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侵害的本質是權力的掌控
在權力關係下,相較於男性、師長、大人,弱者通常是女性、學生、小孩及身心障礙者。而身心障礙兒童,更是弱勢中的弱勢,最容易被侵犯,卻更難開口求救。但弱勢的特教生只能永遠被動受害嗎?如何賦權每一個人,讓每個人知道自己的權利、知道自己是有力量的,讓每個人都清楚求助管道,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在面對權力不對等關係的壓迫時,可以主張權利、拒絕對方濫用權力的行為,這是教育的重要課題。
2.受害者轉為加害者
劇中的小光原本看起來是個大魔王,直到最後才揭露他曾被男老師長期性侵,甚至產生性別認同困擾,反而是最嚴重的受害者,引發了觀眾的同情。通常,家暴及性侵害的受害者都有部分會轉為加害者,如何避免應該是暴力防治的重點工作。
3.建立師生間的專業界線
我們成長在一個界線不清楚的環境,從小就面臨大人任意摸頭、捏臉甚至抓男性生殖器為樂,對於界線被逾越已經無感,甚至自己也可能輕率地逾越了他人的界線。校園裡,有些老師並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權力,也有老師故意濫用權力侵犯學生。因此,重新建立師生間的專業界線是當務之急。範圍包括:情緒界線、關係界線、權力界線、溝通界線和身體界線。
4.校長不會手語固然有問題,但會手語就能解決問題嗎?啟聰學校沒有聾老師或聾校長,是否意味著特教的價值觀需要檢討?此外,政府有為不同障別的特教生設計性教育及性侵害防治課程嗎?如何評估性平教育課程績效?
5.校園安全空間
電影中出現像廢墟一樣的廁所和隧道般場景,跟現實的距離太遙遠,很難理解導演為什麼要這樣安排。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學校要公告校園的危險地圖,並在廁所等危險處所裝設緊急求助設施。相關法令是否落實?有沒有可能這些裝置只是應付上級檢查,學生根本不知道而且不會使用?
6.障礙者的性
社會的刻板印象是否會把所有的身心障礙者都視為智障者?他們被視作無性人,不需要「性」,更不需要「愛」?有前心理系教授評論啟聰學校集體性侵事件,認為「這只是孩子在玩,家長是為了拿賠償才改口說是性侵」,你以為呢?身心障礙者需要的是社會的同情,還是理解與尊重?他們所遇到的障礙,到底是來自上帝,還是人間?
7.韓國的「熔爐效應」代表的,是社會大眾不能將事件僅僅定位在「是在那些聾啞人士身上發生的慘劇」,而是「如果不能改變,是我們社會整體的恥辱」。電影「無聲」卻沒有引發「無聲效應」,觀眾普遍覺得聽障學生好可憐、啟聰學校好可怕,然後呢?
8.監獄和軍隊的「高壓管控」及「與外界隔離」,使掌權者可以恣意妄為,是集體性暴力的溫床。但作為一個特教學校發生這麼多集體性暴力,管理文化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學生是否被歧視?一般學生可以依據「國民教育法」就近入學,特教生為什麼不行?這所啟聰學校收了橫跨七縣市的聽障生,讓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離家住校,與外界隔離,這是必要的嗎?特教學校的存在,是否阻斷了一般生與特教生相處的機會?
9.電影和現實的差別
真實的世界比電影殘酷。我們沒有看到王大軍老師出現,只看到女校長建議被性侵的學姊嫁給性侵她的學弟,而且,這是該校處理性侵害事件的慣用手法;校車上,小男孩發現最後一排有狀況而告訴隨車員,隨車員說:「回去坐好,不要管。」因為資深人員告知這位新進人員:「這是小事,不用寫在行車日誌上」;女校長不只是在性平調查會議上球員兼裁判,否認學校有性侵害事件,甚至還在立法院公聽會上,拜託教育部幫那位因性侵女學生被解聘(在人本施壓下)的老師找工作,說他「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兒女要養」;接任的男校長則在集體性侵案爆發後說:「人本亂講,不是128件,『只有』71件!」之後的國賠協調會議上,學校拒賠,除非受害人同意不向學校內部失職者求償。學校委任的律師當場說:「你們在乎的是小孩,我們在乎的是公務員。」最後,監察院一共彈劾了16人,破了教育史上的紀錄!然而,這所啟聰學校是否安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