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筆記
:::
標題: 現代宗教與女性社會空間
年度別: 108
專家學者: 李玉珍
專家學者單位: 政治大學宗教所、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上版日期: 109-01-07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與媒體
專欄本文:

很榮幸受邀到行政院,分享近年來宗教與性別研究的成果。這次有關台灣當代社會與宗教發展的知識分享,面對的聽眾都是公務員系統的高端知識分子,因此預期能夠增益台灣的法務行政系統的影響力(註1)。

 

演講一開始,我先測驗聽眾心目中的「女性與宗教」關係,提出下列五個題目:(1) 宗教是合理化社會男尊女卑秩序的重要文化機制,但是對於沒有參加教會、佛道僧團、寺廟活動的人,他們的性別觀念和宗教沒有關係。(2) 中國社會盛行觀音女神的信仰,將祂視為慈悲母親的化身,證明中國女性的宗教地位很高。(3) 宗教教義決定女性能否得到救贖、解脫,所以信徒不能也不應該質疑。(4)女性宗教(指神、教祖、信徒都是女性)會提升女性的宗教地位。(5) 佛教與基督宗教才是正統、正信的宗教,民間信仰不是宗教。

 

因為宗教學、性別研究在台灣都是非常新的學科,一般人沒有機會接受系統性的宗教與性別教學,所以我設計先以「小考」的具體題目,引導聽眾嚴肅思考宗教如何透過教義、實踐、文化影響女性的定位。上述五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是在演講過程中,我發現第五題有時候會阻礙進一步的討論。相對於佛教與基督宗教這類的制度性宗教(主要指經典與僧團、教會組織完整),聽眾中有人質疑「民間宗教」不是宗教而是迷信。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2014年發布的全球宗教多樣性(global religious diversity)調查顯示,2010年台灣2322萬人口中,44.2%信仰民間宗教,21.3%以佛教徒自居,基督教徒只佔5.5%。換句話說,台灣人的宗教生活中,民間宗教遠比制度性宗教來得活躍與重要。

 

目前宗教學界定義宗教也不再使用「神、經典、僧團與教會組織」等偏向制度性宗教的標準,而採取比較功能性的定義。例如我在教學上就用3B4A5R來闡釋宗教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宗教的三種基本因素為信仰(believe)、實踐(behavior)、歸屬 (belonging),譬如同時閱讀聖經、上教堂與禱告、感受來自上帝和團契的支援,才能成為基督徒,缺一不可。人生擁有的四本存摺 (account):情感、健康、價值、財富中,宗教成為建立價值的重要資源,一旦健康因嚴重意外或無法治癒之惡疾而受損時,人也往往轉向宗教尋求療癒。至於構成社會秩序的五種關係(relationship):人與神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別人的關係、人與命運的關係、人與自己的關係,就是各種宗教處理的核心秩序。

 

根據利基理論 (niche marketing),宗教也為現代社會提供了「第三空間」。相對於傳統的宗族/政府、近代的家庭/資本主義,宗教創造了一個非血緣制約、志願性參與的公共領域 (Public Sphere)。舉例來說,亞洲的工商業往往屬於家族性企業,必須透過親屬關係以及良好的政商關係,個人才能獲得社會上的獨立與繁榮。又或者宗教能提供綠色產業(Green Industry)的倫理基礎,使其兼顧生態保護、社會良心等足以和利益至上的消費主義抗衡。美國學者趙文詞(Richard Madsen)認為台灣人間佛教的積極入世和慈悲平等,有助於建立民主社會(註2)。

 

由宗教創造的第三空間對現代台灣女性尤其重要。以佛教為例,Robert P. Weller認為佛教提供台灣女性新的經濟資源以及社會空間(註3)。以往成功的台灣女商人往往是某某家族的媳婦,依靠家族企業的資金和人脈;現代台灣女性則可以藉由宗教人脈建立商機,發展獨立於家庭之外的個人經濟成就。台灣的市場文化與公共領域交涉很深,進一步產生獨立於家族、國族之外的公共文化。人們得以透過儀式、象徵、傳媒以及非口頭展演的行為,塑造現代的公共生活。楊美惠 (Mayfair Mei-hui Yang)認為現代傳媒(特別是衛星直播)與文化的公共邏輯,與宗教傳播關係密切,女性也得以藉此發聲(註4)。

 

傳統的國族主義與半國家機構經常將性別議題納入國家之下,以強國健種的說法,貶抑具有女性主義觀點的計畫與活動。注重家庭倫理位階的儒家,要求女性三從四德,正是引起此張力的來源。宗教卻提供女性追求教育、經濟能力、價值獨立的資源與人脈。舉例來說,近代佛教的新變革特色,即是女志工的大量參與,台灣比丘尼的高學歷、高素質,更是形成人間佛教的基礎。

 

從佛教發展為例,近代都市宗教生活的指標有三:(1) 市場擴張、快速都會化、中產階級興起,所以需要更平等的、更理性的、更邏輯性的思考方式,因此改變宗教的形式。(2) 建築上,以在家信徒為主力建造的居士林團體,以鮮明的道德氛圍,體現現代靈性修持的新貌,區別傳統寺廟的「熱鬧」景象。(3) 志願性團體中女性成員的增加,無論扶乩、誦經、演講等活動,都見得到她們的身影。回顧近代的「新女性」論述,經常強調女性擁有知識,得以擺脫「迷信」的包袱;實際上,這些女性也有著更多參與宗教組織的自由,不讓鬚眉,而且陣容日盛。

 

台灣當代最成功的女性宗教空間個案,首推慈濟功德會。慈濟功德會的組織包含會員(3/1約130萬人,忠誠度高)、榮譽董事(缺少時間參與的社會賢達,人數不定但增加中) 、慈誠隊(男性,主要負責交通、勞務、急救與助念, 1996年小計2600位,過半年齡為41-50歲之間) 、委員以及幕後委員(被公認的助人楷模,1996年計有7000位,過半年齡為41-50歲之間75%為女性)。女性高度參與慈濟功德會,使其獲得家庭主婦王國的暱稱。

 

慈濟功德會的實踐倫理與佛教教義緊密結合,譬如立足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生命共同體與慈悲觀,而行善與佈施。其救難度厄的活動,以佛教積累功德(可計量性來世果報)為行動基礎。而處於其理念系統的下層結構則是慈濟十戒,除了健康生活的規範,還顯示政治疏離感。相對於儒家倫理的親疏有別,以及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階段性道德實踐,慈濟功德會充分善用佛教的慈悲和平等觀。

 

台灣比丘尼僧團建立的國際範例,也是當代宗教提供女性第三空間的成果。台灣從1953-1998年以來受戒的女性超過一萬兩千名,約佔僧尼受戒總數的75%。重要的佛教團體如佛光山、法鼓山,尼眾都超過80%。1990年以前,台灣比丘尼33%具有大專院校以上學歷,具有博士學位僧尼比率為1:8,至2000年護僧協會頒贈的研究生獎學金,僧尼比率為4:60。2012年北部齋僧協會初步調查,新北市僧尼具有研究生學歷者,高達92%。

 

戰後台灣比丘尼領袖輩出,各有專長,例如: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以社會慈善救濟聞名,華梵大學創辦者曉雲法師--建立首座佛教大學,恆清法師──台大教授推廣藏經數據化、專宗研修學院立法,香光尼寺悟因法師--國際講戒和栽培博士比丘尼,南林尼僧苑惟俊法師--提倡戒律改革,重建世界比丘尼法脈,玄奘大學教授與弘誓佛學院導師昭慧法師--社會運動與佛教倫理研究,金色蓮花基金會創辦人會焜法師--建立臨終關懷證照訓練。還有著名之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無生道場靈鷲山等僧團的比丘尼,都因其對佛教的貢獻而聞名國際(註5)。

 

   台灣女性積極投入宗教的動機,可視為角色互動的結果,即「皈依-實踐」的模型。她們從集體的宗教修行團體中,獲得角色認同的轉化,並且進一步尋求新的角色,而且透過團體中密集性的互動,逐漸產生獨立於家庭之外的女性主體性。這些女性也藉由宗教創造的第三空間,建立人脈、開創資源,既獲得個人靈性自主與經濟網絡,也以團體形式參與公共事務,凸顯台灣第三社會空間與宗教的密切關係。

參考資料來源:

註1:由於我的專業是佛教與性別研究,本文引用例證多以佛教為主。

註2:Democracy’s Dharma: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民主妙法:臺灣的宗教復興與政治發展),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註3:Market Cultures: Society and Morality in the New Asian Capitalism. Boston: Bos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註4:Spaces of Their Own: Women's Public Sphere in Transnational China.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9.

註5:李玉珍,《戰後台灣佛教與女性:李玉珍自選集》,台北:博揚文化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