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性別映象 詳細資料
:::
影片名稱 女性日常 女性日常
導演 艾莉托伊沃涅米、安娜帕維萊寧、奧莉哈帕塞羅、瑞塔奧托、燕妮托伊沃涅米、克絲卡沙里 、米雅泰爾沃
發行公司(單位) 佳映娛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年分 2021 片長:76 分鐘
發行地 芬蘭瑞典 級別:輔導級
主題分類 人身安全與司法
得獎紀錄 芬蘭奧斯卡 Jussi Awards 北歐電影大獎、南非德班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導讀標題 導讀《女性日常》「#MeToo」後,發揮旁觀者介入的力量
導讀者 顏玉如
導讀者單位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看前想一想
  1. 近年性別平等教育普及,但性騷擾與性侵害依然不斷發生?被害人真的有創傷嗎?為甚麼多數被害人不願意揭露或求助?
  2. 一些黃色笑話、追求騷擾或酒後強制觸摸他人等行為,有時難免可能只是一時玩笑或失言,只要沒有惡意或身體受傷也無妨嗎?
內容簡介

《女性日常》由七位芬蘭女性導演聯合執導,以六則 #MeToo事件交織而成,電影將焦點放在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又不易舉證的性暴力,透過層層推進的劇情,將觀眾置於一場又一場「習以為常」的性別壓迫當中,揭露了長期以來父權所建構的強暴文化與社會腳本,即使在宣稱性別平等的社會裡,女性實際遭遇的性暴力問題仍然相當嚴重,而社會也依舊存在不友善與不公平的缺陷。這種根植於性別不平等的強暴文化,造就了將性暴力正常化的體制,成為「女性日常」處境,並且附隨著責備被害人、漠視性暴力、否認性暴力普遍性,以及拒絕承認性暴力的傷害等,也築起被害人向外求助時的萬仞高牆。

影片結尾,畫面呈現演員安普在公演完的深夜穿過公園要回家,一名身著帽T的男子安靜地尾隨其後,越走越近、越走越近......再次提醒,無時無刻如影隨形的不安、無助與害怕,反覆出現在各種情境裡,是真實生活中上演的「女性日常」。

性別觀點

1.性暴力的不被指認與非難

性暴力若按程度可區分為:從輕微的性別騷擾,到性挑逗、性賄賂(性要求作為交換權益或處罰的手段或行為),到嚴重的性要脅、性攻擊。 前者「性別騷擾(gender harassment)」,指涉基於性別(gender)之刻板印象、偏見、或敵意所展現的行為,包括對生理性別性別特質、性傾向,或者性別認同的議論、嘲諷與羞辱、性歧視的玩笑、將他人身體物化等。其他四類型,由於涉及性要求、性意味行為,可歸納為與性(sex)的相關行為之「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需特別關注的現象是,如同裹著「糖衣的謊言」,在父權規範的宰制下,性別騷擾辨識與指認相當不易,社會可非難性也更低。這可能是因為性別騷擾通常較不涉及與性騷擾有關的粗俗、公開的性行為,而可能是一種刻意或敵意的性別言論攻擊,或是欠缺性別意識或魯莽、未經妥善思考的偶發言論,又或是自以為「體貼女性」的行為。也因此,即便是性別騷擾案件成立的行為人,仍然會堅稱自己態度行為端正、尊重女性,絕無對被害人有任何肢體碰觸,以利用沒有性相關行為的騷擾使得性別騷擾問題被最小化,使得被害人落入「小題大作」的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科技進步網路數位性暴力愈加嚴重,除了常見的散佈性私密影像外,還包括不實性影像、厭女文化的評論、及其所衍生的性勒索、威脅恐嚇,數位世界虛實參半與激進言論風潮,更助長性別歧視與性暴力思維。

2.性暴力的普遍性與隱匿性

不同於遭受上司性騷擾的卡提雅同事所說的:「性騷擾案件根本沒那麼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全球約3成女性曾遭受親密關係暴力或性暴力;歐盟2020年調查也顯示,18-74歲女性過去一年曾遭受任何犯罪者身體和/或性暴力侵害的比例約有20%,且論是哪個階層的女性,受到侵犯比例不相上下。諸多研究與關注性別暴力的組織也提醒,實際數字可能更高。相較歐洲國家,我國目前仍欠缺全面性的性騷擾與性侵害盛行率調查統計,但若就衛福部統計來看,2022年性侵害通報案件9,234件,性騷擾事件(不含職場與校園性騷擾)申訴僅2,086件,顯然有更多是未曾揭露的受害者。

「為什麼不說?」、「為什麼不求助?不報警?」許多人誤以為說出被性騷擾與性侵犯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情,但真是如此嗎?事實上,被害人噤聲,不是不覺得受傷,也不代表可以接受,更不表示已經原諒對方,而是背後有著數不清的遲疑與壓力。試想:故事四中結束轟趴小聚的艾美準備補眠,靜謐闃黑的睡房中,悄悄潛入不速之客;如果艾美鼓起勇氣公開揭露與求助,此時大眾或許會對艾美的受害抱以同情,但有更多的可能會認為是她自己同意加害者留在房間、同睡一張床,甚至指責她行為不檢點。社會對於性騷擾與性侵害被害人的汙名,使得被害人容易因為羞愧、恐懼(擔心被議論、破壞關係或被報復等)或迷思(性騷擾是小事、為了報復行為人等),無法說出所受到的暴力與痛苦。更何況,倘若「加害人」在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中屬於較有權力的主管或師長,被害人更加不敢指認,最終只能獨自承擔文化裡責難自我的重量。

3.社會傳染效應與盲視暴力傷害

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的性騷擾與性侵害,何以大眾看不到對被害人的傷害?《女性日常》不僅讓人們看到了一些個別肇事者的舉止,同時也揭示了某些行業以及整體社會的價值觀問題。首先是將性騷擾問題常態化,「社會傳染效應」影響,容易造成社會大多數人認為騷擾沒什麼,忽略言行帶來的傷害,甚至引發更嚴重的侵害,同時也讓偏差言行持續傳遞,認為得寸進尺也無妨。此外,社會大眾對於倖存者的受害反應,亦有許多誤解,摻雜著「性侵迷思」,使得一般人可能反而為加害者開脫罪名,特別是在具有「支配與從屬」權力關係的職場、校園或家族更是如此,因為比起懲罰擁有較高權勢、名聲或社會背景的加害者,責怪一個破壞表面和諧體制,且沒有權勢地位的被害人更顯容易了(許馨月,2020)。在故事五中提雅在慶功派對公開揭露曾被上司騷擾,隨即招致同事的反感。這充滿既視感的反應透露出一種令人不安的現實,以及「鞏固自身安全感」的需求,彷彿只要「檢討被害人」、找到「壞事發生的原因」,就可以迴避「壞事發生在我身上」。殊不知,我們以為的安全,只是建立在「習慣」與「麻木」,反而愈加助長社會責備被害人現象。

盲視暴力的另一個特性是「拒絕承認性暴力的傷害」。研究指出,性暴力事件可能讓被害人有較多的憂鬱、焦慮、創傷症狀,也與睡眠以及性方面的困擾有關,也會造成被害人安全感的喪失,以及在人際與社會關係帶來破壞。另有部分被害人面對自己眼前的傷害極度恐懼且無能為力,又或是因遭到信任的人背叛,而陷入心理與行為的癱瘓,即「性侵引發的癱瘓」(rape induced paralysis)(Rosenthal et al., 2016; Smith & Freyd, 2013;王麗容、黃冠儒,2021),都可能會產生外界看似沒有抵抗、消極反應的狀態,誤以被害人其實沒有那麼痛苦,或認為性暴力不具嚴重性與傷害性。就像故事六中檢察官阿雷斯基的司法前輩認為,性暴力只是無數案件中的一件「小案子」,也間接暗示著「性傷害」比起其他罪惡來說根本不算什麼。這也顯示性侵文化如何滲透社會組織,以及被害人在受助輔導與尋求司法正義的真實處境。在加害者受到懲罰之前,受害者可能已經被社會集體徹底懲罰過了。

4.暴力零容忍,發揮旁觀者的力量

除了改變「先檢討被害人」的社會慣習外,如何有效的回應是另一個重要議題。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發生後,非當事人想解決的常常是自己或組織的困境,而非被害人遭受騷擾或侵害的行為與受暴後的身心狀況,導致被害人求助後不一定有正向的結果,也因此許多人寧可抱持沉默(施宏達、陳文琪、向淑蓉譯,2018)。被害人第一次揭露經驗對象的反應就非常重要,如何避免責備受害者的言論以及造成二度傷害,不只是專業服務體系的人員,也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注意的功課。

臺灣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騷擾防治法實施逾二十年,不論是學校、政府部門或民間組織、私人企業,都應該加強保障組織中權力弱勢者與被害人的觀念,同時建立良善的申訴與處理機制,從事前的預防到事後的補救,包括:(1)宣示反性騷擾的政策;(2)教育員工認識性騷擾;(3)設申訴管道讓被害員工得以申訴,並盡所能保護受害者隱私;(4)發生性騷擾事件時,要立即採取有效的糾正補救措施。而此,不只是張貼「禁止性騷擾」的形式標語,還需要發揮「旁觀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的功能,特別是有權力者:機關首長、雇主、單位主管等必需率先改變過去息事寧人的心態與作法。

有效的旁觀者介入,首先必須具備辨識「危險警示跡象」以及理解暴力特性的能力,並且有意識的覺察影響願意挺身與支持被害人時,可能的性侵迷思與文化障礙。其次,採取適當的介入行動,例如直接制止行為人、尋求他人共同協助(如警察)、或以間接方式分散行為人注意力等(Banyard, 2011; Brown & Battle, 2020)。此外,事件發生後,不論是目睹或聽聞性騷擾事件都必需做到保密、不傳播、不議論,同時也能夠在「同情的理解」前提下,給予被害人適當的關懷與支持,避免情況繼續惡化。

「#MeToo運動」促使更多的女性訴說自己被害經驗,提高人們對性騷擾與性侵害暴力問題的認識與警覺。《女性日常》影片希望提醒社會「別讓沉默成為最大的共犯」,因為揭露只是一個開端,社會需要更多性暴力與創傷的知情與支持,否則公開受暴很可能只是另一個傷害的開始。我們需要旁觀者介入的力量,惟有組織與個人都發揮旁觀者的角色,形成保護被害人、支持暴力零容忍的社會氛圍,才能讓被害人的得以聲音被傾聽,讓潛在的加害者心生警惕,更讓「#MeToo運動」真正具有轉變性作用。

看完動動腦
  1. 故事一少女米莉雅上學途中,在公車遇到性騷擾,赤裸的言語暴力以及周遭冷漠與閃避的眼神,雖然是揮之不去的夢靨,但對於學校老師的詢問,卻僅以:「抱歉,我遲到了」來回應。如果您是公車上乘客,您認為有甚麼有效旁觀者介入策略?
  2. 性別暴力「零容忍」,才能杜絕日常暴力的常態化蔓延。您認為有甚麼作法和創意,可以消除社會性別性別歧視與責備被害人文化的?
關鍵字詞 性騷擾、性別暴力、性別歧視、強暴文化、性侵害迷思、旁觀者介入、#MeToo運動
參考資料

王麗容、黃冠儒(2021)。大專院校學生性侵害受害經驗調查:心理影響、求助行為與體制背叛感。教育心理學報,53(1),61-84。

施宏達、陳文琪、向淑蓉譯(2018)。從創傷到復原: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原作者Judith Herman)。新北市: 左岸文化。

許馨月(2020)。權勢性侵害無聲共犯。勵馨基金會主題報導。下載網址:

衛生福利部(2022)。性侵害案件各縣市通報件數及比率。下載網址:https://dep.mohw.gov.tw/DOPS/cp-1303-59312-105.html

衛生福利部(2022)。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概況與結果。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3.html

Aggarwal, R., & Brenner, A. M. (2020). # MeToo: The role and power of bystanders (aka us). Academic Psychiatry, 44, 5-10.

Banyard, V. L. (2011). Who will help prevent sexual violence: Creating an ecological model of intervention. Psychology of violence, 1(3), 216.

Brown, S. E., & Battle, J. S. (2020). Ostracizing targets of workplace sexual harass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MeToo movement.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39(1), 53-67.

Rosenthal, M. N., Smith, A. M., & Freyd, J. J. (2016). Still second class: Sexual harass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40(3), 364–377.

Smith, C. P., & Freyd, J. J. (2013). Dangerous safe havens: Institutional betrayal exacerbates sexual traum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6(1), 119–124. https://doi.org/10.1002/jts.2177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Violence against women prevalence estimates, 2018: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lobal and regional 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non-partner sexu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22256

上版日期 112-07-14