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為什麼男人有老婆?女人卻只能當老婆:夫妻如何共同思考家庭與職場的平衡,讓彼此更好地一起,也一起變更好
作者 安娜貝爾.克萊柏(Annabel Crabb)
出版社 晨星
出版日期 106-11-10
主題分類 就業、經濟與福利
國圖連結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每個家庭都需要有「老婆」,但「老婆」誰來當?--工作、家庭及生活的權衡及家庭性別角色與責任的反思
導讀者 吳秀照
導讀者單位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看前想一想

1.想一想,你所生活的家庭背景中,性別角色是否有固定的分工模式?如果家庭中父母同時都是全職工作者,家務是如何分工的?孩子的照顧又是如何處理的?

2.在議場中,如果民意代表必須帶著需要哺乳的嬰兒參與會議,你會如何看這件事情?你認為這是家庭事務?還是議場應該要提供支持協助?要如何做?

內容簡介

「為什麼男人有老婆,女人卻只能當老婆?」(安納貝爾˙克萊柏著,李姿瑩譯;2017;臺中:晨星出版)作者克萊柏女士是澳洲著名的作家與政治評論家,同時是活躍於澳洲電視圈、廣播節目的主持人及撰稿人、多家報社的專欄作家及特派員,並經常受邀演講等。

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以及在政治與商業圈等工作場域的敏銳觀察中看見澳洲中上階層的家庭分工及女性在家庭照顧與工作承擔上的衝突與壓力,並沒有因性別平等制度推動而有大幅突破。當今社會的職場性別平等制度保障的確提升了婦女的勞動參與,但難以撼動的家庭傳統思維與性別角色分工,卻使得職場女性深陷在工作與家庭的時間與精力的傾軋過程中。在政治與商業圈,男性需要「老婆」來支持工作順暢運作與塑造良好的家庭形象;但女性工作者被超過負荷的工作與家務輾壓,卻無法獲得「老婆」的支持,彰顯了女性工作者面臨的「妻荒」現象(the wife drought)。

本書中,作者認為在家庭制度的維繫下,「老婆」是一個家庭多能角色,是社會符號象徵,但不應該是專屬性別。作者最後提出在當今社會以及家庭中,夫妻需要學習給彼此更多的角色合作彈性,甚至在家庭的生命發展階段,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應該要突破,甚至互換或互相支持,以成就家庭的需求與彼此的能力施展。

 

性別觀點

1.作者面臨缺乏老婆的自身經驗與妻荒的觀察:

克萊柏女士跟她的先生及3個小孩住在雪梨,先生及她都擁有忙碌的全職工作。由於從事政論的多重角色工作,克萊柏女士的日常生活異常忙碌,也經常需要從居住的雪梨出差到國會所在地坎培拉去工作。在鑲嵌得緊緊的時間表及工作行程中,她仍逼自己必須把家務及小孩照顧安置妥當。這種做個好老婆與好母親的自我壓迫的角色經驗,讓她在高壓下聽見老婆也需要「老婆」的內心吶喊。而在澳洲政治圈或她經常接觸高階主管的商業圈中,老公擁有「老婆」的地位符號象徵之重要性,與傳統並無多大改變;而女性政治人物或商業主管卻在忙碌於家務、照顧與工作的多角拉扯中被質疑他們作為「老婆」角色的盡心程度,並不斷在日常中經歷「妻荒」(wife drought)的慌亂現象。

 

2.澳洲家庭中全職工作者擁有老婆性別不平等現象:

作者說明,「老婆」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她(他)是家庭中處理家務與照顧小孩,讓全職工作者得以全心投入工作、享受天倫,卻不需要奔波於接送孩子與料理家務的得力助手。澳洲2011年的普查資料中顯示,澳洲有15歲以下孩童的雙親家庭中,6成的家庭是爸爸從事全職工作與媽媽從事兼職工作或完全沒有工作的組合;反之,媽媽從事全職工作,爸爸待在家或從事兼職工作的比例只有3%。另外,在澳洲的職場中,全職工作的父親中76%有老婆,而全職工作的母親,只有15%有老婆的協助。換句話說,即使是強調自由、平等與重視社會福利的澳洲,家庭中的性別角色分工卻仍相當傳統與固定。作者進一步指出,這種家庭中夫妻角色分工的組合調查,在男女性就業趨勢變動的調查研究中卻很少被重視。也就是說,我們倡議鼓勵女性進入職場,卻不去討論家庭中分工的變動與角色的調整,於是男性的職場角色不動如山,女性卻陷入了工作與家庭衝突的泥淖中。

 

3.性別刻板印象滲入了公領域選擇人才的評斷:

作者引用一些研究實驗的例子,例如以虛構的候選人資料來審查適當的警察局長人選,實驗結果顯示,性別刻板印象及偏見,總會左右警察局長人選適合男性的決策。又如,在金融服務業中,高階女性主管的比例較男性低很多,男性的薪資也比女性多了約3分之1。甚至包括女性自己,也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對於升職或承擔更多的職務有較男性更多的不確定或不安,升職機會因而相對薄弱。作者指出存在於性別之間的職場藩籬,必須考量社會文化對於婦女的家庭角色期待及性別不合理的家務分工,否則多數女性即使擁有才幹,卻難以在職場公平競爭。

 

4.職業婦女在繁重公務中想盡辦法證明自己從事家務與照顧孩子的能力,卻可能削弱了先生學習的參與機會;同樣的,不斷投入全職工作的先生,也可能錯失了孩子成長的機會與家庭經營的成就:

作者指出,許多女性常常不自覺的落入與確保自己能維持傳統的、社會文化期待的女性形象,證明自己的持家能力較丈夫優異,認定丈夫在家務上的無能,所以即便工作繁重與身體疲累,也試著維護好母親與好妻子的公眾形象,卻因此而忽略了丈夫可能擁有的能力與學習機會。而社會對於男性在公領域的角色期待,也使男性缺少反省在家庭中的分擔角色,錯失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以及給孩子角色示範的多元學習機會。

 

5.結論:應該是時候讓家庭中的夫妻有更多的彈性選擇角色互換或更多彈性的角色分工,並給予家庭更多的制度支持:

工業革命造成制度性的切割公領域及私領域,進一步分化與鞏固性別角色,隨著20世紀以來性別平等運動的倡議與制度性的突破,雖然提升了女性的公領域工作機會,但家庭責任並未因此而減輕,於是女性陷入更大的職業與家務照顧多頭奔波的壓力中。另一方面,現代年輕男性願意分擔家務的時間在統計上雖然增加,總體而言增加還是有限;繁重的工作常常把他們在辦公室的時間越拉越長,男性也困在工作的牢籠中。換句話說,男主外,女主內,前者有薪,後者無酬的工業化家庭分工模式,仍是現代化社會的主導模型。雖然科技開發、人工智能、遠距辦公與居家工作等可能在未來改變公私場域分離的生產方式,但是僵固的性別角色關係不變,在家庭場域中性別分工的突破就更遙遠。值此時刻,檢視社會文化的集體束縛、反省性別角色的彈性、接納並給予夫妻在家庭與職場角色更大的選擇權與自由度、政策上對於家庭的支持與職場友善環境的落實,應該是社會追求性別平等要持續正視與實踐的共同努力方向。

 

6.導讀者建議延伸思考:

這是一本立基於主流的家庭結構與家庭倫理,以澳洲中上階層,尤其是政治與商業圈中的工作者之家庭分工現象的觀察與分析。然而,當今世代,家庭的變遷快速,家庭類型多樣,不同類型家庭所面臨的家庭資源有限與不足的現象不一而足。例如快速成長的單親家庭,單親面臨工作與家庭成員照顧時間的多方衝突,常常使得單親家庭「妻荒」的現象更需要正視,並提供制度性及社區性的支持協助。同樣的,在我們的社會中,當家中有身心障礙者或長輩需要長期照顧,使得家庭中擔負工作責任的成員,在照顧資源不足下,必須面臨堅持工作或回歸家庭的抉擇也不在少數。不同家庭樣態的組成,在職場與家庭間的互動議題,值得更細緻的研究與探討。

看完動動腦

1.當辦公室中有男性同仁決定離職,回家擔任全職的家庭主夫(老婆),你會如何思考與看待?

2.想一想,辦公室中單親的男性或女性,如何應付與安排他們要承擔的工作與家庭角色?你覺得職場與政策應該給予甚麼樣的支持?

關鍵字詞 妻荒、老婆、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歧視、角色互換
上版日期 11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