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2025 年最新年度報告指出,儘管部分領域已有明顯進展,例如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女性教育程度提升等,但在武裝衝突加劇、資金縮減等挑戰下,這些成果仍不足以推動整體性別平等向前。報告顯示,全球超過 6 億名女性生活在距離戰場 30 公里以內,為 1990 年以來最高;同時,若氣候變遷持續惡化,最壞情境下將有逾 1 億名女性與女孩陷入極端貧困(每日生活費低於 2.15 美元)。種種數據顯示,全球性別平等不僅停滯,更出現倒退跡象。隨著《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30 週年及 2030 永續發展目標的迫近,聯合國呼籲各國政府提出更新承諾與具體行動,並強調:「即便現況令人感到悲觀,我們依然能選擇一個以性別平等為核心的未來。」
-
芬蘭全國混合冰舞錦標賽的資格賽將於下月登場,今年特別之處在於規則修訂首次開放同性組合參賽。傳統上,混合冰舞必須由一男一女搭檔,但在教練的支持下,19歲的艾瑪·阿爾托(Emma Aalto)與20歲的米莉·科林(Millie Colling)爭取打破性別限制,最終獲得大會支持,成功推動規則改革。
兩人表示:「我們是最好的朋友,第一次搭檔時就展現出極佳的默契,也非常享受合作的感覺。但當時冰舞界還沒有同性組合的例子。」她們希望自己的嘗試能為未來的選手開啟更多可能性。「很多人誤以為同性組合就是同性伴侶,其實並非如此。每一對冰舞搭檔都有獨特之處,應該擺脫刻板印象的框架。」
雖然芬蘭此次開放同性組合參加資格賽,但若兩人晉級全國賽,目前更高層級的賽事規則尚未修改,仍可能受限。然而,她們相信這場改革將有助於打破傳統藩籬,讓不同性向與背景的選手都能探索更多組合與可能性。
-
2026年11月23日至29日,世界帕拉桌球錦標賽將在泰國芭達雅盛大舉行,並寫下歷史新頁。本屆賽事將迎來來自世界各地的330位運動員參與,男女運動員人數各為165人,在國際桌球總會百年歷史中,首次於帕拉桌球錦標賽實現性別參與率完全平等。這一突破性紀錄,不僅展現帕拉桌球在推動性別平等上的努力與成果,也象徵身心障礙運動逐步走向更具包容性的未來。比賽選址於泰國,更呼應該國近年對帕拉桌球的積極投入與貢獻,從基層推廣到國際賽事承辦,皆展現出其在推動運動發展的關鍵角色。世界帕拉桌球錦標賽自1990年起每四年舉辦一次,逐漸發展為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賽事之一,而即將迎來的第九屆,更被寄予厚望,將成為歷史上別具意義的一屆盛會。
-
一項發表於英國的《自然》(Nature)期刊的新研究( Rapid emergence of a maths gender gap in first grade)指出,儘管男孩與女孩在幼兒時期的數學能力幾乎相當,但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最終進入數學密集的科系和工作的女性遠低於男性。
法國與美國的研究團隊,使用法國教育部( The French Evaluation Forecasting and Performance Department, DEPP)的資料,在符合資料保護規範下,評估2018年到2021年法國小學第一年級及第二年級總計2,653,082名兒童的語言表現及數學表現資料。研究發現,學生在小一開學初的數學表現沒有性別差異,但到了學年中,男生的表現已明顯優於女生;到了小學二年級,這個差距擴大了四倍。
研究也指出,這樣的差距出現在全國各類家庭、班級與學校中,且即便控制了年齡、入學前學習程度及語文能力等變因,結果仍一致。特別是在數學表現最頂尖的5%學生中,男孩人數為女孩的2.3倍。
研究團隊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在於家長與老師對性別角色的期待,這些觀念被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報告建議,消除教學環境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並為女孩提供多元的數理相關女性榜樣,以鼓勵她們投入此一領域。
-
聯合國相關的「永續證券交易所倡議(Sustainable Stock Exchanges Initiative, SSEI)」 於2025年首創「為多元性別群體的平等權利敲鐘(Ring the Bell for LGBTIQ+ Equality 2025)」活動,旨在激發全球證券交易所、企業和 LGBTIQ+ 組織的支持,對促進 LGBTIQ+ 的平等、包容和人權的支持。在參與的各國證券交易所於5月14日到23日舉行實體或是虛擬敲鐘儀式,紀念國際不再恐同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Biphobia and Transphobia)。
依據SSEI網站資料顯示,自 2015年到2024年為止,每年3月份舉辦「性別平等敲鐘活動(Ring the Bell for Gender Equality)」,倡議主題在婦女性別平等。
有鑑於私部門在促進LGBTIQ+群體的包容性和平等權利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SSEI 的2025年「性別平等敲鐘活動」,倡議主題為支持多元性別平等。讓證券交易所、企業、民間社會和LGBTIQ+組織團結起來,共同提高認識,推動全球對話,加強夥伴關係,並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環境,尊重和重視每個人,無論其性傾向、性別認同或表達或性別特徵如何,這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不讓任何人落後」(leaving no one behind)的核心原則,以及獲得全球400多家公司支持的《聯合國企業行為準則-消除對LGBTIQ+群體的歧視》( UN Standards of Conduct for Business on Tackling Discrimination against LGBTIQ+ people )。
參加倡議的組織包含聯合國國際盟約( the UN Global Compact)、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UN Human Rights, OHCHR)等,本活動在包括加拿大、法國、巴西、丹麥、義大利等國的證券交易所舉辦。
-
澳大利亞統計局(ABS) 之前修改2021年人口普查之問項,成為全球第2個在人口統計之「性別」有男性、女性及非二元性別(non-binary sex)的國家。該年人口普查之「性別」問項,係蒐集生理性別(sex),而非社會性別(gender)資料,且隔年決定不公布非二元性別統計數據。
LGBTIQ+成員表示在填寫2021年人口普查資料的過程,沒有問項可以反映他們的性別認同、性別特徵變化及性取向,所以對於人口普查過程及結果感到被忽視及排斥。為回應LGBTIQ+成員向該國人權委員會 (AHRC)之投訴,ABS於 2023年表示將繼續與LGBTIQ+社群密切合作,致力於改進2026年的人口普查流程及方法,以降低對LGBTIQ+造成傷害的風險。
ABS復於本(2025)年表示,規劃修改《2016年人口普查和統計條例》(the Census and Statistics Regulation 2016),並2026 年人口普查問卷之主題「家庭和家庭關係(Household and families)」及主題「人口(Population)」,將「性別(sex)」問項修正為「出生時記錄的性別」(sex recorded at birth),並新增主題「性傾向及性別」(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問項供16歲以上者填答。
-
大曼徹斯特(Greater Manchester)在今年的國際男人節這天,推出首部針對男性和男孩性別暴力(GBV)的計畫,為該地區十年性別暴力策略之延伸,使性別暴力防治更具包容性。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之一年內,大曼徹斯特警察局記錄之9,904起性侵案件中,有1,836起(五分之一)涉及男性受害者。而在大曼徹斯特,男性受害者向警方通報性侵之平均時間為4年,且不到4%的通報案件會起訴。
該計畫認識到,雖然大多數性別暴力受害者是婦女與女孩,但男性和男孩也面臨同樣挑戰。計畫將擴大針對男性家庭暴力和暴力受害者的住所互助計畫,確保受害者可在任何行政區內被重新安置到適合的住所。此前,家庭暴力受害者只能在原行政區內重新安置,常導致進一步的創傷或暴力。
該計畫並將投資獨立家庭暴力顧問(IDVA),以支持男性與男孩,同時支持將該地區打造為創傷響應型城市之目標,並設立男性受害者服務協調員之角色,以提升治療和建議服務。
此外,該計畫還將建立針對有可能犯罪或造成傷害的受害者的處遏做法,包括與減暴小組合作開展相關工作。
-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民主機構與人權辦公室(ODIHR)舉辦華沙人權會議(Warsaw Human Dimension Conference),探討男性在支持性別平等方面之關鍵角色。與會者深入討論男性應成為性別平等倡議的盟友,支持女性的權利與地位,並提出具體參與策略。
專家指出,儘管ODIHR在過去30年來一直將性別平等視為優先事項,但男性的參與往往被忽視。會中提出促進男性參與性別平等議題的不同策略,強調應讓男性和男孩參與教育、預防工作,以促進尊重與平等,並減少有害行為等。
與會之國際專家就男性持續參與性別平等倡議之重要性進行討論,並分享經驗及見解,一致認同應加強於OSCE各區域推動男性投入與支持性別平等之機會。
-
本報告由全球時尚議程(Global Fashion Agenda)和資誠(PwC)發布,呼籲義大利時尚品牌與製造商合作,確保該領域的性別薪資平等。儘管女性在時尚公司董事會的代表性有所增加,但僅有20%的製造商監測並報告性別薪資差距,而80%小型企業未受法律約束導致難以追蹤數據。
本報告調查105家製造商,強調透明度、標準化工具及拓展時尚產業性別平等的重要性,並提出四項具體行動建議。一、改變觀念:培養包容的職場文化,支持彈性工時以平衡家庭照顧責任。二、提高透明度:確保產業供應鏈透明,以保障平等工資及勞動權利。三、標準化工具:開發適合義大利時尚產業評估薪資平等的工具,促進對產業薪資結構的理解。四、統一方法:促進品牌、協會和製造商的合作,確保在面對平等薪資問題時有一致性的解決方法,以集中資源改善現況。
全球時尚議程的執行長 Federica Marchionni 表示,解決時尚業性別薪資差距需要各方共同承諾,優先考慮透明度、平等機會和公平薪資。他相信,透過標準化工具和文化價值的影響,義大利時尚業能成為改變性別薪資差距的催化劑。
-
美國電視台CBS日前於科羅拉多州舉辦首屆「運動中女性(Girls in the Game)」活動,計有逾百名職業球隊和體育相關組織之成員出席,向年輕女性分享她們場上及場下的職涯發展。本活動傳達之訊息為「能看見就能成為(if you see it, you can be it)」,希望透過成年女性的分享啟發下一代的年輕女性,讓她們看見女性在運動產業中發展的可能性。許多已在運動產業工作多年的女性表示,除了成為運動員之外,運動產業中其實有很多領域都需要更多女性的參與。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能夠讓更多年輕女性開發她們在這個領域中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