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Share
:::
全球女性工作指數報告(Women in Work 2024)
年度 113
標題 全球女性工作指數報告(Women in Work 2024)
內容 《全球女性工作指數報告》(Women in Work 2024)是由英國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 UK, PwC UK)所公布的調查報告,該報告調查2021年至2022年間經合組織國家(OECD)性別薪資狀況。儘管女性參與勞動市場的人數不斷增加,多數OECD會員國的性別薪資差距仍擴大,顯示工作場域的偏見與結構性不平等對薪酬平等影響甚大,且考慮性別與收入、種族和年齡時,薪資差距將加劇。

報告顯示,2021至2022年間,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3個會員國中,有20個國家的性別薪資差距擴大。過去十年全球女性工作指數平均得分從2011年的56.3分上升到2022年的68分;OECD會員國平均得分則從2021年66分提高到2022年68分。2021年至2022年間,OECD國家大部分女性工作指數的推進,是由女性勞動力參與率(70.8%升至72.1%)和女性失業率(6.4%下降到5.3%)所推動。然而,平均性別薪酬差距卻從13.2%擴大到13.5%。顯示儘管勞動參與率提升,但與男性相比,女性在勞力市場薪酬方面仍處於弱勢地位。2022年女性工作指數表現傑出的國家前三名為盧森堡、冰島、斯洛維尼亞。盧森堡的強勁表現得益於所有指標皆改善,且性別薪酬差距為OECD會員國中最低(-0.2%)。

本報告分析影響性別薪酬六大因子:收入、年齡、婚姻狀況、產業、種族與教育水準。數據顯示,收入越高的女性面臨的薪酬懲罰越嚴重,當女性年紀增長所面臨薪酬不平等將加劇,尤其經歷更年期症狀的女性可能更常缺勤或需要減少工時,此時的女性也處在三明治世代,同時承擔照顧孩子與長輩的責任;同等條件的已婚女性,相對已婚男性面臨薪酬懲罰;再者,各產業薪資不均差異甚大,其中又以製造業、公共管理、教育與健康產業的性別薪酬差距最大;在種族部分,與相同條件的同族裔男性相比,除黑人族裔外,少數族裔群體的女性面臨更大的薪酬懲罰;性別薪酬差距亦隨著教育水準向上而提高,以高等教育的性別薪資差距最大。報告指出,消除性別薪資懲罰(gender pay penalty)可帶來顯著經濟利益,建議各國推動薪酬透明、建立包容性工作環境、強化彈性工時與照顧支持制度。
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