乳,要討好男人。研究指出隆乳風險很大,有些導致乳癌,有些是每幾年會走樣需要補做手術。不同的社會文化框架,會使女人對自己的身體有不同的理解,也會有不同的壓力與限制所在。
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在傳宗接代的漢人文化影響下,台灣女人有生育的壓力,而歐美女人則幾乎沒有。結婚對台灣女人而言,是為夫家至少生個兒子,繼承夫家的香火。沒有生下兒子的就有壓力要繼續生。若結婚幾年還沒生育,婆家就會有批評聲出現。造成媳婦的心理壓力。台灣女人面對生育的社會文化壓力,烏烏醫師書的第三部份或許可以讓做媳婦與兒子的增加正向能量,可以耐心向公婆解釋小倆口自己的看法。「身體自主權」是二十一世紀合乎民主社會的基本人權。
4.社會越民主,資訊越自由流通,限制女人男人、異性戀同性戀、跨性別間性人的框框越來越容易解鬆綁。
束縛女性身體的多重繩索,也經由法律的修訂、性別平等文化的倡議、還有性別友善的醫護人員的協助下,讓女人的身體更加自由自主。女人的身體自主權也越來越彰顯。可見性別平等教育十分重要。讓我們來從一個宏觀的歷史政治經濟的視角來看,在自由民主尊重人權的社會中,男人和女人以及多元性別者他們的創造力容易有發展的空間,也就會讓國家的經濟有蓬勃發展。這經濟發展與社會制度關係密切的理論來自於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三位美國的經濟學者中的二位經濟學者,戴倫.艾塞默魯、詹姆斯.羅賓森於2012出版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衛城出版)提出的。
他們在該書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命題,那就是:一個有包容性(inclusive)的經濟社會與民主政治制度,會鼓勵個人的創意發展,所以這樣的國家經濟發展會超越壓榨性(extractive)的經濟社會與獨裁政治制度的國家。這與性別平等有什麼關係?性別平等就是讓男人女人多元性別的人活在性別平等的自由民主的框架中,快樂做自己。他/她們自己可以決定如何愛自己的身體。愛自己的身體,就會愛自己,也就會在日常生活中創意十足的成長,讓小我的愛與善良和創意匯入大社會,當大社會充滿活力創造力,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就能提升,人民的生活與精神世界就會富裕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