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不思議女人(2017)A Fantastic Woman 不思議女人(2017)A Fantastic Woman
導演 賽巴斯蒂安雷里奧(Sebastián Lelio)
發行公司(單位) 捷傑電影
發行年分 2017 片長:104 分鐘
發行地 西班牙
主題分類 多元性別
得獎紀錄 第67屆柏林影展最佳劇本銀熊獎
導讀標題 不思議的女人,要關注的性別
導讀者 楊聰財
導讀者單位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國防醫學院兼任副教授
看前想一想

LGBTQ自西元1990年來一直被呼籲要給予正確的認知和尊重。你認為我們社會大眾有多少比例達到這目標?

內容簡介

這部影片探討性別不安症個案(俗稱跨性別者)努力活出自我的勇敢歷程。瑪蓮娜(Marina)與奧蘭(Orlando)是一對特殊的相愛伴侶:因為瑪蓮娜是跨性別女性。瑪蓮娜是一位年輕的餐廳服務員,也是位有抱負的女歌手。奧蘭多比她大20 歲,擁有一家紡織公司。他們像所有熱戀中的情侶一樣,在愛裡為彼此瘋狂,也在生活裡彼此照料。整部片分配給兩人的相處時間非常短,導演卻成功用這幾個簡單的鏡頭說出他們作為情侶的「平凡」。電影以奧蘭多的死作為分割,他死後,這些平凡全部成了「不凡」。加害者、受害者、妓女、變態,這些是取代「女朋友」的新稱號,奧蘭多走得突然,無法再站在「正常人」的位置上捍衛這段情感,也來不及為瑪蓮娜留下任何能帶給她力量的字句。於是,醫院醫師懷疑她殺死奧蘭多,檢察官更像偵探辦案,處處為難,認為她和奧蘭多之間有金錢交易,因為受到虐待才起了殺意。奧蘭多的前妻對著她喊變態,兒子將她的臉用膠帶層層綑起來,七歲女兒看到她就哭得唏哩嘩啦。瑪蓮娜在失去愛人的創痛下受盡屈辱,與奧蘭多同住的公寓、共享的車子都保不住,即便她不想要那些東西,心願微薄,只求要回他們一起養的狗,以及在喪禮上好好跟愛人說再見,奧蘭多的家人仍然狠心拒絕。

   

看似堅強,不輕易低頭的瑪蓮娜,唯有在一個人的時刻會顯露脆弱。她想證明自己是瑪蓮娜,而不是身分證件上那個男人,但在這過程中,她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外界的雜音,還有內在自我認同的衝突。她在壓力大的時候常靠打拳舒壓,無論打沙包、打空氣,一拳拳揮出都十分有力,那是她少數顯現陽剛氣質的時刻。

性別觀點

《不思議女人》探討的議題雖然沈重,但導演在片中安排了幾段魔幻寫實情節,用以表達瑪蓮娜難以言說的複雜情感,讓一些直白的悲傷也有了藝術的包裝:她在街上行走時突然被強風阻擋,寸步難行到幾乎要飛起來,雙腳還是努力地緊黏地面,即便整個世界都在和她作對,她仍有硬底氣;喜歡唱歌的她,一瞬間站上舞台大秀歌舞,聚光燈一打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那是她的夢想畫面,如果她生下來就是女人,是不是就能無憂無慮地歌唱? 活在電影中的瑪蓮娜很真實,舉手投足間有嬌媚,片中一幕她赤裸上身,儼然就是個女人身形。丹妮耶拉維加(Daniela Vega)是撐起瑪蓮娜靈魂的人,她在現實生活中便是一名跨性別女性,十歲未滿就開始練習聲樂,片中所有唱歌片段,她親自上陣。或許正因瑪蓮娜就是她一部分的自己,觀眾更能隨著她的演出一起經歷熱戀、心碎、憤怒、不捨,看電影的一個多小時裡,像在陪伴這位不思議女人走過一段心死與重生。

 

性別者,由於性別認同與出生或生物性別有不一致,可能(但非必然或與生俱來)會經歷強烈的苦 惱情緒甚至失能,也就是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這樣的情緒不安、困擾或焦慮,可能來自於對自我身體或生理如生殖器官特徵的焦慮。有的人 只要作跨性別裝扮或進行性別認同法律承認,就可以 改善性別不安;有的人會求助醫療介入如荷爾蒙治療 或性別置換手術,來改變身體性別特徵,達到與自我 性別認同一致,緩解性別不安,而這些求助荷爾蒙與手術治療等醫療介入的性別不安者,則稱為變性者 (transsexual)。性別不安也可能來自於性別不順 常規行為(gender non-conforming behavior) 所致的社會壓力、歧視偏見、不友善環境等。跨性別者、變性者及性別不順常規者,在不被瞭解或誤解下,容易受到社會汙名化,經常被迫隱藏自我,怕被質疑性別身份,不敢或抗拒就醫,因此可能缺乏適當的健康照護。一般人也可能誤解跨性別者、變性者、非順性別常規者,視之為偏差行為,潛藏性別偏見與標籤精神疾病的雙重污名或歧視。此外,也需要留意的是,性別不安相關的症狀或現象,需要考量年齡、族群、個體或文化間的差異。

 

性別(gender)在二十世紀以前的英文字典上的解釋僅以身體區分男女性。大約到二十世紀中期 「性別認同」此字詞及概念開始出現,源自於社會逐漸發現與瞭解人類性別跨越的各種現象。1951 年知 名的美國人George Jorgensen 飛往丹麥接受男變 女的性別置換手術,成為史上第一個變性人 Christine Jorgensen,成功的以女性身份刊登於美國紐約 時報頭版上,於社會上獲得認同。此後專家學者擴大 對於性別的認識及解釋,認為性別關連到生活經驗,也牽涉到個人感受,開始出現了經驗性別(experienced gender)與表達性別(expressed gender)等更精確的區辨用詞。一直到現在,諸多的性 別用詞或定義仍在發展與變動中。1966 年此領域的開拓者Harry Benjamin(也是上述Jorgensen的醫 師)寫了第一本討論跨性別的醫學專書,書中曾假設性別不安的成因或許來自基因、內分泌或是社會心 理等因素影響。在性別不安的成因及性別認同的發展理論蓬勃發展的同時,卻也發生了嚴重的錯誤。當時知名的性心理學家 John Money認為性別認同是後天養成的。8個月大男嬰 David Reimer 進行包皮切除手術失敗後,陰莖受損,父母求助專家意見,John Money當時認為在一歲之內性別認同尚未定型,建議進行男變女的性別置換手術,指導父母將 David 當成女孩養 育,在此同時雙胞胎哥哥則是依著出生性別的男孩教養。不幸地,在青少年時期之後,David一直陷於自我認同上的困擾及嚴重憂鬱,始終覺得自己並非女性。在14歲的時候David因痛苦不堪,進行了女變男手術還原成出生性別。然而之後,David仍苦於嚴重的憂鬱症與手術併發症,不幸的,在2004年最終以跳樓自殺結束了生命。

 

性別認同的後天成因論自此逐漸地被推翻,而以現今觀點來看,上述的介入方式已經被視為違反醫療倫理。迄今科學家們仍企圖找尋性別不安的成因。1980年代起,荷蘭學者 Swaab 的研究團隊進行一系列關於性別認同起源的研究,並於1995年的自然期刊發表,認為大腦深處的構造「終紋核」(stria terminalis)與性別認同有關。此部位的神經元數目,生理男性與女跨男(自認為男性,希望被當成男性稱呼,後文中稱「跨男」)相似,且生理女性 與男跨女(自認為女性,希望被當成女性稱呼,後文 中稱「跨女」)也相似。2008 年的《腦》期刊指出 在另一個大腦深處的構造:下視丘的「間質核」有相似的發現,意即生理男性與跨男在此部位的構造相似,而生理女性與跨女也相似。Swaab 發現不同生物性別者的大腦會存在一些構造上的差異,而跨性別者的腦部構造可能與另一種生物性別者的腦部構造較為相似。然而這些發現只是在腦的層次上更細緻地描 述各種性別狀態間的相似與差異之處,仍然無法解釋性別不安從何而來。在成因的理論推測上,神經生物學研究指出,嬰兒生殖器官的分化在懷孕的前兩個月就已完成,但腦部的性別分化則發生在懷孕的後半年。如果兩階段的分化結果不一致,例如在懷孕的前兩個月分化出女性的生殖器官,卻在懷孕後半年分化出在性別認同上傾向男性化的腦結構,則可能造成性別不一致的現象。

看完動動腦

女主角有一段是在觀賞自己的生殖器官,你覺得導演想表達什麼訊息?

上版日期 11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