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悅讀性平 詳細資料
:::
書名 智慧妻子:Siri、Alexa與AI家電也需要女性主義?
作者 約蘭德.斯特蘭格斯、珍妮.甘迺迪
出版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112-09-28
主題分類 權力、決策與影響力
國圖連結 https://metadata.ncl.edu.tw/blstkmc/blstkm?@@1428674068#tudorkmtop   查詢國圖資源
導讀標題 是誰想像的智慧與妻職?從性別化創新來思考智慧妻子
導讀者 余貞誼
導讀者單位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看前想一想

1.你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種AI語音助理嗎?你設定的語音是哪種性別的聲音呢?為什麼你想要設定這個聲音呢?
2.你曾想過與機器人相伴的生活嗎?你希望它幫助你做些什麼?而這些你希望機器人幫你做的事情,過往是由哪種性別的人在協助的?
3.機器人並不像人類一樣有生殖器官,因而是無性別的存在,但為什麼我們仍然會為它賦予一種文化性的性別呢(包括從聲音、身形、個性、特質等來連結某種特定的性別氣質)?

內容簡介

《智慧妻子》是透過多重女性主義思維的視角,來解碼AI機器人在創新科技解方的表層下,其被設計與想像出的「妻職」,是如何在性別角色、家務與情感勞動、性勞動等面向複製且維繫資本主義和父權體制雙元的權力和壓迫。

書籍從構想一個智慧妻子融進日常生活的腳本出發,帶領我們去檢視現有的語音助理和各類機器人的出現,會在微觀的日常生活互動,與鉅觀的性別文化結構與秩序上帶來何種影響。在「跟蹤」智慧妻子的過程中,我們一一看見了機器人身上所展現的特質(如純真、可愛、不具威脅性)如何複製了一種性別化、性化的刻板印象;而機器人被預期達成的家務和情感輔助,雖看似藉由陽剛科技力量解決了社會問題,但事實上,它過於簡化家務與照護勞動的工作內涵與角色,忽略家庭生活中那些極其關鍵的隱形工作;在情感與性互動上,也強化了女性被動、從屬的姿態,鞏固了舊有男主宰女屈從的性別秩序。

所以,你相信機器人是中性的嗎?你認為科技方案僅是技術議題而無涉社會性嗎?《智慧妻子》將邀請你一同進入機器人設計、開發、擴散/傳播、應用的過程,透過這趟系統性的巡禮,重新看見機器人中內蘊的性別腳本與想像,並一同思索改造、創新、或是重新打造一套建構智慧機器人的方法。

性別觀點

科技如何性別化?
要討論智慧妻子/機器人的議題,需要先梳理性別與科技的脈絡化討論。我們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觀察科技性別化的現象,第一是觀察「科學中的女人問題」,旨在探究是誰在做科學工作?為了誰的利益而做?以分析在科學知識生產與應用的過程所夾帶的性別預設與偏見。第二是探究「女性主義的科學問題」,更進一步去分析現行科學是否是立基於男性中心主義之上來提出各種理想與設計,而看不見其他解方的可能性。回到《智慧妻子》,書中也同時呈現了上述兩種科技性別化的現象。在「科學中的女人問題」裡,我們看見AI科技的開發者以男性為主、其預設的服務對象也以男性為優先,因而使得其所構設出的「妻子」腳本也固著於服務男性的性別角色秩序中。而在「女性主義的科學問題」中,我們也看見了在應對「人妻荒」、「照護荒」和環保意識等社會問題跟前,訴求陽剛、進步、普世的機器人解方雖看似一舉因應了各項社會難題,但它同時也簡化了社會議題的複雜性,掩蓋了其中的權力關係,而失去了發展更具解放性的改革方案。

誰定義的問題?
在面對生活步調加快、人口結構轉變、與親密關係民主化等社會變革中,為什麼輔助/照護/社交機器人成為了解方?這個解方意味著,我們認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於沒有足夠(甚或是足夠好)的人力來達成促進人類生活品質、補足健康照護缺口、滿足親密關係想望等需求,因此借重陽剛科技所塑造出的新「人」力,將可讓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然而,將上述這些社會議題的根源僅歸諸於沒有足夠的「人」力,事實上在一開始就限縮了我們對社會議題的理解。作者以家務機器人為例,帶領我們去看見家務機器人化的同時,會忽略日常勞動與照護中的複雜性和重要性。因此,當我們要對「家務沒人要做」的現象提出解方時,就會以「由機器人來完成這些簡單、瑣碎的例行工作」為藍圖,而忽略了從另一端點進行思考:重新看見家務與照護勞動中的複雜性,賦予家務勞動更公允的評價與社會酬賞。試想,若是我們珍視家務或照護勞動中的生產價值,並適當給予經濟與文化報酬時,不也會引導社會對資源進行重分配,進而改善現存的人力缺口現象?

誰想像的腳本?
當機器人成為社會解方時,它被賦予了什麼樣的行動腳本呢?作者從對機器人的細膩描寫中,讓我們看見現行的「智慧妻子」被鑲嵌進了性別化的文化性器官(cultural genitals),一方面透過它的身型、聲音、個性與特質來呈現一種社會性別的樣貌(如以身形苗條、機械內嵌、溫柔聲音、無威脅性等特徵來象徵女性機器人),另一方面則透過人類與它的互動型態來固著父權社會下的性別秩序,包括設定其以溫和有禮的方式來與人類互動、被動的接受人類的宰制甚或傷害,而一旦設備出現異常,我們就會以性別化的評價來連結這些機器故障的行為(如AI經前症候群)。

這些被鑲嵌進機器人中的性別化互動腳本,不僅會透過再製、體現那些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性別社會化與日常生活經驗,而再次鑄記、強化社會中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此種互動腳本與刻板印象的固著,也會從虛擬世界中外溢到實體世界,讓虛擬互動反映且強化實體世界的秩序,進而持續鞏固家庭與社會中的性別分工與性別階層:男性可以透過管理好玩的機器,來達成對周遭環境、角色的掌控能力,在其之下的,皆為其力量的臣服者。
性別化創新」來幫忙
我們希望未來的機器人世界持續複製與放大父權社會中的性別秩序與角色想像嗎?當科技做為社會議題的解方時,它通常都被視為僅是一種技術問題,而忽略了探究它對社會或世界所可能造成的廣泛影響。這本書的核心意旨正是要帶領我們對機器人的社會效應進行思考,機器人僅是一種中性的技術嗎?若機器人的設計和運作腳本中蘊含著上述的性別化預設時,我們所期待的為人類社會謀福祉的機器人,是否僅會是特定人類的好朋友,而無法為人類整體帶來善的效益?

提起問題,喚出意識,看見機器人應用中的不平等,我覺得是開啟「機器人如何為人類社會謀善」討論的起點。而要打造一個能夠創造人類福祉,並在其運行中消弭隱微的性別歧視、刻板印象和暴力文化,同時協助提升女性和妻子工作地位的機器人,需要的思考方向與工具,可以借重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的概念,協助我們去問對的問題(如為什麼需要智慧妻子)、挖掘問題優先性背後的權力關係(如為什麼優先服務男性的情感需求)、思考多元化的內容腳本(如更女性主義式的智慧妻子設計)、打造多樣性的設計團隊(如加入多重性別、階級、種族的參與者以反映其經驗與需求)、平衡效用主義的視角(如在功效設計之外也須思考倫理議題和生態平衡)等。如此,我們才有更多資源來協助打造一個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重效益的「智慧妻子」。

看完動動腦

1.觀察你日常生活中出現的AI語音助理或機器人,包括它的聲音、談話內容、應對方式,然後嘗試分析這些設定背後所預設要服務的對象是誰、希望達成何種效果。
2.本書最後提出重啟智慧妻子的九個解方,涉及範圍包含智慧妻子的設計人員(如改善程式設計文化中的「兄弟烏托邦」現象)、設計概念(酷兒化與女性主義式的智慧妻子)、傳銷敘事、預設潛在消費對象、與生態的平衡、方法倫理學等面向的多元創新性。身為一個消費者,你覺得你可以著力於讓智慧妻子更加多元化、以促成性別正義之實現的作法可能有哪些呢?

參考資料

朗達.施賓格著,柯昀青譯(2016)。
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臺北市:五南。

上版日期 1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