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無酬照顧與家務工作(Unpaid care and domestic work)泛指人們每日需進行之無酬服務,包含照顧長輩與孩童、家務勞動、社區內的志願工作等。依APEC區域5個經濟體的數據顯示,APEC區域每天有1.87億小時的無酬活動需求,其中有60%的無酬勞動是由女性完成的。以全球而言,女性平均每天花費4小時32分鐘進行無酬照顧與家務工作,是男性1小時24分鐘的3.2倍,男女在此項目的付出不成比例,顯示明顯的性別失衡問題。與全球趨勢一致,APEC區域的女性也承擔了比男性更多的無酬照顧與家務工作負擔。來自15個經濟體的數據顯示,女性每天花費2.6小時至5.5小時進行無酬勞動,幾乎是男性所花時間的3倍。
假設從事無酬勞動的代價為有酬工作工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估計,無酬勞動的機會成本相當於全球GDP的9%,依購買力平價(PPP)換算後就是11兆美元。因此,女性從事家務的價值預計佔GDP的6.6%,而男性的貢獻則佔GDP的2.4%。除了計算上述金錢價值,尚需計算無酬勞動對女性的長期影響,例如有些女性放棄學業選擇幫忙家務。由於缺乏教育將被限制獲得工作的機會,長期下來更影響未來生活。
為達無酬勞動上的性別平等,本報告提出三項具體建議如下:
1. 確實衡量女性在無酬勞動上的價值:政府需要與專業人士合作,針對無酬勞動進行時間使用調查(time-use surveys),該調查應生成性別統計數據,俾利政策制定。然而產出性別統計數據的主要問題在於成本,全球僅有13%的經濟體有專門設立性別統計的預算。
2. 增加良好的基礎建設與社會服務:《產假保護公約》第183號明確規定所有受僱女性有權享有14週的產假,包括產後6週的強制休假,而直到2000年APEC才逐步意識到陪產假和育嬰假的重要性,截至2022年2月,提供陪產假的APEC經濟體已從10年前的8個增至15個。此外,有10個APEC成員支持父母雙方均可申請帶薪育嬰假的政策,數量為10年前的兩倍。在APEC,政府在教育上的平均支出在20年間僅微幅上升,從2000年的3.8%GDP提高到2019年的4.0%,而同期健康支出也只從2.7%GDP增至4.1%。建議政府可嘗試增加教育、健康及其他社會服務等支出,以利人類和經濟發展,這也是疫情帶給世界的重新省思。
3. 從觀念改正開始重新分配無酬勞動:將性別平等觀念整合至各階段教育,從初等教育開始,教導學生對抗性別化功能和能力的偏見;向各族群或業界宣導性別平等,及消弭性別刻板印象和其他形式基於性別之歧視。透過國際社群引起世界關注無酬勞動對女性的負面影響,並監督政府對相關國際公約的承諾,促進適當政策的推動,有助減少和重新分配無酬勞動,及改善女性勞參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